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是否成功,取决于他的人格是否完善,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德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标准和要求都很严格,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响应,所以教师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
  一、德育的概述
  德育是社会、学校与父母三方联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是两者缺一不可的。
  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但事实上,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德育能够使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让学生在各方面统一发展。不仅如此,德育与其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心理和身体统一发展的指南针。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意味着什么,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需要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转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2.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默契。德育是对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培养,教师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基础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不再死板无趣,让学生充分吸收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1.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师生互动,因为师生互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问题。面对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力,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与激情。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枪,学生兴趣爱好为靶,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认知,并创设轻松的数学教学环境,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2.拓展课后教学空间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多种可能性,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教会人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保证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当学生身处在自然中,面对广阔的大地、连绵不断的山,学生的思维和思路也会随之拓宽。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转换解题思路,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加深学习印象。
  四、结语
  小学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展德育,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与德育的互通过程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秋华.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科学咨詢,2018,(34).
  [2]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3]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5).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并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在应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能将内容相近或主题相同的文章进行统一讲解。教师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进行教学,比一篇一篇文章分开讲解效果好得多,不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模式 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前往城市打工。但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教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教育,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疏导 教育  我国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另一种是由父亲与母亲同辈的亲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中职教育应以此为目标展开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就业方向合理实施德育、智育工作。本文分析了在德育过程中,中职班主任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德育 激励 策略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德育过程中实施激励策略,完善学生的品格。  一、坚持
摘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教学内容;其次要设置合理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推理、批判、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一并构成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英
摘要:美术是中学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受农村地理位置、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开设的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农村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教师重视开展初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全面整合与优化整个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审美情趣培养阶段,初中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走出声器乐学习的狭小范围,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认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本文从利用多种艺术形象培养审美情趣、基于美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 審美情趣 教学漫谈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外语后不能及时应用,外语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教学及环境的塑造,应用校园中有限的俄语资源,为学生模拟出语言环境。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俄国文化的兴趣。  一、俄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人才不足,教育交流不足  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学习俄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教学方式有待改进,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只有在初中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在今后能够高效地学习英语。因此,初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问题与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采取课堂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合作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实例,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