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53例HSE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给予足量抗病毒治疗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同时辅以传统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则辅以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RBM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总分、MoCA各分项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BMT评分(7.4±2.7 VS 4.2±3.3)、MoCA总分(27.03±6.73 VS 25.79±8.04)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抽象、计算力、定向力等分项评分(4.57±1.06 VS 3.85±1.25,4.13±0.97 VS 3.56±0.98,5.67±1.03 VS 4.76±0.94,1.47±0.47 VS 1.15±0.42,2.94±0.74 VS 2.53±0.61,5.86±1.01 VS 5.24±1.1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前2组患者P300潜伏期及波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300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波幅均明显增加(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318.16±16.03 VS 354.14±13.58)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300波幅(13.41±4.58 VS 10.38±3.19)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进一步改善HSE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调控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分为对照组、GOLPH3组和GOLPH3+GDC-0941组。通过转染GOLPH3 pcDNA质粒过表达GOLPH3,PI3K抑制剂GDC-0941用于阻断PI3K/AKT/GSK3β通路。分别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微小RNA-125b(miR-125b)近年来被证明与多种肿瘤疾病关系密切,如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miR-125b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检测miR-125b的表达量可以评估各种肿瘤疾病治疗方式的疗效,并能辅助诊断肿瘤。探索miR-125b在肿瘤疾病中的机制对肿瘤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38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球囊扩张术,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经口气囊扩张术,即超声定位环咽肌后经口插入导尿管,定位导尿管头端位置后,注入空气,进行气囊扩张治疗。每2日治疗1次,治疗期
目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资助现状,为康复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为数据来源,对200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资助项目进行汇总,从资助项目的数量及金额、地区分布、负责人、研究方向、项目成果五个方面分析其特征。结果2009-2018年期间共有348名研究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资助,累计资助项目421项,资助金额达16854.10万
脑卒中具有极高致残率,最常见的是运动功能缺损。与正常人相比,脑卒中患者在执行运动任务时的脑电图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改变。本文从任务态脑电和静息态脑电2个方面展开综述,分析了大脑皮质锁相电位运动相关皮质电位(MRCPs)以及大脑皮质非锁相电位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电位(ERD/ERS),分别分析其在时域、频域及拓扑分布上的特征,以及传统静息态脑电和功能网络在运动功能评估方面的应用,旨在利用脑电技术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效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6 d,连续训练2周)和假性全身振动治疗(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振动训练频率10 Hz
目的观察高频、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组(14例)、低频组(13例)及对照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高频组对健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代表区给予5 Hz rTMS治疗,低频组于相同部位给予1 Hz 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rTMS刺激;3组患者刺激时间及
目的探讨12周抗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骼肌功能性抗交感的影响。方法将30例未经治疗的中老年男性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组,同时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12周(3次/周)渐进性抗阻训练。于干预前、后分别利用冷加压实验(CPT)激活受试者交感神经系统,测定其安静及握力运动时前臂血液动力学变化。交感缩血管反应参数用CPT诱导肱动脉电导(FVC)的变化率(%FV
脑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约占约三分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方面疗效显著,本综述旨在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观察Frenkel训练联合梅花针叩刺对小脑性共济失调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小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梅花针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每组患者15例。常规康复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梅花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梅花针叩刺疗法;综合康复组则在梅花针康复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Frenkel疗法进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