不同附加屈光度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比较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附加屈光度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或双眼不同附加屈光度混合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

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0例(180眼)。随机分为3个组:双眼均植入附加+2.5 D的人工晶状体组,双眼均植入附加+3.0 D的人工晶状体组及一眼为附加+2.5 D和另眼为附加+3.0 D的人工晶状体的混合植入组。每组30例(60眼),观察3组术后6个月的的远、中、近裸眼视力,并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

结果

术后6个月,3组远距离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 D组和混合组近距离裸眼视力均优于+2.5 D组(P=0.003,0.016)。+2.5 D组和混合组中距离裸眼视力均优于+3.0 D组(P=0.000,0.002)。混合组远、中、近距离都有良好的裸眼视力。术后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及评分显示,混合组的术后期望值和活动受限度均明显优于+2.5 D组和+3.0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2,0.006,0.019)。眩光项中+2.5 D组表现最好,明显优于+3.0 D组和混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其余调查项目中,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双眼同时植入相同附加屈光度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高近距离视力和中距离视力,双眼混合植入不同附加屈光度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更为优越的全程视力,提高患者脱镜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诊断胰腺导管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70名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及18名胰腺正常志愿者3.0 T上腹部相同扫描参数DWI(b值为0,600 s/mm2)资料,测量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的DWI信号强度(SIb0,SIb600)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测得的胰腺导管腺癌及正常胰腺SIb0、SIb600、ADC值的一致性系数(ICC)。胰腺癌
目的评价双泪道支撑管置入术治疗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以泪道内窥镜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21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成功找到上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行上下泪小管吻合术,在记忆钢丝引导下经牵引线牵引行双泪道支撑管环形置入,两端在鼻腔内打结固定。术后留置支撑管3~6个月,拔管后应用泪道内窥镜观察其疗效,随访6个月~1年。结果治愈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期间血糖波动特点以及HbA1c在此类ESDN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入选行CAPD的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7例,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并收集一般资料、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ESDN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的标准差、平均血糖、高血糖(血糖>13.9 mmol/L)
目的比较后程同步放化疗和序贯化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程同步放化疗组(41例)与序贯化放疗组(41例),所有病例均以PFL方案化疗4个周期,具体方案:顺铂25 mg/m2,第1~3天,亚叶酸钙150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照射,方法及剂量相同。后程同步放
目的对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CA242进行方法学评价,并评估其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胰腺癌(140例)、肺癌等其他肿瘤(69例)、消化道良性疾病(48例)及健康体检者(159名)的血标本,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CA242水平,并与常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比较,评价流式荧光技术检测CA24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流式荧光发光法的CA242检测低限为0.89 U/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