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如果想要开展好素质教育,实施好创新教育是重中之重,同时创新教育也是我国教育部门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什么学科都应当注重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高中历史课程一定要对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引起重视。文章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提出了一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意识;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08
  作者简介:陈 亮(1987—),男,中共党员,江西上高人,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一、尊重高中生的主体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注重高中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励学生勇于发言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由于自己的成绩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使得他们缺乏自信,不敢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发言,害怕自己的表现受到嘲笑。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提倡勇于发言。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或错,都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假如回答正确,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表扬,假如学生的回答和正确答案有所偏差,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以此帮助高中生树立自信心。不仅如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即使高中生的答案是错误的,也不要中途叫停学生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勇于在日常教学课堂上发言。
  2.保護好高中生的好奇心,创造勇于创新的氛围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和好奇心弱的学生相比,好奇心强的学生往往更加喜欢思考问题,更喜欢创新。因此好奇心对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不仅如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思考已经超乎了教学课本,教师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并善于引导他们思考。
  二、情景创设,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
  1.历史情景创设
  历史是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学生当前身处的环境相差甚远,并且历史事件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借助于当前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图片与视频等形式为高中生再现历史场景,而且还能通过博物馆浏览和历史古迹参观来创设历史情景。
  2.问题情景创设
  所谓问题情景创设,往往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主要具有两个方法:
  第一,创造出“悬念”式情景。这种方式是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主题别出心裁地提出一个学生渴望知道答案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创造出一种悬念式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去思考。第二,创造出“探究”式问题情景。这种方法往往是由教师在过去已经学习了解过的知识架构上提出一个关联性较强的问题。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往往会不知不觉去层层发现、分析问题,最后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提倡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高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学生自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十分关键。例如,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说错一些东西,并让学生自己纠正,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让他们能够体会到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而得到的喜悦。
  2.注重开放式问题在课堂上的运用
  开放式问题是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回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解答。因此,开放式问题更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两个角度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第一,可以基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提出开放式问题;第二,还能够对同一个问题基于不同角度来提出开放式问题。
  总的来说,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一项长期任务。在高中历史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对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同时要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自身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身实际地引导学生,并加以注重。不仅如此,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教学,同时要学会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和帮助高中生学会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霞.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的创新路径[J].信息化建设,2015(12):195.
  [2]王丽梅.高中历史教学要拥有创新精神[J].学周刊,2014(9):178.
其他文献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课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步阅读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阄读能力和水平。
当今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考察美国研究生资助机制,可以对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完善以启示与借鉴。
摘 要:目的:探讨及评价PBL教学法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妇产科见习课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学年度第二轮回由见习教学组带教的110名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妇产科学见习课学生作為研究对象,并将其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55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见习课带教,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5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大纲模式进行见习课带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教学过程中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