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紧抓教育,教育的成熟才有利于创造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不论从直接还是间接影响来看,教育为经济的发展均带来绝对性的优势。然就如今而言,但凡涉及到经济学科“难懂、晦涩”,已成为其代名词。教师的讲授方式不同,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都为这一经济类专业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在经济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经济类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5-01
  不难发现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相当多的专业经济类基础性理论,特别是基础性原则理论是十分抽象的,学生一般对于这方面的实践经历又极其匮乏,使得在上这些内容时教师讲授的枯燥乏味而学生听的无法理解,课程的效率值低下。因此,要想将抽象的专业经济类知识通透、具体的讲授出来,便于学生认识、理解与应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就当前而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便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模式。此篇文章将从案例教学的起源解述该方法的优点,进一步分析经济类实际教学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对于案例教学法,牵涉到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即:哈佛大學法学院的托弗.哥伦布斯.兰代尔教授)。其实在兰代尔教授正式使用案例教学模式之前,其主打教学方法是利用讲述、理解、背诵与练习相配合“Dwight Method”(即:德维特方式)来进行这些方面的课程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锻炼和测试学者的背诵与记忆能力,不能够达到培养学者的实践技能,而案例教学模式则有这样的作用。
  兰代尔教授教学模式转变之后,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在他的课程学习当中,坚持不懈的要求学者阅读相关的原案例,针对这些原案例发生的背景环境的不同给出合理的经历总结,并且收集了相当多的相关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使得课程效率值大大提高,以此证明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当前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方式。兰代尔教授坚信,若是法律家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步步深入了解其核心的原理或原则,再利用具体的法律判断推理其发展过程,如此对最终的结果的理解与学习将简单的多。单一的让学者从极少数案例中总结出普遍性原理并不容易,为此兰代尔教授采取的对策是运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抓住案件的核心,围绕其结果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进行合理的推导,对案例中的争论点进行重点教学,再与相似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教学,让学者在课堂中围绕案例涉及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为以后学者遇到这类问题培养其解决方式。
  当然就现今而言,许多教师在利用兰代尔教授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与时俱进将其进行完善,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富有争论并容易混淆只有细微差异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案例作用其一是为了加深学者对易混淆原则的辨别,其次是认为一些原则性规定存在一定的出入,是学者值得关注的地方,而法律自身存在的冲突也要求学者要灵活理解应用其法律原则。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即为围绕案例的核心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在探讨中理解、学习、掌握其基本的经济法律原则。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步步深入式的提问,使得学者在理解基本的经济类法律事实的基础之上,明白案例争论点产生的原由以及法官判决的依据进而推演出案件的各个重要环节,并找到案例之中暗含的法律原则。事实上,在这所有的环节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便是让学者能够如律师般思考问题,事物往往不止一面,学会从多个角度探讨分析问题。
  三、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视专业的差异性与教学受众的特别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经济类专业同法律类专业的差异性,虽然在很多方面经济类与法律类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课程内容还是不能以偏概全,将相同的案例教学内容当做“万能”。于学者而言,鉴于这样的案例分析和本专业的关联性相对较小,并且枯燥的课程内容也使得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更要吸收新的教学素材,重视学者主动性与创新性学习。案例教学的实施必须建立于理论知识之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讲授的力度,致力于达到“透彻”的目的,提高学者的课堂讨论参与度,避免冷场的发生。
  (2)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断层
  对于经济法而言是非常重视理论运用于实际当中的,注重实践性,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课本的理论讲述,这样的方式极易造成“纸上谈兵”的效果,与此同时,经济专业的学者一般在开课之前可谓没有任何直接性的接触法律类课程,仅依赖于一周两三节课来学习广泛深奥的经济法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课程。
  (3)课堂讲授的案例陈旧且单一
  其实在案例教学模式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课程的案例选择,选择具有典型性并贴近实际生活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理解与体会将更加全面,也方便学者在遇到问题时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当中。
  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彻于经济类教学当中
  由于教学内容的相似,很多教师直接将法学专业体系应用于经济类专业中,比如《经济法概论》的内容十分广阔包含了十几种法律,这些内容从客观上加大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因此,因材施教的贯彻是极其必要的。
  (2)合理分配基础理论的讲授同案例教学的时间
  基础理论的讲授是案例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与基础,而案例教学的进行是基础理论的加深与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例的设计为重点来进行拓展,因此代表性案例的讲解不仅需要透彻的分析更需要学者的主动参与,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到应用上去,简化实际案例内容,掌控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效果会更佳。
  (3)教师要积极收集新型案例
  结合如今的现实情况,关注经济生活当中的热点话题,与时俱进的更新课堂讲解案例,比如在讲解“公司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联系近年来争论的热点“归真堂”上市事例,便可以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衔接,应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减少“空洞”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者理解度的有力手段,教导学生要因时因地而变,灵活看待法律原则性问题,培养学者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丽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经管类专业为例[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2]郑峰.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4)
  作者简介:
  薛璇,女,1988年2月13日生,经济学硕士,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专业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苏教版必修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注释解释“除”为授官,意思是除去旧职,授予新职。《五人墓碑记》同样有一句含有“除”的句子,“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解释为“清理”。而“除”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的义项是“表示不计算在内、去掉”或“除法运算”。“除”字古今义为何有如此大差别?  关键词:除;古今义;演变  笔者查询
摘 要:国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深化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通过“三会一课”的学习教育,国企各级党组织带领本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企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基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主要作用,对基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策略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用;新时代;策略;措施  随着国企转型、深化
【摘要】传统语文课堂中,老师都注重于教材规定的或考纲范围内的诗词文章,局限于死板的应试教育,填鸭式地、片面地给学生灌输文学知识、答题技巧,而从不注重学生对于课外书籍的涉猎与了解,使学生思维局限于课本中,没有办法全方位地了解语文文学内涵和提高阅读水平。在新时代素质化教育下对语文课程的改革,课外阅读备受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应该重点教学,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文学基本素养和
Arn写给父亲的信,一个研究生对姐姐的忏悔rn亲爱的父亲:rn当你准备看下去的时候,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我知道你眼睛不好.
摘 要:发泡原油对三相分离器的运行和原油计量及整个原油脱水系统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发泡原油的产生机理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不仅提高了分离器的运行质量,而且降低了生产处理成本。  关键词:发泡原油;分离器;措施  一、引言  盘二联合站的四台三相分离器承担着对采油管理七区、八区的油井来液的预分离任务,是该站原油处理生产的龙头设备,分离器的运行质量,决定着整个原
【摘要】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的中学生,他们大多数是应试教育下的淘汰者,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及提升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号召,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不被时代抛弃的有用之材。  【关键词】中职语
随着当今社会“裸辞”风气的猖行,企业中人员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大,不仅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
涂鸦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都与油画的影响不可分割。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涂鸦风格如何形成并影响中国油画的创作。当代画坛青年将西方的涂鸦艺术中国化,
摘要:如果说知识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那么呈现知识的活动方式则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得到培养,核心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形成。学校活动的主要呈现形式无非是德育活动和教学活动,而德育活动与教学活动应该并重并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基。  关键词:德育活动;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所谓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
有限政府理论自产生以来,历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有限政府的实质内核符合法治精神,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于有限政府理论进行梳理,进而分析有限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