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醒:儿童“触角式”社团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2017年8月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社团的开设尤其是针对儿童德育、品格等方面社团的践行是实现《指南》的落细落小落实之举!
  当下学校社团兴趣化、精英化的意味过浓,面虽广却缺少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社团体系。创设有意义、有特色的“触角式”社团体系,能够突破现有社团建设的瓶颈,促进儿童自我觉醒,实现儿童品格的提升。
  自我觉醒是主体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也是促使主体自身自主、自觉发展的内在因素。人的发展需要外在的作用,也需要内在自我觉醒的力量。
  “触角式”社团是借用生物学中节肢动物重要的感受器官——触角具有非常灵敏的感触物体、感受环境、嗅觉气味等功能的本義,引申为让儿童的多元触角走进校园、自然、社区等生活场域,让儿童采用触觉和嗅觉的方式感受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发他们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并在丰富的活动情境中产生相应的触觉体验,自觉深入每个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提升品格素养的目标,最终达成自我觉醒与成长自我的社团活动。
  “触角式”社团体系除了一般社团活动的多样性、阶段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这样五点表征。从儿童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一是自发性,是指“触角式”社团体系可以让儿童成为活动项目的遴选者和社团内容的决策者,能够让儿童自我发现和自主选择;二是感触性,这是“触角式”社团体系有别于其他社团体系的另一亮点,意思是儿童在社团活动或情境中对自我的认知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觉醒。从社团的角度看,“触角式”社团体系也有三点展现:一是统整性。统整性是针对社团体系而言的,指本社团体系是按照不同内容版块整合而成的社团体系;二是节律性。儿童的发展有其相对稳定的发展规律,“触角式”社团体系是基于学生发展的规律以对社团进行必要的建设和推进的社团体系;三是生长性。生长性主要体现在儿童兴趣爱好的丰富和发展上,也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需要的发展上。
  理想、设想是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河川上的桥!“触角式”社团体系要落地生根,需要有多维度的实践路径的支撑!具体说,有如下四方面路径。
  一、唤醒学生自觉,实现儿童品格的提升
  “触角式”社团需要儿童自觉伸出触角,展现自我,显现自我的觉醒和勃发觉醒的能量,具体表现在:
  (1)自我选择。组建社团时,发放项目征询意见表,通过“项目共生”方式保持社团内容的丰富,将社团总体划分为六个版块,随后开放网络报名,让学生“个体选定”社团项目;
  (2)自我尝试。儿童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尝试,通常呈现两种情态。一是“顺化”提高。如:五年级“书法”社团,原定内容:分不同结构练习合体字。由于选字笔画繁杂,难字较多,学生常常情绪低落。后来进行调整,除了加强习字品性教育外,调整了活动内容,学生“坐得住写得好”。二是“否定”确认。如:还是五年级书法社团,某同学感觉情趣不浓,支持其重新选择社团。到了“纸雕”社团情趣盎然,发展动力十足。经过多次选择、尝试能够实现自我认同;
  (3)自我生长。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触角式”社团体系力图给儿童宽阔的发展场域,激发孩子不竭的求知需求,使其充满成长的活力。如“科技创新”版块,低年级儿童从听科学家故事、讲科学金点子等——固化兴趣;中年级开始创作科学幻想画、环保小制作、航模机器人等——发掘潜能;发展到高年级学生醉心于探究性小课题研究和小发明创造——提升品格。
  二、强化课程建设,促进儿童品格的提升
  学校社团的建设需讲求课程形态,要通过精品社团课程化来支撑儿童品格的培养和提升。“触角式”社团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
  (1)背景分析。即从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素质、学生兴趣爱好、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等多个维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调查研究确定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种类;
  (2)目标厘定。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生兴趣、人才需求等,对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确定课程目标;
  (3)内容设置。主要采用学校预设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
  (4)活动实施。充分利用已有科室和场地等资源,适时吸纳“外援”,通过“进课表、进课堂”,定期开展“触角式”社团活动;
  (5)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既是社团建设课程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团建设的发力点。我们将围绕三个维度建构系列评价体系,一是按学生喜欢程度、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成果的丰富性等方面进行社团的评比;二是结合学生满意度和家长满意度对教师进行评价;三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各类评选促进向阳、向善、向上特质的形成。
  三、凸显教师价值,支撑儿童品格的提升
  教师是社团的组织者,也是儿童品格提升的实践者,是社团价值体现的引领者。因而,聘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辅导教师队伍也能支撑学生品格的提升。
  (1)精心遴选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四百人多人,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分配辅导任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聘请专业教师。学校将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积极联系部分社会专业团体,聘请他们的专业演员、教练担任学校社团的辅导教师。例如:学校邀请省扬剧团的专业演员担任“新芽扬剧苑”社团辅导老师,老师们专业的展示与讲解,让扬剧与孩子们零距离亲近,带给孩子们温馨、浓郁、芳香的乡土文化的精神陶冶。
  四、倡导家校协同,助力儿童品格的提升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也是儿童品格提升的促进者,而且家长中不乏卧虎藏龙的能人异士。为此,学校将从家长中挑选出部分支持学校工作的热心人士,邀请他们走进校园担任社团辅导工作,并颁发聘书。这样不仅促进了家校之间沟通,而且形成提升学生素养的合力。
  总之,人的内在能量,需要外在的点燃,更需要内里的自我觉醒!“触角式”社团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实现了儿童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和家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撑了儿童品格的提升,为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在更早期阶段被发现。李泉旺主任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扎根中医经典的络病学说,结合肺结节的临床特点,认为肺结节属于肺络病。以肺结节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已经引起了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热潮,尤其是做为组织工程及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方面。
目的为提高助产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湖南医药学院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85人为对照组,2016级助产专业学生83人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学生实训技能考
留级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手段,其利弊得失是教师、学生与家长关注的问题。留级既是先前失败的结果,又可能是后续失败的预测因素。留级对学业后果变量影响是复杂的,既存在作用方
<正>目前,超声检查为膀胱隆起样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临床工作中及国内文献报道,膀胱隆起样病变内囊泡状结构是腺性膀胱炎的特征性表现[1-4]。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健康人格的人才,尤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奋斗于七尺讲台上的园丁们务必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充分应用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更多的学子成为道德、伦理、法律、心智、身体全面发展的人。本文抛砖引玉,有待于领导和同仁予以更完美的斧正。  【关键词】 资源;人物;实践;评价;人格  我国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健康人格的人
为解决四工位卧式三角热贴生产线超温、接头不稳定、复合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公司联合桂林橡胶设计院,新研制了四工位立式三角热贴生产线。新生
中西方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建构起各自的道德体系,这些道德准则和评价标准也深深地影响着其各自体育事业的发展。因其特质不同,中西方体育道德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
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我国实
报纸
<正> 笔者早年曾遇一老妇冉氏,67岁,顶日田间劳作中突感头昏、恶心、心悸、口渴、汗出、四肢无力而昏倒在地,继而手足搐搦、小便失禁,诊为中暑。当即抬置荫凉处,宽衣风凉,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