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很多学生反映物理一开始学还比较有兴趣,甚至信心十足,但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不会做的题,自信心受到打击,逐步失去,影响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见,要学好物理学,首先是要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习物理的成功感。本人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好农村物理做了如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让学生双掌合十然后对搓,让学生从掌心来体验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我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拉动,让学生从黑板擦的毛方向来得出摩擦力的方向,再通过分析,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高速信息传输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的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物理学家的伟大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飞天梦,嫦娥奔月更是扬我国威等等,这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爱国热情。
二、成功及成功教育
农村中学的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有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感到“我能行”,“物理不难学”,从而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经过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农村中学器材又较贫乏,所以教师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图形图片等手段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发明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总之,让学生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让学生双掌合十然后对搓,让学生从掌心来体验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我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拉动,让学生从黑板擦的毛方向来得出摩擦力的方向,再通过分析,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高速信息传输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的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物理学家的伟大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飞天梦,嫦娥奔月更是扬我国威等等,这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爱国热情。
二、成功及成功教育
农村中学的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有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感到“我能行”,“物理不难学”,从而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经过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农村中学器材又较贫乏,所以教师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图形图片等手段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发明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总之,让学生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