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源于疑,疑发于思”,思维和质疑是互为因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其思维品质必然优秀,因为质疑问难是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多变性、直觉性、辨证性的外在显现。要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善于质疑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为他们提供质疑的土壤,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质疑的信心 质疑的能动性 质疑的技巧
  我国宋代教育学家程颐曾指出:“学者必先会疑。”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语文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责无旁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当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被激活后,他们就不会盲目相信书本与老师。学生懂得质疑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去学习。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保护学生质疑的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班级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因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有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来保护。
  如果学生的质疑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教师的讽刺、挖苦,甚至惩罚,那么,学生质疑的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不会有学生质疑了。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人文性,应允许学生“乱插嘴”,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要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
  笔者在教学《沁园春·雪》时,要求学生对照注释来读,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结果,一个学生对课文“折腰”这一注释提出质疑,他认为“‘折腰’应理解为‘倾倒’,不应解释为‘鞠躬’”。当时许多同学都嗤之以鼻,认为“教材上说的会有错吗?你真是胆大包天!”作为语文老师,笔者首先表扬了那位同学大胆质疑的精神,并告诉学生:书本是我们学习的依据,虽然有科学性,但书本的知识未必全对。后来要求全班同学回去查资料,不仅解决了疑点,而且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尝到了质疑的甜头。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求知欲是学生一切学习的内在动力。质疑作為一种需要独立思维的学习活动,更离不开这种内在动力的支持。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化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木乃伊”(苏霍姆林斯基《让儿童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应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形象性,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看着画面预习课文,感觉很新奇。课文相应的文言语句为何用这种画面表示呢?作者为何在开头“恒惴悚”?作者为何被贬不忧?于是质疑顿时产生。又如,在教学《斑羚飞渡》前,笔者先给学生念了几篇关于“生命、环保”主题的文章,再预习课文,学生就提出了“人类保护动物有什么必要性”“人类比动物更残忍”等尖锐的话题。所以,经常变更教学形式,并承认学生的成果,更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在学习中质疑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授予学生质疑技巧
  学习有窍门,质疑有技巧。如何授学生以“渔”?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习与思考结合,记忆与理解结合;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就某些观点进行争辩;三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捕捉新的信息。每一堂课,我都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看看他们是否理解作品内容、主旨、结构、写法、语句、修辞、注释等,鼓励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思考、争辩。有时我还采取“热点评论”“时事探讨”“课前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焦点,增强对社会的敏感度和思辨能力。
  在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时,我问学生:课文中的蔡老师是否符合你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呢?在这种提问方式下,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课文后又提出许多质疑点。如:现在的教师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呢?老师可以化妆、戴首饰吗?课余他们可以泡吧、蹦迪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尊敬老师呢?等等。魏巍写过一篇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他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人们把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称为“时代最可爱的人”;“非典”时期,人们又把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称为“最可爱的人”。于是有学生问,“最可爱的人”的标准是什么?……长期这样引导,学生就会养成质疑的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和层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打造特色教育模式,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但为了所谓的“成绩”,仍有许多的老师还停留在“军事化管理”“工厂化流程”班级管理模式,极大扼杀了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如何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摘 要] 基于国家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政策背景,以广东省省级试点院校——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诊改平台建设与试点推进工作为例,描述了诊改平台建设方案的具体任务,并从组织架构分工、“两链”打造、8字质量改进螺旋建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诊改保证体系的建设内涵,再结合诊改数据平台和质量文化建设,阐释了职业院校形成自我诊改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  [關键词]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
以前,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小兔子。毛是雪白雪白的,因此我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雪。  但是,小雪不是很愛干净,每当我给她洗澡时,她就蹦走了。若是你硬生生地抓住她,她就会用锋利的爪子来抓你。而且你一将她用水冲湿,她就抖一抖自己身上的水溅你一身。她的眼睛红红的,像是两颗红色的宝石,尾巴毛茸茸的像白色小球。最好玩的是她的耳朵了,当你看到它的耳朵垂下来的时候,就说明她松懈了。如果你叫一声,她就又重新竖起耳朵,说明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要求,在制冷教学过程中,我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要求自己的现代人。本文将根据低起点、细要求、重实施、善反馈以及勤引导等五点,结合本人的一些体会、一些思考、一些尝试来讲解本人在制冷专业教学过程的追求以及做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现代化;制冷专业教学;科学教育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为达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創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摘要】学校最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如何更好地管理班级,笔者从近年来的班级管理得出结论:班级的管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化管为理,化堵为疏,才能事半功倍。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能巧妙地运用国学中的“兵法”——《鬼谷子》,是可以培养学生既有个性,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关键词】《鬼谷子》;国学;班级管理  近年筆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习读了一些国学经典和兵法,其中对《鬼谷子》中的几点感触良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许多老师的教育思想还没转变,教学方式未能创新,大部分学生缺乏锻炼,加之地处方言区等原因,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训练还存在许多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相协调、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在调查、分析之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藉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靠教学;现
靠近春天,冰雪就会融化;靠近音乐,生命就会舞蹈;靠近爱,心灵就会湿润。只要从事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学生,你就必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才会发自内心去发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中小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完善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和建立行政问责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目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在系统总结《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或专家介绍就某一节课的教材所处地位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叙述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怎样设计的教学思路。可见,说课是教学研究和交流的一种形式;是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教学交流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有效教研活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此谈谈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说课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说课的意义  说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