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网箱、网笼上附着生物耗氧对养殖品种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封闭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附着生物--柄海鞘(Styela clava),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和中国瘤海鞘(Styela sinensi)的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
渭河是一条多沙河流,年输沙量5.2×10^8t,占黄河的31.9%。随着泥沙的冲淤,也带来了污染物的迁移。洪水时,沉积的泥沙被冲刷,形成了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重金属和有毒物的释放过程
论述推行统一的CFD数据交换标准的必要性 ;报告在研制通用航空气动力数值模拟系统ANSS2 0 0 0过程中 ,建立内部数据接口文件规范的尝试 ;推荐国际上主流的空气动力学和CFD数
研究高产卡那霉素B产业化工程菌的构建.以主产氨甲酰卡那霉素B工程菌——黑暗链霉菌S.tenebrari us312为出发菌株,进一步敲除氨甲酰磷酸转移酶基因tobZ.获得直接产卡那霉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