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语法“动态”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结合大学英语动态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语法与写作的整合、语法与翻译的相互渗透,以及语法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研究,谈谈大学英语语法“动态”教学。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语法 动态教学
  
  语法教学长期以来“费时低效”,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结合大学英语动态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语法与写作的整合、语法与翻译的相互渗透,以及语法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研究,谈谈大学英语语法“动态”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二、动态语法教学理论
  
  动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使用语言结构、理解语言结构的隐性意义,侧重于语言结构的变换和选用,语言结构适应怎样的语境并获得怎样的语义。(庄文中,1994)在语法动态教学中,语言结构的自身在活动着,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语言的基本形式和意义,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为主,使其学会在意义的理解与生成的动态过程中,把握语言结构的功能和隐性意义。教学过程也不再是语法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互动过程。动态语法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分析语言结构的语用目的,突出其隐性意义;(2)结合语篇语域,对语言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突出语言结构的使用;(3)强调互动式教学,注重语法意识的培养。
  动态语法教学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动态语法教学是以语篇为基础,结合语境进行的语法教学;教学内容不拘泥于统一的、现成的语法教材;教学重点是对语篇语境中意义如何经由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表达的过程分析,语言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是合作性或协商性的动态过程;注意对学生语法意识的培养,使其悟识到“语法的规律必须是从客观的语言中归纳出来的,而且随时随地的观察还不够。必须以一定范围的资料为分析的根据,再随时随地加以补充,然后能观其全”(王力:1937,转引自胡状麟,2000:43)。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而是为了语法的使用、语篇的理解与生成而掌握语法。动态语法教学提供了在真实情况下如何使用语言的方法,能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热情,促使他们更精确地区别语义与特定环境的关系,不但具有理解和组成正确句子的能力,更知道何时选用何种语法序列(grammatical sequence),以确保语言的可接受性和语篇的连贯性,以取得形式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统一。
  在教学方法上,语法分析与语篇分析相结合,注重意义的理解与生成,使意义的协商不仅存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而且存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不再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是语篇的构建与生成的参与者;语法学习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与操练过程,而是一个对形式如何服务于目的的鉴赏与评判的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与引导,不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其去思考、去发现,亲身体验语义在语篇中如何经由语法和词汇的结合来体现,使语法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语法“动态”教学
  
  大学英语语法“动态”教学可以体现在语法与写作的整合、语法与翻译的相互渗透,以及语法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研究等方面。
  1.语法与写作的整合
  传统语法教学方法单一,依据语法与写作的相互渗透性,笔者认为,划分一定的语法模块并与写作教学相互整合,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1)单个结构模块
  ①句子的基本结构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会运用句子表达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语言。要写出完整、正确的句子,就必须考虑英语谓语的时、体、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写作时,先从写正确的简单句入手。
  ②句子的种类和类型
  句际之间各种不同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不同的种类和类型。教学时,要注意句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加强连接词(connectives)的学习,把握各种从句的用法。在写作时,可从练习改变句式多样化入手,比如:善用词的转换、活用短语与从句、巧用修辞手段等。
  (2)语篇组织模块
  ①连接词和过渡词的正确使用
  英语写作要做到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就要求把握好连接词和过渡词的学习使用。语篇过渡词使用不当,往往使作文缺乏层次感和逻辑性。因此,在写作教学时,要因“裁”施教,加强对文章的“起”、“承”、“转”、“合”常用过渡词的学习使用。“起”(introducer),就是提出主题,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承”(developer),就是承接,承接上文并加以申述,常指展开部分的讨论。“转”(modulator),就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遇到需转折时常用表示“可是”、“然而”的过渡语。“合”(terminator),就是总结、综上所述,主要用于结尾段,起到概括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要使作文有层次感,考生还要学会善于使用语篇过渡词,即路标词(signal words)。常用的语篇过渡词根据意思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十一类:
  用以解释的过渡词,比如:now,in addition,for,in this case,furthermore,in fact。
  表示强调的过渡词,如:certainly,indeed,above all,surely,most important。
  表示限制的过渡词,如:but,however,although,though,yet,except for。
  用以举例的过渡词,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thus,such,next。
  表示递进或补充的过渡词,如:in addition,furthermore,also,moreover,yet。
  表达顺序的过渡词,如:first,second,third,afterward(s)(后来),meanwhile(几乎同时),thereafter(在那以后),last,finally,eventually(终于)。
  用以表示比较的过渡词,如:like,in the same way,similarly,equally important,too。
  用以表示对比的过渡词,如:unlike,in contrast,whereas,on the other hand,instead。
  表示让步的过渡词,如:although,nevertheless,of curse,after all,clearly,still,yet。
  用以表述结果的过渡词,如:therefore,as a result,consequently,then,thereby,therefore,thus,hence,accordingly,so,otherwise。
  用以表示总结的过渡词,如:to sum up,finally,in conclusion,at last,in short,in a word,in the long run,in summary。
  ②修辞的恰当使用
  作文语篇组织的连贯性与修辞密不可分。在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平衡性、完整性和对等性,避免头重脚轻。
  2.语法与翻译的相互渗透
  翻译教学是从词到句,再到段落的翻译学习过程,不同的词类、不同的句子结构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一些有关翻译知识,可激发学生兴趣。例如: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June.
  It is inconceivable that the pilot could have survived the crash.
  It is this book that I want to buy.
  前面两句是以it作为形式主语,所引出的是真正的主语从句,翻译时可视情况可以提前,也可以不提前。第一句可翻译为“据报道,这个会议将在六月间举行”。第二句为“驾驶员在飞机坠毁之后,竟然还能活着,这真是不可想象的”。最后一句it是引词,引导强调句型,应译为“我想买的就是这本书”。
  翻译长句时,除了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顺序法、逆序法、分句法和综合法)外,对句子结构的把握、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对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确定等显得非常重要。例如:
  For a family of four,for example,it is more convenient as well as cheaper to sit comfortably at home,with almost unlimited entertainment available,than to go out in search of amusement elsewhere
  分析:(1)该句的骨干结构为“it is more...to do sth.than to do sth.else.”是一个比较结构,而且是在两个不定式之间进行比较。
  (2)该句中共有三个谓语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为:“it is more convenient as well as cheaper to...”为主体结构,但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第二个谓语结构:to sit comfortably at home,并与第三个谓语结构to go out in search of amusement elsewhere作比较。
  (3)句首的for a family of four作状语,表示条件。另外,还有两个介词短语作插入语:for example,with almost unlimited entertainment available,其中第二个介词短语作伴随状语,修饰to sit comfortably at home。
  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翻译为:譬如,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舒舒服服地在家中看电视,就能看到几乎数不清的娱乐节目,这比到外面别的地方去消遣又便宜又方便。
  3.语法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研究
  语言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语法也不例外。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教师要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把不同的观点告诉学生,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语法学习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以便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这样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语法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George Yule.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M].上外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 具备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不断学习提供内在动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则意味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  关键词: 学力 学力观 英语教育    一、对英语课程性质、任务的界定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
摘要: 本文结合江西农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系统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教育部于2004年1月30日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简称《要求》),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之在全国拉开序幕。根据《要求》中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许多高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四次翻译高潮阐述了不同时期翻译活动对意识形态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翻译 意识形态 影响    1.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和学者将翻译研究置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大背景中探讨与宗教、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的关系。国内学者(查建明,2001;王东风,2003;王友贵,2003:蒋骁华,2003)主要探讨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勒弗菲尔(Andre Lefe
摘要: 大学英语后续阶段开设商务英语课程,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总体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能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商务英语课程的界定入手,根据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对象的特征及其需求,探讨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课程设计原则。  关键词: 后续 商务英语 课程设计 原则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
摘要: 经实地考察,发现桂林市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失误十分严重。本文对这些失误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关键词: 公示语 语言运用错误 母语迁移 语用失误    奥运健儿激战正酣,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桂林街头,外国人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对于这些老外来说,公共场所、公路标牌等上面的公示语的英文翻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经实地考察,发现桂林市的公示语虽然大都配有英语译文,但其翻译质量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