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后,才是真正学会了有效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过渡到知识的运用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能力;历史课;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一统天下,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思维状况。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学生的参与、探索,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最终是学生唯唯诺诺、唯师是从,失去了自主。长此下去,不仅教学质量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他们个体的主观行为,只有通过自主、有效的学习才能实现。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其核心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较少或不依赖他人督促、强迫而进行的有效学习。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只能靠自己去实现、体验和探究,他人无法替代。实践证明,没有学习的自主,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它制约着教育实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因此,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主宰,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师角色必须转变,要从权威者、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从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在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动活泼,并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其任务不光是讲课,不光是把书本知识“灌”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调动学生积极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强调教与学交往、互动,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主动学习。
第三,要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成长的人,发展的人。因此,要相信学生潜能,相信每个学生均可获得成功,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其学会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信心,改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个人自主学习的行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改教科书中都在课程开头选取了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故事,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情趣盎然地融入历史课学习的氛围中。除此之外,书中还辅以文学叙述,历史图片、图表、绘画、地图、彩色精美的历史文物照片等,以诱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选材,引发学生兴趣。并且还应创造条件选用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直观形象或新奇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器官的投入,激励学习动机,这是把学生引入自主学习的起点。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所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其实质就是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把教师演变成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化身、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令你行,导致学生心理畸变,形成了服从心理、惰性心理、保守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互动平等的关系,教师帮学生学,学生帮教师教,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他们行驶主人的权利,使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地位有充分的认识。
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有些家长常对自己子女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这实际是在强调自主学习。因而,学习除了教师教这个外因作用外,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学生本身的主动参与、主动认识、理解、内化、实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首先,要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感。
第二,要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第四,要鼓励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多种学习方式。
总之,通过教学,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后,才是真正学会了有效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过渡到知识的运用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 高精娟. 结合历史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 读写算(教研版),2013(3).
[2] 罗红卉.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 甘肃教育,2011(1).
[3] 程艳美.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自学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9).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能力;历史课;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一统天下,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思维状况。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学生的参与、探索,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最终是学生唯唯诺诺、唯师是从,失去了自主。长此下去,不仅教学质量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他们个体的主观行为,只有通过自主、有效的学习才能实现。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其核心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较少或不依赖他人督促、强迫而进行的有效学习。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只能靠自己去实现、体验和探究,他人无法替代。实践证明,没有学习的自主,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它制约着教育实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因此,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主宰,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师角色必须转变,要从权威者、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从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在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动活泼,并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其任务不光是讲课,不光是把书本知识“灌”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调动学生积极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强调教与学交往、互动,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主动学习。
第三,要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成长的人,发展的人。因此,要相信学生潜能,相信每个学生均可获得成功,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其学会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信心,改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个人自主学习的行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改教科书中都在课程开头选取了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故事,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情趣盎然地融入历史课学习的氛围中。除此之外,书中还辅以文学叙述,历史图片、图表、绘画、地图、彩色精美的历史文物照片等,以诱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选材,引发学生兴趣。并且还应创造条件选用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直观形象或新奇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器官的投入,激励学习动机,这是把学生引入自主学习的起点。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所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其实质就是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把教师演变成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化身、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令你行,导致学生心理畸变,形成了服从心理、惰性心理、保守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互动平等的关系,教师帮学生学,学生帮教师教,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他们行驶主人的权利,使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地位有充分的认识。
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有些家长常对自己子女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这实际是在强调自主学习。因而,学习除了教师教这个外因作用外,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学生本身的主动参与、主动认识、理解、内化、实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首先,要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感。
第二,要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第四,要鼓励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多种学习方式。
总之,通过教学,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后,才是真正学会了有效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过渡到知识的运用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 高精娟. 结合历史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 读写算(教研版),2013(3).
[2] 罗红卉.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 甘肃教育,2011(1).
[3] 程艳美.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自学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