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泽克认为,当人们尝试以不同(后)结构主义的批判理论来处理意识形态,并借此阐明嵌入象征秩序网络中的主体化过程时,这些意识形态的主体化分析总会堕入象征性认同或想象性认同的盲点。同时,齐氏认为拉康指出的"快感"概念却能让我们设想作为言语"自为地作工"的真实界动力——即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症的)症状的无意识主体化——才是意识形态批判真正的问题意识。这让意识形态批评从静态的想象性或象征性"误认"(meconnaisance)的桎皓中解放出来,并进入一种更为动态的描述中。但是,当齐泽克指责包括阿尔都塞(L.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