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注意力训练助儿成为优等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位闺蜜是特级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很有一套。她曾跟我说,有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差,最大的原因是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授的知识他们大部分都“接收”不到。如果家长一开始就帮助孩子纠正这个坏习惯,孩子的听课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儿子刚上初中时,就因上述原因,成绩不佳,正是在我和这位闺蜜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坏习惯得以及时纠正。去年,我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
  忧心忡忡,
  儿子注意力不集中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儿子写作业时一直有个毛病: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作业上,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想看电视,有时听见楼下有汽车喇叭声,他也会打开窗户往下面看一看。
  但整个小学阶段,我并未发现注意力不集中对儿子的学习有什么严重影响。我还一直觉得儿子好动,贪玩,是聪明的表现。再说,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因此我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升入初中后,课程增多,学习任务一下子加重了不少。儿子还是一贯的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屁股在凳子上总是坐不牢。
  有一天都晚上10点了,儿子的作业才写了一半,他不但不着急,还慢悠悠地跑到厨房找牛奶喝。我生气了,对他说:“像你这样,猴年马月才能把作业写完?”他居然不甘示弱地回敬我:“写不完就写不完,有什么了不起!”一句话把我噎得半天张不开嘴。
  想想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我不想引发矛盾,就假装生气不再理他。我甚至想着,等儿子再大一点,肯定能自己调整过来。
  可事情远远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很快,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再也无法淡定。那天,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公布了中考成绩,儿子的数学考了50分,英语65分……居然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这还是刚入学时名列年级第五、班级第一的儿子吗?就在我又困惑又着急时,班主任的电话打来了,让我去学校一趟。
  從班主任那儿我了解到,儿子课堂上爱走神,喜欢东张西望,跟同学交头接耳,自习课上写作业时注意力也不集中。老师批评了他好多次,但收效甚微。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老师把儿子调到了教室最后一排。
  班主任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重点、关键点他都没记住,做起作业来当然就有难度,到了考试就更摸不着头绪。”说着,班主任拿出我儿子的数学试卷让我看,最后面的三道大题都是空白。老师叹息道:“这分丢得多可惜呀!”再看儿子另外几科的试卷,做得都不理想。
  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孩子之所以四门功课不及格,跟他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成绩就很难上去了。而且,到了初二还会增加两门课,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以他现在的状态,将来中考能不能考上普通高中都是问题。”老师的每句话,都像小锤一样敲在我的心上。
  离开学校,我一路上都在想该怎么办。
  回到家,掏出钥匙刚打开门,儿子就从他屋子里迎了出来,手里拿着作业,嘴里还叼着半块面包。我心里的无名火“噌噌”往上蹿,伸手从儿子嘴里夺下面包扔在了餐桌上,难以抑制地冲儿子喊了起来:“说过多少次了,写作业时不能吃东西,你为什么听不进去?”儿子先是一脸错愕,接着来了一句:“我都习惯了,不让吃东西我更写不下去。”看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更加恼火,顺手操起笤帚朝他身上抡去。
  儿子一边躲避一边喊了起来:“妈妈为什么打我?”是啊,这是我第一次对他发这么大的火,更是第一次对他实施棍棒教育,他不吃惊反倒不正常。我说:“你还有脸问我为什么打你?你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儿子听了一脸委屈地说:“妈妈,我也想集中精力听讲,可我越是这么想就越是走神啊!妈妈你帮帮我吧……”说实话,那一刻我很是吃惊,因为我一直认为儿子习惯了那样,不想改变,却不知道他也很想改掉这个坏毛病。
  多种训练,
  帮孩子集中注意力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班主任说的话一直在我耳畔回响。是啊,儿子马上就要上初二,如果不能尽快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不可能提上去,考高中确实是个大问题。越想我越睡不着,干脆给闺蜜张娜打电话诉说心事,希望得到她这位特级教师的帮助。
  张娜听我讲完,耐心地帮我分析:“很明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说明他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注力’,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专心、注意的意思。可以说,没有注意力就没有记忆力,良好的专注力是学习成功的最佳保障。”我急不可待,问她有没有办法能提高注意力。她说:“办法有很多,比如说在某一时间里只盯住一个目标,而不为其他事物所动;或者在某一时间里只听某一种声音;等等。这样吧,明天下班我去你家里一趟,我给孩子讲讲。”
  第二天,张娜如约而至。儿子从小就喜欢张娜,甚至不止一次跟我说,他要是张阿姨家的孩子该有多好。
  张娜先是给我儿子讲了注意力对上课听讲的重要性,而后鼓励他:“通过努力,你一定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她问我儿子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儿子说他喜欢临摹人物画像。张娜就地取材,在我家找了一本带有人物插图的杂志,让我儿子从中选一幅他喜欢的人物进行临摹。儿子选好后,就坐在桌前认真地画了起来。张娜拿了本书,坐在我儿子旁边看着。说来也怪,十几分钟过去,我儿子居然没有提出吃东西或是要喝水等要求,直到把那幅画完成才起身。
  张娜对我儿子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表扬,说:“孩子,阿姨相信你,用不了多久,你的注意力就能集中了。”临走时她给我儿子布置了作业:临摹三幅人物画像。说来也怪,儿子每次临摹人物画像时都能专心致志,从来没有出现过中途要吃东西、要上厕所等状况。
  过了四五天,张娜再次来到我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她把几幅图片依次摆在桌面上,先用一张白纸把图片遮住几幅,只露出一幅,让我儿子记住图片的内容,再按一定顺序一幅一幅露出图片,让我儿子认识、记忆。连续让我儿子看3遍以后,她随机选出一幅图露出来,把其他的图都遮上,然后让我儿子说出紧挨着露出来的那幅图的左边或右边的图画了什么内容。刚开始,我儿子总是说错。但反复练习几次后,我儿子就能把全部图片的内容和位置说得一清二楚了。张娜竖起大拇指夸奖道:“通过努力,你的进步很大,注意力已经有所提高。”我儿子听后信心倍增,说:“阿姨,我会继续努力的。”   随后的一段日子,张娜每周都会来我家辅导我儿子一两次,有时带着迷宫画册,让我儿子练习走迷宫;有时带张报纸,让我儿子找出几幅图中的不同之处;有一次还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段钢琴曲,播放给我儿子听……
  心无旁骛,
  曾经的差生考入省重点
  有人说过,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21天。在张娜的引导下,我儿子的注意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也经常和班主任沟通,及时掌握儿子在学校的情况。据班主任反映,他在课堂上的情况大有改观,不仅注意力能够集中,还经常主动提出问题,和老师形成了良性互动;自习课上,写作业时也很少跟同学交头接耳,或者外面一有动静就东张西望了。
  有一天,我故意在儿子房间门口大声说:“宝贝,妈妈给你买了你最喜欢吃的火龙果,快出来吃吧!”兒子却没听见似的继续写作业。事后我问他:“你是不是没听到妈妈喊你啊?”他来了句:“听到了,可我正在写作业呢!”
  我还经常跟儿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做事专心的故事。有时候儿子边听边“嗯嗯”地回应,似乎并不太感兴趣。发现儿子喜欢下棋以后,我就有意在他面前讲围棋手弈秋的故事。弈秋是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有一天,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乐师从他身旁路过。弈秋被优美动听的笙乐吸引,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聆听。而当时正是一盘棋决定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的乐师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故事讲到这里,我停下了,问儿子:“弈秋为什么不知如何作答,你知道原因吗?”儿子答:“因为他只顾听笙乐,注意力没在下棋上!”我借机引导他:“对!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做其他事,都需要专心致志,哪怕是像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一旦分心,也会被问倒。”儿子很清楚我的用意,跟我保证:“你就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不久后的一天,我正在单位上班,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儿子闯祸了,可班主任告诉我,儿子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老师交代我:“孩子的进步十分明显。你准备一下,在家长会上谈谈经验吧!”那一刻,我无比欣慰。
  在初二、初三两个学年,儿子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并于去年考入了省重点高中。有一天我跟儿子开玩笑:“还记得当年你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和妈妈吵架的事儿吗?”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对不起!谢谢你和张娜阿姨在关键时刻帮了我一把。”
  在此我想告诉各位家长朋友,在孩子成长的紧要关头,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摆脱原来的状态,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成功。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妈妈:“什么Cosplay,再穿出门,就给你剪烂!”  女儿:“随便你,咱们没有共同语言!”  疫情后复工第一天,我便迎来了满脸焦虑的付女士。在沙发上刚坐定,她便焦急地说:“我和女儿冷战一个月了,家里的气氛都快结冰了,您帮帮我吧!”  她的女儿琦琦正上初二,是个“中二病”少女。“中二病”指的是初中二年级的青少年沉迷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造成与外界、家人之间沟通出现问题。  琦琦从小学起就喜欢动漫,升
行政中心功能是不是省会城市的 “十全功夫”?如果不是,那些老省会怎么会变得“一无所有”?   老省会与新省会,一个怅然滑落,一个拔节成长,50年的发展落差所引发的忧思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何时才能走出政治中心功能依赖的迷途。   在区域发展中,我们习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省会一城独大,城市面目雷同;在城市发展中,我们习惯追逐特殊政策,排斥市场规律;看重行政级别,忽视自在活力。所幸的是,仍有一些城市
为了子女成才,当下陪读妈妈越来越多。她们放弃工作,与丈夫分居,辛辛苦苦陪孩子读书。可很多妈妈的奉献与牺牲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引发亲子冲突。前不久,天津市就发生了一起家庭悲剧,根源就是妈妈的陪读——  盼儿成才不惜割腕震慑  2013年7月3日,董丽娟下班回家,只见儿子叶鹏和丈夫叶连伟喜滋滋地坐在餐厅等她。餐桌上菜肴丰盛,还有3杯香槟。那天是中考成绩公布的日子,一看眼前的阵势,董丽娟意识到喜事临
指尖轻叩键盘,正成为公众表达的一种全新习惯,当“网络政治”的概念横空出世,任何地方决策者都无法忽视传播功能对公共政策走向的牵引力量。传播,曾经是一个很学术的概念,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公众的政治生活。  正是因为网络传播,我们发现对任何一件事物的判断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视角,这似乎给我们的评选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正是因为宏大政策辩论空间的存在,各种利益表达都得以充分呈现,这些又促使我们在作出取舍的
白云阁老师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在抚顺二中做了17年的专职心理老师,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深入的了解,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自卑是天生的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本刊在调查中发现,自卑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许多家长对此束手无策。您对此有何看法?  白云阁(以下简称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正常的自卑感对于个人的奋斗与发展来说是一种刺激和动力。也就是说,自卑
作家周国平称自己是一个“痴情”父亲,对于女儿啾啾,他倾注了满腔父爱,而他对女儿的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女儿4岁时,他与女儿谈哲学;女儿读小学时,他放弃炙手可热的名校,为女儿选择了一所教育理念与他相同的普通学校;女儿上中学后,他告诉女儿,优秀比分数更重要;女儿上了大学,他告诉女儿,唯有素质优秀,兴趣才能转化为实力。与女儿20年来的相处,周国平最满意的是,他始终和女儿以朋友相待……  4岁时与女儿
中小企业正在遭遇一场寒流。  2008年以来,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不管是企业主还是外来务工者,对中小企业倒闭与停工事件,都已经麻木。  但是,倒下之后的连锁效应,将对就业,税收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决策者,无不高规格重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并且都在积极主动地探寻破解之道,帮助企业“越坎”。  虽然,到底有多少家中小企业会在2008年倒下?已无法得出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中小企
在今年初的全国“两会”期间,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北京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财政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另一方面,为保增长,合肥大建设仍要“玩命地干”。同时他充满信心地表示,合肥大建设“不差钱”。  吴存荣市长的信心来自合肥市目前运行良好的投融资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形成,源于3年前开始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投融资体制改革“破冰”    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一座座临空而起的
问:我丈夫在上班途中看见一个儿童正在水中挣扎,生命危在旦夕,他当即跳入水中施救。最终,儿童得救了,我丈夫却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事后,我要求丈夫所在公司给予工伤待遇,公司领导认为不构成工伤,其理由是我丈夫并非死于工作场所,也不是由于工作原因死亡。请问,公司领导的理由成立吗?  李女士(广东深圳)  律师意见:该理由不能成立,即你丈夫的死亡应当视同工伤。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规
问:疫情期间,儿子在家上网课。我不上班,便辅导孩子做作业。以前,我没发现儿子的大脑这么不灵光,这次辅导作业让我感觉儿子简直蠢到家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我讲了N遍,他还是不会!  现在我不能见他,一见他我就出言不逊。儿子也不能见我,一见我就把笔一扔,作业也不做,躲到自己房间,说什么也不出来,说“省得挨骂”,一副被打垮的样子。您说,这该怎么办?  余恒梅   答:说到底,你是不能接受儿子的失败。  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