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固相氧化反应合成二氧化铅纳米片

来源 :无机盐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硝酸铅为铅源,以过硫酸钾为强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辅助低热固相氧化法,首次成功制备了片状纳米二氧化铅。在反应过程中,二价铅盐首先与碱发生一步低热固相反应,生成橘红色的一氧化铅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与过硫酸钾发生低热固相氧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二氧化铅。SDS的引入对产物片状结构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借助XRD和TEM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的晶型、形貌及大小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证实,所得样品为二氧化铅。TEM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二氧
其他文献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1933年始由大鼠胶质瘤细胞系B49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含有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同二聚体蛋白质,分子量为33-35KD,7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分子中的
用磷酸二氢铵与氯化钾反应生产磷酸二氢钾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产品中氮和磷的测定。但常规分析方法耗时长,条件控制严格。为此,将氮分析的甲醛法和磷分析的酸碱滴定法有机地结合,建
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碘离子的衍生气相方法,在硫酸酸性介质中,碘离子被重铬酸钾氧化为单质碘,单质碘和2-丁酮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3-碘代-2丁酮,环己烷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自从1979年第一次作为一种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用于治疗斜视到目前治疗各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其疗效稳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