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如何实现“三性”统一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课程以品德为灵魂,综合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该学科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1 实现回归生活的真感悟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教学要求。学生个体品质和社会道德的提升,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实现,脱离生活的品德教育必将显得苍白无力。教学中,教师应克服品德教育“假”“大”“空”的说教式方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2 实现实践活动的真参与
  
  教育重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听到的内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易记得,亲身经历的才会记住。”只有在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入手,让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提升。
  例如,教学《请你相信我》一课后,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一个课内完成,一个课外完成。课内实践活动为:各合作学习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写出“诚信乐园”的入园条件,然后集中展示。完成该项实践活动时,大家出谋划策,既民主又集中,誓为小组争荣誉。课后实践活动为:人人设计一张诚信卡。活动要求:自制卡片,样式、图案自行确定;在诚信卡上写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诺言。课后,学生纷纷动手,设计图案、精选内容、推敲语句,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将学生自制的诚信卡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内,大家互相观赏、互相学习、互相进行行为和学习督促,起到了积极的育人效果。两项实践活动,紧扣教材主题,趣味性大、教育性强,学生在活动体验中长了才干,受了教育。
  
  3 实现学科知识的真获取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学科,传统美德、人文科学、史地知识、民俗风情、安全健康等融为一体,人文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统一。通过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实现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德育目标,还需要引导学生获取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社会生活常识。由此,实现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能轻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获取。
  例如,教学《我们生活的地球》(人教版五下)单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观察地图、欣赏课本插图、阅读教材优美文字等,掌握地球形状、大小、生命星球、经、纬线和赤道、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世界之最、祖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世界人种分布等基本的地理常识。又如,教学《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人教版六上)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阅读教材、听取讲述,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了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的成立等历史知识。这些学科知识的了解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必须靠学生认真地听讲、观察、阅读、识记等才能实现。
  
  4 实现多元评价的真发展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评价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具有强化和教育功能。教师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和肯定,强化其积极因素;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使其明确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实现多元评价,其主要形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等;其内容有: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实现多元评价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感受学习与收获的快乐,获得积极向上、主动发展的成长意愿。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快乐》(人教版五下)时,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设计讨论话题“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人人有快乐,大家说说这方面的感受”。然后,小组讨论,人人发言,组内交流看法。最后,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价,自我评价。针对学生代表对快乐的不同理解,先学生评价,后教师评价,然后师生形成一致的看法:“快乐是一种好心情,是一种感受”。“汗水可以换来真正的快乐”,“给予可以得到无比的快乐”,“虚荣心暂时得到满足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至此,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合肥市某社区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以及MS各组分的患病情况,探讨中老年人MS的影响因素;评价中老年人生存状况,并初步探讨MS对中老年人生存质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随着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中不重视教学质量,只重视招生和就业两头。现在面对金融危机,就业率下降,学校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着重针对现在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来论述。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造就新一代劳动大
摘要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情况,把握课程特点,合理提出教学要求,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又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结果,强烈的求知欲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而获取
目的通过问卷设计,现场调查研究侯马新农合的运行现状,我们对侯马市新农合参合农民认知、参保、满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目前影响侯马新农合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推进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抽取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2007级及2008级学生20名,采用走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农民家庭,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户为抽样单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6方面①农民一般情况(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