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丢了以后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星期天,为了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我这个老“采购员”又自告奋勇要出去买菜。妈妈给了我50块钱,叮嘱我一番,我就出发了。
  我揣着这50块钱,穿过几条马路,来到了大润发超市。大润发的食品可真多啊,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因为经常来这里买菜,所以我很快就挑好了五花肉、鸡肉和节瓜,然后来到了收银台。售货员姐姐收了我的钱,还帮我把东西装到购物袋里面。我数了数她找回来的钱,15块9毛,一分不少。我把钱塞到口袋里,高兴地哼着小调打道回府。
  走到我家楼梯口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我便掏出那叠钱再次数了一下。哎呀,居然少了5块钱!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钱长了翅膀,从我的口袋里飞了出来?这怎么可能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想起一个细节:我的裤兜没有拉链子,说不定钱从裤兜里面掉出去了!我得好好地去找一下!
  想到这里,我马上原路返回寻找那不翼而飞的5块钱。我弯着腰东瞧瞧,西看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骄阳似火,走在路上就好像置身于蒸笼中一样。我提着一个大袋子,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真想放弃,可是转念一想,5块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它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我怎么能糟蹋这5块钱呢?于是我又低下头继续寻找,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在面包店旁边的路面上找到了5块钱。我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我丢失的钱—一张崭新的折叠了的钞票。这5块钱正乖乖地躺在地上,一动也没有动。
  我如获至宝,赶紧把它捡起来。这次我把钱放进裤兜里面,把它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它再次不翼而飞。然后,我乐滋滋地一蹦一跳地跑回了家。
其他文献
一  没事了,我喜欢在家读读书,写写字,做做菜。我做的小炒肉吃过的人都说好吃。老婆爱吃土豆,我能做醋熘土豆丝、干煸土豆片、土豆焖饭、地三鲜。有朋友来了,我亲自下厨,做几个家常小菜,朋友吃得好,夸奖几句,我就很高兴。我不愿意在外面吃饭,除非不得已,我一定回家吃。有一次,我值班到晚上九点多,单位准备的夜宵,奶油小蛋糕。我说我不吃,太甜了,吃了离心。回到家,见有刚买的鲜肥的香菇,我做一个香菇油菜蛋花汤,
豆豆问:“为什么脚和舌一样大?”  老师说:“不可能,谁说的?”  豆豆说:“古人说的。三寸金莲和三寸不烂之舌不都是三寸吗?”  老师无语。
疙瘩火,烧在冬天的山里,烧在农家的堂屋里,那是一冬都不熄灭的火。  疙瘩火,把温馨柔软地浓缩起来,一家人坐在一炉暖融融的火边,舒心一个季节。  在山里还没到冬天,勤快人家,早就在自家树朳里去挖树疙瘩了,树疙瘩大多是砍了树而枯死了的树蔸蔸,或是树根下长的大根瘤,挖回来堆在房后屋檐下,再砍一些柴火放在一起,备一冬烤火取暖之用。  冬天烧一炉疙瘩火,是山里农家的太阳,弥漫着家的温情和欢乐。一家老少围着火
道观早毁,听说一段时候夜间现其身,拂晓收去。  一书生到此,忽有山雨飘来,大喜道:“原来,那个跌跌撞撞跑過来喊爱的人,就是你。”  一个叫云坞的村庄  来看它,硬风素竹,软光敲花窗。  近之,香不寻。一对恋人手指粗大的树,喃喃有词,听不到,作罢。树能听见否?怀疑。自忖:这,便是祈福的姿态了。  云一出手,就把一个叫云坞的村庄抱住,透过不气来。一首歌说:“悄悄蒙上我的眼,让我猜猜你。”这忒小儿科,忒
窑洞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坐南朝北,俗称“南窑”,也叫“土窑”。它虽不是在土崖上就地挖出来的洞窟,却是用特制工具把黄土夯为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土砖,晾干后建起来的。  这样的窑洞像火车皮一样,一孔孔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孔或三孔为一户,以墙分隔,一排就有六七户。我家的老窑洞就在这列火车皮的第二家,它看起来高大魁梧,窑脸红砖砌墙,朱门大窗。其实,这只是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父亲请人把土墙脸拆
一只叫西溪的眼  如果西湖是杭州善睐的明眸,西溪则是她另一只没有化过妆的眼睛。  醉梦    人有时不用喝一滴酒,吃饭也能吃醉。国外科学家研究过,很多人都有这种自酿的特异功能。  一日午饭后,浑身发软,只好躺着翻翻书,翻到了这些文字:  “松木场入古荡,溪流浅窄,不容巨舟,自古荡以西,并称西溪。”  “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  “明清时期,居民大量培育梅花,以梅为业……本极大而
一  踩着雪,走在一条小路上。雪带着静谧,就这么来了。  那是可以听见的静谧。  头上,雪窸窸窣窣地飘落,柔柔地抚触脸庞。脚下,雪咯吱咯吱地响,让脚步不至于感觉孤单。  天地,在雪的声音里显现出来。旷远、邈远、悠远,浩大无垠。  那是静谧的幕布所映射。  正被时光抚摩。  这时的阳光透着一丝暖意,远远地、淡淡地,像一个远方的牵念,有点暖,有点甜,有点冷,有点隔着什么,痒痒地勾着人心。  这时的鸟鸣
一  阉猪高手陈庆的铃铛在村里一响,整个村子就缩紧了身子,孩子们不敢放肆哭喊,姑娘家马上关好门窗,青年小伙也会皱紧眉头,感觉浑身不自在,只有那些养了一大窝待阉割的猪崽的大妈,听到这夺魂的铃声,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争前恐后地赶到他的跟前。    谁都知道这个摇铃人的秘密:他的老婆失踪了。但是,在他面前,没有人敢表露出知道他的秘密。最不会掩饰的是孩子,有时躲在大人的屁股后偷偷看他,眼里全是惊恐。他很注
对于石榴,大家并不陌生吧?乍一眼看去,它们身上斑斑点点,好像长了许多雀斑。要说它们比较好看的地方,也就那黄皮肤里还透了点儿红,但因为有点点“色斑”,即使头上饰以褐色“皇冠”,外表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石榴也“不可貌相”。  轻轻把石榴剥开,汁水便调皮地四处飞溅,石榴里的籽也露了脸。每一颗籽与石榴饱经风霜的外表迥然不同,颗颗那样饱满,像清晨的露珠,又似粉里透白的珍珠,更像粉紅的玛瑙。这么多颗“玛瑙
令我久久仰视周村的,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商业重地,更因为它是一个文学高地!蒲松龄的文学巨著《聊斋志异》就诞生在这里。这便有“蒲学圣地,聊斋渊源”之谓。    在中国文学史上,《聊斋志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因此,蒲松龄与莫泊桑、契科夫同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聊斋志异》的中外影响是巨大的。如今,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戏曲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