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虽然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依然得不到很大提升,这与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不无关系.研究表明,正常胰腺细胞在恶化成胰腺癌细胞的过程中,共需要具备6种能力,这些能力与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多种与胰腺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参与了胰腺细胞获得这6种能力的过程。
【机 构】
:
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分子肿瘤实验室,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依然得不到很大提升,这与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不无关系.研究表明,正常胰腺细胞在恶化成胰腺癌细胞的过程中,共需要具备6种能力,这些能力与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多种与胰腺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参与了胰腺细胞获得这6种能力的过程。
其他文献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CT融合图像同时具有功能解剖学信息,与常规检查手段(CT、超声内镜)相比,其在确定食管癌患者TNM分期,尤其是判断原发肿瘤长度、探查远处淋巴结和器官转移上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并且能指导治疗,评估疗效。
自适应放疗(ART)是精益求精的放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根据治疗过程中肿瘤大小、形状及与周围组织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重新制定计划、配准,从而提高放疗全程适形的精准性.该技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肺癌患者选择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紫杉醇类、长春碱类、铂类、沙利度胺及新药硼替佐米等常用化疗药物常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预防或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且不影响疗效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相继进行,钙镁灌注、谷胱甘肽、硫辛酸等的应用研究也不断进展。
目的 探讨肾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与肾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28名健康对照者、34例肾癌患者血清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对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显著性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肾癌患者血清中钒(5 034.56 ng/L:4401.23 ng/L)、钴(211.34 ng/L:158.67 ng/L)、镍(
微小RNA-451(miR-451)在胶质瘤、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明显低表达.上调miR-451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等。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46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具体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h,第1天;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21 d为1个周期,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并随访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
精子相关抗原9(SPAC9)属于c-Jun N端激酶相互作用蛋白家族的新成员,主要在精卵融合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SPAG9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骨转移癌的治疗手段相当有限,且疗效不显著.骨转移癌靶向治疗研究是当前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对骨微环境中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肿瘤细胞等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为临床上治疗骨转移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肺结核发生发展主要是炎症介质反应的结果,而肺癌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基因多分子的参与.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异常、抗结核药物、瘢痕修复、慢性炎症刺激以及结核菌素的毒力均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治疗包括联合化疗、手术以及放疗等有限手段。
患者,女,44岁,因右乳肿物1个月前来就诊,查体见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约4 cm,质硬,边界尚清,右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我院超声及CT均提示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约3 cm,浅分叶状.患者于2周前外院行穿刺病理示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核分裂像易见,CK-SMA+ MSA-CD34-Desmin+S100-,于我院病理会诊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支持平滑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