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软骨黏膜瓣联合眶周皮瓣在眼睑全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鼻中隔软骨黏膜瓣联合眶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眼睑全层缺损的疗效。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7例(7只眼)眼睑恶性肿瘤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眼睑全层缺损均超过了眼睑长度的4/5,一期采用鼻中隔软骨黏膜瓣联合眶周表浅肌肉腱膜皮瓣移植重建眼睑全层,带单侧鼻黏膜的鼻中隔软骨作为眼睑内层(睑结膜和睑板)的替代材料,眶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皮瓣作为眼睑外层(肌肉及皮肤)。手术首先彻底切除眼睑肿瘤组织,术中送快速病理,明确肿瘤性质及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制备带单侧鼻黏膜的鼻中隔软骨瓣,然后根据眼睑外层缺损位置及大小设计SMAS转位皮瓣,术毕睑裂缝合1个月拆线。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24月,平均17.8个月,移植瓣全部成活,眼睑外观及功能较满意,且无干眼症状发生。

结论

鼻中隔软骨黏膜瓣联合眶周表浅肌肉腱膜皮瓣移植,可重建因眼睑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所致的大面积缺损的眼睑全层,疗效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LY-Fr3型泪道引流管双路置人法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眼科经手术显微镜下,对19例(19只眼)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实施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使用LY-Fr3型泪道引流管作支撑物,引流管两端分别自上、下泪小点经双路置入。结果术后3~6个月拔管,随访6~12个月,治愈15例(78.95%(15/19)),好转3例(15.79%(3/1
【摘 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结果。结果: 6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防止交叉感染措施的落实是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