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珍贵历史档案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8日下午2点~4点,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档案学硕士及广大网友就“流失海外的珍贵历史档案”在档案界论坛展开了网络讨论,大家主要从海外历史档案遗失的原因、现在的保存以及编纂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探讨,讨论情况如下:
  林旭然:流失历史档案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珍贵。例如,敦煌文献有5万余件,国内收藏近1/4。流散在国外的敦煌文献主要集中在英、法、俄、日四国,其中,大英博物馆藏1.3万件,印度、德国、瑞典、丹麦、美国等亦有收藏。甲骨档案国内外共藏甲骨15.5万余片,我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共收藏甲骨12.8万余片。流失海外的,共计2.7万余片,占18%左右。西夏黑水城遗址发掘出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90%收藏在俄罗斯。流失国外的清代档案数量也相当可观,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宏为的《散失在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英、美、俄、日等国均有收藏。
  付津: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历史中创造的文明成果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许多文明古国由于缺乏典籍,其历史研究中想象和猜测的成分很大,而中国则完全不同,我们的历史是有大量典籍明确记载的。但可悲的是,比如,撰写科技史需要的很多原始资料,只能去国外查阅。
  袁礼:从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悉,继《俄藏黑水城文献》和《英藏黑水城文献》之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1册~4册已于2006年6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印出版。至此,除即将刊印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教文献》外,九成以上的传世西夏文献都已公布于世,西夏学研究缺少原始文献资料的“伤心史”从此结束。
  李永丹:提到编纂,不得不说,国外做得并不是很成熟。比如,伯希和对于劫掠走的敦煌档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和编纂。
  吴晓菲:流失海外的档案之所以被人们所看重,不仅仅在于它本身价值,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形成内容和数量浩繁的珍贵档案,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档案已经散失或损毁。尤其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又使幸存下来的一部分珍贵档案散失到国外。历史档案的流失,不但给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带来很大的不便,也破坏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档案随着时代的久远而越发珍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一部档案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史,一部科技发展史。我们必须加大对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尽早把散失国外的历史档案收集入馆,长久保管和利用国家的历史文化财富。
  吴晓菲:文物追回主要靠回购、讨还、捐赠三种形式。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回购也有很多困难,虽然,文物在市场的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但由于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另外,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而企业往往希望把通过其捐助回归的文物藏于其企业内,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矛盾。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以捐赠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赠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毕竟任何一件文物都价格不菲。在现阶段,真正有此善举的有识之士仍为数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孟晓娇:我觉得,除了这三种之外,还可以和境外的收藏机构联合出版。完全讨回,可能性不是很大,联合出版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收回。海外的历史档案的回归除了制定法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途径。比如,江西省档案局(馆)组成以方维华副局(馆)长为团长、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图书档案馆等有关机构调研、摸底,并征集复制反映江西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珍贵档案,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打造档案馆核心馆藏。
  刘纹旭:尽管,依法追寻不是唯一的方式,实行依法追索的案例还不多,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在这方面也有诸多欠缺,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失档案文物的索还方式,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依法追索虽有其困难但更有其可行性。当然,我们国家的日益繁荣昌盛是前提,是我们的,一定要尽力讨回!
  周丽丽:但要指着对方拱手归还流失海外的档案文物,我想,目前,还是个幻想。希望国家强大起来,不是为了欺凌弱国,只是希望这样能把流失他国的珍贵文物重新收归祖国,洗清屈辱。
  陈聪:我认为,对于流失海外档案的追索,除了要依靠国家的强大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想要追回自己国家宝物的信心。
  张越:把心思放在追索上,不如放在研究上,档案的价值不是只贡献于本国,而是服务于全世界,没有国外人士的支持与钦佩,开发出的档案价值只能是本国人自己享受,就辜负了档案的多重作用。所以,能追回来更好,但放在哪儿不是绝对的重要,而研究、编纂的成果才最具真实而重大的意义。
  刘华珍:珍贵历史档案流失海外是我们国家的损失。拿满族档案来说,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在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但是,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海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满文档案的整体保存与研究。
  董学敏:中国档案流失海外固然令炎黄子孙心痛不已,但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更是世界的璀璨财富,能否追索回来,不是说说就可以解决的。不管放在哪里,只有深入对其研究才能发挥其价值。
  dspring0591:可以通过档案占有国“永久出借”非法占有的国家档案方式收回。这种方式是针对目前大多数档案占有国拒绝放弃档案所有权而采用的“折中”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档案流失国希望收回的愿望,同时,又不会触及档案占有国一直坚持的所谓“所有权”。目前,韩国就采用这种方式收回了流失法国的外奎章阁图书(朝鲜时代王宫图书馆的藏书)。1993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韩时,将其中一本归还韩国,并达成“互相交流和租借”的原则性共识。经多方外交斡旋后,在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期间,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就返还外奎章阁图书达成最终协议,商定以租借方式由韩国保管,每5年更新一次租借合同。这种成功的案例当前还不是很多,毕竟,这也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才会更加可行。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大背景下,需要我们乃至全世界共同努力,以期达到“史在他邦,文归海外”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李兆龙:这种方法是饮鸩止渴罢了,用这种方法等同于承认了对方占有的档案是合法的。方便了现在,却坑了子孙后代。这种方法只有韩国人能用得出来,因为他们也没打算要国家的尊严。
  dspring0591: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人类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一个利益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样,国家档案流失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档案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同利益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其根本原因是:首先,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包含着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价值很大。其次,档案所包含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情报价值。在巨大的经济价值、情报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驱使下,档案成为被掠夺、偷盗、侵占的主要对象。
  李兆龙:租借,即东西是人家的,人家借给你了,虽物品不用还回去了,但其归属权已发生质的改变。
  dspring0591:通俗点讲,就是“面子”问题。扯开面皮说人家是小偷,让把东西给还了,人家当然不愿意了。那如果跟人家客气地讲,把某某东西给借回来,情况就不同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嘛。不论一个国家有多强,都有流失国家档案的潜在可能,并不希望有一天出现这种情况时,收不回流失的档案。
  赵彦昌:不仅仅是面子问题,那是“永恒的利益”。要是把抢来的“宝贝”都归还的话,大英博物馆就该空了,不存在了。
  dspring0591:是啊,2002年12月9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联合发表了《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声明》中称:“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不管是通过购买还是礼品交换等方式,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该声明首次表示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在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
  孙大东:我觉得,对于文化问题来说,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得更加宽阔一些,因为许多文化财富其实是属于全世界的。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许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也许,我们现在以某一国度或民族立场而说的“偷盗”、“抢掠”等字眼,以后都将被同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上,我们确实是有一些事情没有办好,比如“八千麻袋”事件,比如部分敦煌文献的损毁,这种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Huangking: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来看,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军阀混战,无论是“文革”,还是现在的“强拆”,没有一刻不是在造成档案流失。而当政者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权和利。只有当自己稳定时,才想到了别人从手中拿走的东西。其实,客观上,多些外国机构保存了我们的历史档案,得以让我们有机会见到。如果从人类这个宏观层面来讲,他们是有利于历史档案传承的,毕竟文化传承无国界。当然,地球已经分家,在憎恨别人当年“抢夺”带走你历史档案的同时,我们要感谢别人帮我们完好保存下来这历史档案,这是追回流失档案的起码态度问题。
  摘自《档案界》网站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和重点阐释“依法治国”重大战略,我国档案事业法治化建设再次迎来一个新的机遇期这一关键时间节点,笔者对1987年《档案法》颁布以来与“依法治档”研究相关的文献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综述,并就28年来“依法治档”的研究状况及其内容做简要述评,得出目前学术界对“依法治档”研究关注度较低,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以及28年来“依法治档”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竟然如出
“我,武汉一小本科生,自己创过业,摆过摊,闯过高原,甚至流过浪,有成功,也有失败。命运的轨道,就这样把我带到了快递这一行。两个月的实战经验,很锻炼人,力气大了不少,忍气吞声的功夫也修炼得很深厚。失去的是以前很淡定的性格,至少不粗糙的双手,还有N件衣服”    这篇名为《一个快递员的自白》的帖子最近格外火爆。发帖人名叫薛锋,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动漫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年初,还没有毕业前,他尝试了一份快
《档案管理》2011年第4期上,吴雁平的《1987年~2010年档案执法实践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在档案执法实践中,出现了检查范围的‘缩水’现象,这种‘缩水’现象,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同样存在。”  笔者认为,档案业务指导是指依法行政语境下的档案行政指导。按照《档案法》的要求,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从宏观上给以指导,也就是通过辅导、咨询
大家都有3C病  3C是指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随着我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由于使用了这些智能产品而变得越来越“高级”,我们的肉身也一种接一种地患上“双刃剑”另一面的“高级病”。  VDT症候群(Visual Display Terminals):VDT指个人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视频显示终端。一
黄斌长得很“科研”,瘦瘦高高,衣着朴素,不善言辞。但聊起机器人大赛,他的眼里马上放光,像变了个人似的。  2010年,water队来到新加坡参加第14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这是黄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那次比赛,他们遇到的对手是超级强手荷兰队,此前的小组赛,荷兰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还曾击败了water队。决赛中,他们再次狭路相逢,显然,没有人看好water队。  对water队而言,那次
摘 要:申遗成功后,福建、广东两地对侨批诚信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做了各种有益实践。新时期,仍需从加强保护、深化研究、扩大宣传、创新形式、多方合作五方面探索侨批融入社会诚信意识培育新路径。  关键词:侨批;诚信意识;培育;路径;档案教育  Abstract: Afte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Fujian and G
摘 要:针对我国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抢救修复条件不足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率低等问题,借鉴美国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中心建设经验,提出我国档案区域保护中心建设的目标,并从组织体系的建立、建设经费的获取、硬件条件的更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服务体系的构建五个层面阐述其建设路径。  关键词:档案保护;修复;区域;中心;美国  Abstract:China’s archives conserv
最近,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支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将有助于我省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档案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实施
韩昱琦,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一的标准90后北京大男孩儿。他从小就对公交车由衷喜爱,不仅熟知北京所有公交车的车型、性能,还谙熟五环以里几乎所有公交线路。他一有时间就去车队、公交枢纽站当志愿者,为人们解答公交换乘等问题。在城市拥堵成难题的今天,他更用积累的专业知识,完成了一篇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论文《低碳公交出行及公交系统的优化》,论文中的一些建议已被北京市交通委确定用于今后的交通规划,并被授予“公
节能环保产业包括的范围极广,从产业链横向领域来看,包括工业、建筑、交通、民用等诸多领域,环保业则包括水、气、声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等领域。故与节能环保相对口的专业也很宽泛,理论上讲,与所有与水、气、声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相关的专业都可以算与节能环保对口。  对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也许在很多人听来有些耳生,但大家一定对一个名词不陌生——塑化剂。2011年5月一场源自台湾的塑化剂风波现在提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