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是调节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也基本上有了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58
高中化学课程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较为枯燥,再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学习就是老师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操作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方法在当前高中化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比较普遍,很多老师都已经采取了这一方法,但其效果不太明显,甚至出现学生消极学习的情况。效果不佳的原因不是自主学习这一方法不好,而是老师没有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将他人的经验完全复制,造成了一定的不适应。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完全退出讲台,而是在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中化学中老师运用的自主学习办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将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化学中自主学习存在的弊端
(一)缺少激励机制,学生消极对待
化学本身较为枯燥,且难度较大,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难度有了大幅提升,使得很多学生都不得不放弃化学而选择文科,但是事实上,化学学科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卻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极限,如果学生在兴趣浓厚的前提下多用心,学习也就较为轻松了。但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也没有考虑到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而仅仅是围绕着教材和老师的教案进行教学。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化学的难度也就更大,那么老师的教学也就更困难。就自主学习而言,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他们自主学习掌握了一个知识点,老师要及时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
(二)自学内容难度较大,老师没有做到及时指导
自主学习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甚至是其他学科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就可以完全放松,甚至是退出教学课堂,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完全错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并不是减轻了压力,相反的,老师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也更需要老师费神。而在自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但往往被老师忽略,这就导致了老师随意布置自学任务,很多自学任务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完成,所以自主学习不仅没有提升教学效率,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再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及时指导,比如学生遇到了困难,老师要予以疏通,学生的想法出错,老师也要及时指正。由此也可看出,自主学习的开展,老师的任务实际是加重了,但如果老师将这个方法运用得当,取得的收益也较大。
(三)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化学教学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面对一些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老师显得力不从心,老师教学吃力,学生学习也吃力,双方压力都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改变教学方法或语言方式。但事实上,很多化学老师都表现得比较冷傲,遇到学生提问题时也是冷冰冰地解答,缺乏人情味。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老师就无法得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教学中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对策分析
(一)通过一定手段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新知识,本文主要列举两个办法:首先是师生换位,即在教学中,由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老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因为要讲课给老师听,学生就会更加谨慎、细心。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对自己要讲的内容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温习,对于涉及的相关知识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而老师在听课过程中,要能够像学生一样仔细听,讲课结束后,老师要提出一些较为犀利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能够难住学生,好让学生在课后更有热情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其次是要设立竞争对象,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竞争对象,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其竞争对象就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对象就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竞争对象可以选择其他班级的优秀学生。
(二)老师要科学选取学生自学的内容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细心、严格,主要表现在自学内容的挑选上,对于部分较难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将之用来自己讲解,对于较为简单的内容则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而即便是较为简单的内容,也不应全部让学生自学。举个例子,高中化学会涉及到几种比较重要的金属,诸如铁(Fe)、镁(Mg)、铝(Al)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自学内容仅仅是他们的化学方程式、特性以及与其他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等内容,要确保自学内容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师生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老师课前准备、课时指导、课后总结,其中,课前准备环境需要老师和学生多交流,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两个,其一是为了增进师生关系,使教学更好地进行,其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课前准备”的部分,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做出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自主学习课程,所选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才能确保一定的科学性,才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从而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三、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不是由学生完全主导课堂,事实上老师仍旧是课堂的核心,只是老师的位置从传统的教学者变成了监督者以及课堂内容的策划者。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将会影响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率,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及时对这些弊端进行处理。本文总结了当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存在弊端,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高中化学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58
高中化学课程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较为枯燥,再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学习就是老师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操作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方法在当前高中化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比较普遍,很多老师都已经采取了这一方法,但其效果不太明显,甚至出现学生消极学习的情况。效果不佳的原因不是自主学习这一方法不好,而是老师没有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将他人的经验完全复制,造成了一定的不适应。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完全退出讲台,而是在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中化学中老师运用的自主学习办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将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化学中自主学习存在的弊端
(一)缺少激励机制,学生消极对待
化学本身较为枯燥,且难度较大,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难度有了大幅提升,使得很多学生都不得不放弃化学而选择文科,但是事实上,化学学科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卻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极限,如果学生在兴趣浓厚的前提下多用心,学习也就较为轻松了。但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也没有考虑到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而仅仅是围绕着教材和老师的教案进行教学。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化学的难度也就更大,那么老师的教学也就更困难。就自主学习而言,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他们自主学习掌握了一个知识点,老师要及时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
(二)自学内容难度较大,老师没有做到及时指导
自主学习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甚至是其他学科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就可以完全放松,甚至是退出教学课堂,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完全错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并不是减轻了压力,相反的,老师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也更需要老师费神。而在自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但往往被老师忽略,这就导致了老师随意布置自学任务,很多自学任务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完成,所以自主学习不仅没有提升教学效率,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再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及时指导,比如学生遇到了困难,老师要予以疏通,学生的想法出错,老师也要及时指正。由此也可看出,自主学习的开展,老师的任务实际是加重了,但如果老师将这个方法运用得当,取得的收益也较大。
(三)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化学教学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面对一些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老师显得力不从心,老师教学吃力,学生学习也吃力,双方压力都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改变教学方法或语言方式。但事实上,很多化学老师都表现得比较冷傲,遇到学生提问题时也是冷冰冰地解答,缺乏人情味。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老师就无法得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教学中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对策分析
(一)通过一定手段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新知识,本文主要列举两个办法:首先是师生换位,即在教学中,由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老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因为要讲课给老师听,学生就会更加谨慎、细心。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对自己要讲的内容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温习,对于涉及的相关知识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而老师在听课过程中,要能够像学生一样仔细听,讲课结束后,老师要提出一些较为犀利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能够难住学生,好让学生在课后更有热情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其次是要设立竞争对象,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竞争对象,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其竞争对象就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对象就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竞争对象可以选择其他班级的优秀学生。
(二)老师要科学选取学生自学的内容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细心、严格,主要表现在自学内容的挑选上,对于部分较难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将之用来自己讲解,对于较为简单的内容则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而即便是较为简单的内容,也不应全部让学生自学。举个例子,高中化学会涉及到几种比较重要的金属,诸如铁(Fe)、镁(Mg)、铝(Al)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自学内容仅仅是他们的化学方程式、特性以及与其他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等内容,要确保自学内容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师生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老师课前准备、课时指导、课后总结,其中,课前准备环境需要老师和学生多交流,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两个,其一是为了增进师生关系,使教学更好地进行,其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课前准备”的部分,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做出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自主学习课程,所选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才能确保一定的科学性,才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从而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三、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不是由学生完全主导课堂,事实上老师仍旧是课堂的核心,只是老师的位置从传统的教学者变成了监督者以及课堂内容的策划者。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将会影响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率,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及时对这些弊端进行处理。本文总结了当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存在弊端,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高中化学教师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