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93-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日益好转,糖尿病病人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典型的糖尿病较易诊断,但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形式多样,尤其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在我们农村基层医院还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二年遇到的4例分析如下:
1 病例简介及分析
例1.以尿潴留为首发表现:
患者女,68岁,因下腹包块1年,腹胀不适伴排尿困难半月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8X10CM肿块,边界清,轻压痛,外阴及双下肢中度凹陷水肿。B超示膀胱充盈,卵巢襄肿,查随机血溏20.3毫摩尔/升,予以留置导尿+抗胆碱能药物+胰岛素冶疗20天后,血糖控制,症状消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无力性防胱,尿潴留,在临床上,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细仔全面地询问病史,减少漏症误诊。
糖尿病易并发神经性膀胱,但以尿潴留(下腹包块)为首发者少见,发症机制为糖代谢障碍引起发微血管病变造成膀胱功能失调,从面引起尿潴留。
例2.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表现:
患者男,65岁头痛幻觉燥动2天,病前一周患过肠炎,无糖尿病史,用10%葡萄糖。氟美松等冶疗后病情加重,出现昏迷后入院。检查:体温摄氏38度,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90mmhg,浅昏迷,脱水貌,病理征阴性。血糖36毫摩尔/升,血钠150毫摩尔/升,尿糖++++,尿酮阴性,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处理后症状好转,最后诊断,糖尿病高渗性晕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好发于老年人,可无糖尿病病史,其发生机制和严重的高渗状态造成脑细胞脱水,代谢障碍有关,本例有腹泻,误用 10%葡萄糖,氟美松是造成高渗性昏迷的诱因。
例3. 以急性低血糖为首发表现:
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乏力,恶心伴昏倒来院门诊,查体血压140/95mmhg,神志清楚,心肺正常,病理检查阴性,给予留观后,测空腹血糖2.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24毫摩尔/升,疹断后予以胰岛素冶疗后好转。
糖尿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致肌饿感,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反应迟钝,仍至大小便失禁,昏迷等。本例因老年独居,未引起患者家属重视,才发展至今。
例4.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
男性,65岁,双下肢麻木刺痛二年加重三月,表现为双下肢麻木,呈對称性伴有蚁走样感觉,尤以冬季较为明显,天气转暖后症状可减轻,工作劳累后症状加重,行走如踩棉垫,步态不稳,伴有消瘦乏力,肢冷。检查:血压170/85mmhg,双下肢肌力减弱,双膝腱反射减弱,实验查:空腹血糖1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5.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9.4%,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诊断分析及教训
2.1 病前无糖尿病史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农村地区,相对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病人认为食欲好,就没有大病,所以作为基层医生,详细的询问病史,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2.2 对糖尿病的少见并发症缺乏认识,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比较比较常见,但少见神经系统并发症缺乏认识,例如例1的神经性膀胱,另外,只注意表面现象满足症状诊断,没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查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
2.3 酷似其他疾病,缺乏化验条件。例2的高渗性昏迷,患者有头痛.幼觉意识改变.病前又有腹泻史.极像散发性脑炎.加之在我们卫生院缺乏化验检查.因此极易引起误诊,所以作为我们基层医生,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尽可能多做些必要常规检查,反复测量血糖,对减少糖尿病的误诊,漏诊至关重要。
2.4 糖尿病是一较易诊断的内分泌疾病,只要基层社区医生有思想意识,多询问病史,适当作些检查,不难发现,尤其近年来,农村农民体检广泛开展。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更为可能,同时,广大农村农民朋友也对糖尿病有进一步认识,所以早期诊断,防止糖尿病的误诊,漏诊条件已日益成熟。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日益好转,糖尿病病人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典型的糖尿病较易诊断,但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形式多样,尤其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在我们农村基层医院还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二年遇到的4例分析如下:
1 病例简介及分析
例1.以尿潴留为首发表现:
患者女,68岁,因下腹包块1年,腹胀不适伴排尿困难半月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8X10CM肿块,边界清,轻压痛,外阴及双下肢中度凹陷水肿。B超示膀胱充盈,卵巢襄肿,查随机血溏20.3毫摩尔/升,予以留置导尿+抗胆碱能药物+胰岛素冶疗20天后,血糖控制,症状消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无力性防胱,尿潴留,在临床上,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细仔全面地询问病史,减少漏症误诊。
糖尿病易并发神经性膀胱,但以尿潴留(下腹包块)为首发者少见,发症机制为糖代谢障碍引起发微血管病变造成膀胱功能失调,从面引起尿潴留。
例2.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表现:
患者男,65岁头痛幻觉燥动2天,病前一周患过肠炎,无糖尿病史,用10%葡萄糖。氟美松等冶疗后病情加重,出现昏迷后入院。检查:体温摄氏38度,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90mmhg,浅昏迷,脱水貌,病理征阴性。血糖36毫摩尔/升,血钠150毫摩尔/升,尿糖++++,尿酮阴性,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处理后症状好转,最后诊断,糖尿病高渗性晕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好发于老年人,可无糖尿病病史,其发生机制和严重的高渗状态造成脑细胞脱水,代谢障碍有关,本例有腹泻,误用 10%葡萄糖,氟美松是造成高渗性昏迷的诱因。
例3. 以急性低血糖为首发表现:
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乏力,恶心伴昏倒来院门诊,查体血压140/95mmhg,神志清楚,心肺正常,病理检查阴性,给予留观后,测空腹血糖2.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24毫摩尔/升,疹断后予以胰岛素冶疗后好转。
糖尿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致肌饿感,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反应迟钝,仍至大小便失禁,昏迷等。本例因老年独居,未引起患者家属重视,才发展至今。
例4.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
男性,65岁,双下肢麻木刺痛二年加重三月,表现为双下肢麻木,呈對称性伴有蚁走样感觉,尤以冬季较为明显,天气转暖后症状可减轻,工作劳累后症状加重,行走如踩棉垫,步态不稳,伴有消瘦乏力,肢冷。检查:血压170/85mmhg,双下肢肌力减弱,双膝腱反射减弱,实验查:空腹血糖1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5.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9.4%,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诊断分析及教训
2.1 病前无糖尿病史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农村地区,相对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病人认为食欲好,就没有大病,所以作为基层医生,详细的询问病史,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2.2 对糖尿病的少见并发症缺乏认识,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比较比较常见,但少见神经系统并发症缺乏认识,例如例1的神经性膀胱,另外,只注意表面现象满足症状诊断,没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查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
2.3 酷似其他疾病,缺乏化验条件。例2的高渗性昏迷,患者有头痛.幼觉意识改变.病前又有腹泻史.极像散发性脑炎.加之在我们卫生院缺乏化验检查.因此极易引起误诊,所以作为我们基层医生,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尽可能多做些必要常规检查,反复测量血糖,对减少糖尿病的误诊,漏诊至关重要。
2.4 糖尿病是一较易诊断的内分泌疾病,只要基层社区医生有思想意识,多询问病史,适当作些检查,不难发现,尤其近年来,农村农民体检广泛开展。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更为可能,同时,广大农村农民朋友也对糖尿病有进一步认识,所以早期诊断,防止糖尿病的误诊,漏诊条件已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