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生育多子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问题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生育多子女的问题,本次调查以A村为例,从计划生育进入人们的生活开始试着探究人们在政策變动过程中的生育行为,以及生育多子女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多子女;农村家庭;生育观念
  1980年代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真正在全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及近年发展而来的“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们无限制的生育计划,在这些政策的促使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下人们的自愿生育意愿不断降低,但在A村,计划生育并未有效的限制人们的生育选择,年轻一代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选择生育多子女。
  一、A村不同时期的生育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的人口政策,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不同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情况不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期间,A村家庭中生育三个以上的子女仍居多数,而到了2000年以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生育观念已实现从传统型生育观向现代型生育观的转变。但是A村中生育三个子女的家庭仍不在少数,且有“一个太少,两个不多,三个正好”的说法,并且该说法主要针对生育的男孩数,似有回到第一个阶段的趋势。有学者预测单独二孩政策无法激起人们的生育意愿,但A村却在人口控制放缓阶段仍呈现生育子女数居多不少的趋势,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什么村庄的人们愿意生育多子女?
  二、农民生育多子女的逻辑
  (一)多子女的家门荣耀和保护能力
  1、生育观念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育文化,长期以来,落后的、封闭的、封建的生育观念一直深深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生育行为。A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媳妇过门的第一使命便是为婆家生育子嗣,且有严重的男孩偏好。因为村庄中男子在婚事、丧事、周岁宴等重大社会活动中具有较强行动力和绝对权威,如果男子没有出席亲朋家举办的仪式将会遭到强烈的舆论谴责,同时也会失去两个家庭之前建立的良好关系。在这些活动中,“热闹”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拥有良好声望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农村,人们内心深处对声望的渴求和攀比心理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人丁兴旺的家门光荣成为农村多子女的传统性因素。
  2、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祖先的崇拜已没有传统社会那么浓烈,在村庄中更多人考虑的是自己和下一代的生存发展问题。在A村的社会生活中,对居民来说最大的压力便是抵抗暴力的压力。农村社会法治的薄弱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欠缺,使得农民解决纠纷诉诸于武力,正是这种压力的存在使人们倾向于生育多个子女。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纠纷通常诉诸于暴力,拥有力量优势的一方将会是纠纷最终的胜利者。因此,兴旺门楣在这个意义上已不仅仅是对祖先的使命,也是对下一代的责任,这种危机感或者说责任感使得人们即使清楚养育子女的沉重负担也不得不扛起这个重担。
  (二)农村养育子女的成本降低
  1、较低的教育成本
  近年来,村庄中的学生和家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较低。高校扩招以后,知识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再神圣,大学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殿,且人们清楚寒门学子在与从小接受优等教育的城市子女竞争时缺乏优势。在人们的预期中,即使子女能考取大学也是二三流的大学,将来在面临找工作问题时依然处于劣势。因此,部分农民会选择在义务教育完成时就结束子女的受教育生涯,农村的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及早结束学校生活步入打工者行列。
  2、较低的抚养成本
  在A 村,子女幼时一般由婆媳共同抚养,在最小的子女进入上学年龄后便由婆婆独自看管。A村的公婆有共同抚养下一代的习惯,这就大大降低了年轻夫妇抚养子女的成本。村庄中的初婚年龄呈现降低趋势,近年来更是降到十八九岁。一般家庭的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二十岁左右就会结婚生子。这样算来,在子女首次生育时,父母的年龄为四十多岁,也有足够的精力来照看小孩。当最后一个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一般妻子会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婆婆看管,弟兄多时为了避免矛盾争执,将孩子留在家中的一方要每个月给婆婆500-1000不等的生活费用。我们看到即使每个月交付一定的生活费用,这个抚养成本也是较低的。
  3、较低的政策惩罚成本
  A村多子女的生育现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口控制政策的放松、政策惩罚成本下降造成的。前文已经介绍到现阶段村庄中人口控制是处于无序状态的,人们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受惩罚的生育。这种较低的政策惩罚成本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生育多个子女。 再者,即使在政策较为紧张的阶段,部分家庭仍可以利用较强的社会关系网,逃避或减少政策惩罚的成本。长远的家庭受益与较低的政策惩罚成本形成对比,人们必然选择生育多个孩子来避免独生子女夭折的家庭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君.现实伦理: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社会基础及趋势[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4-80.
  [2]A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 中国社会科学,2014,04:78-97+206.
  [3]于霞.生育行为和农民生育观念探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52-54.
  作者简介:
  刘韵(1992—),汉族,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社会思想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红利正在逐年消失,同时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条件。因此,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转型优化发展方式。随着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散失,我国应加大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而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创新
期刊
【摘要】通过对舞台表演恐惧心理的调查研究,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经历及教学经验。论述演奏者在演奏前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准备,对演奏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及演奏后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以上三个部分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对表演恐惧心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恐惧心理;调整心态;慢练;完整流畅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期刊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评估框架和体系是贯彻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依托,加强此框架和体系研究必须坚持将党建理论和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举措联系起来,既有理论支撑又有现实依据,既贯彻中央精神又联系本地本部门实际,既有量化考核又有定性评估。该框架和体系主要涉及以下五大领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每个领域下面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二级、三级指标的制定,以提升评估的可操作性
期刊
【摘要】政府公信力表现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政策的执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好的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统筹城乡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失地农民配合政府政策更快的融入新的生活。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解决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政府与公民合作才是解决政府公信力和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政府公信
期刊
【摘要】分布式数控系统(DNC)是一种将计算机与多台数控机床连接成一体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多个数控机械装置的统一规范化、规模化、高效化的管理,是实现全自动化的基础技术,同时也是实现工厂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层次。分布式数控系统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塑性强、可大量介入人机交互等优势,能够运用于多种类型的数控机床的加工。引入分布式数控系统的通讯技术,从而实现对多个数控机床的网络化控制,提升设备的自动
期刊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三网融合的不断加强,通信系统中,系统频率利用率较低的现象逐渐的显露了出来,并严重制约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在这一问题的规避中,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促使着通信服务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的提高,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概念出发,先了解了无线电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而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协作通信技术,并在此基
期刊
【摘要】“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中心内容之一,求美就是人类追求的至高境界。本文试图基于哲学视野来对体育教学的“美”进行探析,来论证体育教学中包含“美”,而体育教学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学;美;求美;  1.前言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求“真”,是为了掌握外部客观规律以实现人的目的;求“善”,是为了认识内在自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需求的提高,更多人也在追求者个性化的审美,软装饰设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本论文将从国内的软装饰市场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软装饰的发展现状,并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软装饰在我国目前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软装饰在我的国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软装饰;室内设计;应用  “软装饰”中的“软”与家居设计的理念很相似,都有追求舒适、柔软、温和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大多依赖于PC机,难以满足人们移动作业的需求。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基于移动端的教务管理系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依据移动教务管理的需求,并结合移动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基于Android 设计与实现了移动教务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对课题的开发背景进行阐述;对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然后对学生成绩挖掘模型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移动终端;教务管理;挖掘模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期,社会也步入快速转型期,国内各少数民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西藏隆子县珞巴族的社会文化变迁为切入口,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这种社会文化的变迁予以研究。  【关键词】珞巴族;社会转型;文化变迁  一、缘起  去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自治区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为顺利完成本人申请的关于隆子县珞巴族社会变迁的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赴隆子县实地调查研究。记得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