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要讲缘分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承认,在选择第二次婚姻时,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过日子,而不是对方如何出类拔萃,因为我已经从离婚中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我确认自己有能力去更好地爱对方,同时也明白,爱一个人,就必须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完善,也是我所谓“缘分”的一部分。
  我现在的妻子叫珠拉,在蒙语中,珠拉的意思是“神灯”。天上必有神灯,而我这个“天”,必由她这盏“神灯”照亮。
  我们相识6年后才结婚,是不是有点太“拖拉机”了?可我们之间的缘分,从我见到她的第一眼起就定下了——我说的是某种比一见钟情更深的缘分。
  她是内蒙阿盟人,当时在阿盟歌舞团当舞蹈演员。大约是1999年,我去阿盟演出,他们团垫底。在后台,在众多的舞蹈演员当中,我一眼就看到她。我对自己说:嗯,行,就是她!
  第二天演出完,我们一起到山上喝酒。至少在我心里,那天基本上把事给定了。
  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再见面,只是偶尔通个电话。她表现得不太积极,后来她对我说,当时她家里人反对,认为跟腾格尔搞对象不稳定,这小子准是随便玩玩。
  这把我冤的,我是那种人吗?可我也能理解,因为我曾经就是这么过来的,你不能要求人家不这么猜想。但我这边已经定了,我相信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也是通过珠拉,我才算真正明白为什么叫“搞对象”。对象对象,对了就“象”。那是一种默契,从第一印象开始。
  这第一印象其实也是一种想象,我相信我的想象。在反省了第一次婚姻失败的原因之后,我相信我的想象力比以前更健康,也更锋利。当然,她对跟我好不积极,说明她对这事很慎重。我敬重她的慎重。
  最让我感到舒服的是她的性格:慢、温、从容。我想这和阿盟的地理环境有关:阿盟多是茫茫戈壁,四处散布着骆驼。所以阿盟人的性情像骆驼一样温驯,胸怀像戈壁一样宽阔。后来我又接触过几个阿盟人,发现他们都有这样的特点,只不过珠拉表现得格外突出而已。
  因为心怀宽广,所以事情就少,有什么苦恼,她自己就处理了,我们在一起就特别清静。有关我的演出啦公司啦经纪人啦什么的,她一概不管。老婆就是老婆嘛,这也是一种默契。
  家里一清静,气氛自然就和谐。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红过脸,动过气。这一点我当初是有预感的,我直截了当对她说:“敢跟丈夫吵架的女人,肯定不是好老婆。”
  我比珠拉大18岁,有人说我是“老牛吃嫩草”,必有许多浪漫故事。其实,我们没什么浪漫,有的只是平常心,实实在在,真诚相待。四十老几的人了,还浪什么漫呀?我甚至不说“我爱你”这样的话。到我这个年纪,要是还老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准有病,除非他是个外国人。
  据说女人都喜欢甜言蜜语,但我更相信男人行为的力量——不是偶然的、事件式的行为,比如送一幢房子、一辆汽车什么的,而是日常的、“润物细无声”式的。这是一种更见真情的示爱方式。
  有朋友替我担心:你找了一个这么年轻貌美的老婆,将来老了可是要受罪呢。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我自认目前还算得上身强力壮,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找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不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吗?我不想说什么“永恒的爱”啊、“一辈子爱你”啊这类听起来煽情的话,至少我不能因为年纪大就放弃对当下幸福的追求。至于老了以后是否会受苦受罪,上帝自有安排,咱们走着瞧。
  眼下珠拉在我们团当舞蹈演员,还是跳蒙古舞。跳舞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行当,但我丝毫不为她的事业发展而担心。既然说她是命运对我的奖赏,可见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怀着这种近于感恩的心情和她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是永远,我还担哪门子心呢?
  我父母对珠拉挺满意。对他们来说,我和珠拉的结合算是了了他们的一桩心事。老人不在乎我在事业上有多么成功,他们在乎的是儿子是否生活得幸福。
其他文献
相熟的朋友都知道,她老公是一个不顾家的男人,家里大小事情都由她操心,两人经常为此吵架,甚至闹到准备离婚的地步。  后来,她病了一场,做了手术。出院以后,朋友们再见到她,发现她不再对自己家长里短发牢骚,和老公的感情也好了许多。  原来,在住院期间,一件小事改变了她对婚姻的看法。  在她的病房门口,挂着一面镜子,上面有一道裂缝,护士用白胶布把裂缝粘上了。她个子高,照镜子时,那块胶布正好挡住脸,看起来非
期刊
静静的海洋,这是她的博客签名。几乎每天都有记者约见她,也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关于她的报道,但那就是她吗?要知道,3年前关于她“离婚门”带来的争论如狂潮,她的博客上,至今每天有15万人留言,还在叨念着这个事情。然而,鲜有人懂得她的内心,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  她是伊能静,是一个知性女人,写得一手好散文,言辞间也不时绽放出飞扬的才情。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名言”——生命是受伤的钻石。对照她曾经的婚
期刊
背着绿色邮袋的安按了好几下门铃,西泽小姐才开门。  “请问西泽小姐住在这里吗?”安问。  西泽小姐点点头:“是的,我就是。”  “太棒了,你还没有搬家。有人在10年前给你写了一封信,现在寄到了。请你在这页纸的最后一栏签上你的名字。”  无法猜测西泽小姐当时的心情,是兴奋呢,还是好奇。到底是谁在10年前给自己写的这封信?  安把一封平整完好的信交到西泽小姐的手中,他开玩笑说,也许是一封求爱信吧,哈哈
期刊
男人是部队里的军官,常年驻扎在遥远的边境线上,一年一次的探亲假,就成了她和他的蜜月。而每次分离,都仿佛是一块肉生生被拽开,彼此都滴着血。之后的日子里,女人更是愁肠百结,郁郁寡欢。  男人来信了,说:“明年是结婚8周年的纪念日,我要多攒些假日回来陪你。”  男人的假日是这样攒下来的: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他因为表现出色,获得部队嘉奖。颁奖的时候,他红着脸对首长说:“能不能把所有的奖励换成几天假期?”首长
期刊
我小的时候,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很让我郁闷。  父亲从小父母双亡,11岁时流浪到上海,做了工人。赶上“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代,他作为出身良好的青年,入了党。  母亲出生在一个资本家的家庭,从小就是个大小姐,衣食无忧。赶上“文化大革命”的洪流,全家受到冲击。兄弟姐妹四散各地,有支边的,有嫁到农村的,有参军的,留在上海的就只有我妈和外公、外婆、太婆婆。  为了安全起见,经人介绍,母亲认识了父亲,成了这门
期刊
2012年7月,媒体再次传出她已离婚的消息。虽是空穴来风,却也未必无因。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女孩了,面对婚变传闻,依然云淡风轻,因为她的情感经历,远比她拍过的任何一部琼瑶戏都要缠绵悱恻,心酸坎坷。  她就是林青霞。  2011年,林青霞出版了散文集《窗里窗外》。琼瑶在序中写道:“看到这个书名,我就知道,青霞受《窗外》的影响,实在很大。她的17岁,以至后来的电影岁月,都在《窗外》的开始下而改变
期刊
30多年前,作为援建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军人朱法安的未婚妻,肖际玉最大的心愿是“等他回来和我团聚”,却没有想到心上人牺牲在异国他乡。为了照顾未婚夫的父母,她毅然嫁给了朱法安的哥哥。从此,她最大的愿望变成了“让我过去为他扫墓,和他说说悄悄话”。  肖际玉的痴情,感动了无数网友,也感动了巴基斯坦人民。巴国以国宾的名义,邀请肖际玉亲赴该园扫墓。  未婚夫牺牲在异国  两年前的一天晚上,在湖南省张家界市,
期刊
王潮歌:著名女导演。她与张艺谋、樊跃组成“导演界铁三角”,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女导演。  20世纪60年代,我生于北京,目前已婚,育有一女。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唯一做过的职业就是导演。我认为“我是谁”这个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每天都在问的一个问题,但知道“我是谁”特别不容易!  我的人生第一个10年就忙了一件事,那就是成长。扁桃体发炎,打针,吃药,然后继续长大。上小学,搬家,跟父母吵架,跟我
期刊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我不敢去想,不愿点破心里这层窗户纸,却预感到了母亲也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我特别想带母亲出去走走,坐坐飞机,逛逛故宫,登登长城,看看大海……  母亲一生都没有见过大海,我和两个姐姐便陪母亲到秦皇岛看海。到了海边,母亲很开心。她喜欢贝壳,让我们带她去捡贝壳。那时,秦皇岛海边非常干净,早已没有什么贝壳,倒是有很多卖贝壳的小商贩。  于是,我悄悄买了几串贝壳,将绳子解开
期刊
老公名叫路云,是一位从事文化产业的商人。2005年,37岁的我生下女儿,取名香香。  我休完产假上班时,北京奥组委的领导希望我能去奥组委新闻中心综合处工作。我很犹豫,这是全新的挑战和机会,能接触到国际传媒精英,学习最先进的工作经验;但要我放弃央视主持人的位置,心里舍不得。 老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于是,我离开央视,借调到奥组委工作,直到奥运会结束。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决定非常正确,在奥组委工作一段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