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立县:丘区大县三台的经济崛起路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台县城。袁成松 摄

  四川省三台县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达到407.45亿元,已连续四年增速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两年,全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多项数据显示,该县经济发展质效突出,内生动力持续加强。三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次勇认为,“这是作为丘陵地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的三台在‘产业立县’思路引领下,推动三产互动融合带来的积极反响。”
  那么,“产业立县”是如何落地的?一二三产业又是怎么融合的?近期,《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三台县的产业园区和企业。

一粒麦冬,演绎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咽炎片、橘红丸、玄麦甘桔颗粒……在这些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中,主要成分里都会有麦冬。但鲜有人知道,这些麦冬大部分来自四川涪江之畔、具有“中国麦冬之乡”的三台县。在三台县麦冬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0年,三台麦冬总产量1.5万吨,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小小一粒麦冬,三台县是如何把它种成全国“单打冠军”的?
  相关资料显示,麦冬是一种具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常用大宗药材,中医上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等功能。位于川北浅丘地区的三台县因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和涪江冲积出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为麦冬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史料记载,三台县种植麦冬的历史已有700余年,因其主产地三台县芦溪镇为古涪城,故三台麦冬一直被称为“涪城麦冬”。目前,“涪城麦冬”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川三台县涪江流域沿岸的“涪城麦冬”种植基地。黄世涛 摄

  为释放优势资源的价值,麦冬产业已被纳入三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版图。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三台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麦冬、藤椒、生猪为特色产业,优质粮油、蔬菜为基础产业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麦冬种养循环产业园。2020年,全县共发展麦冬基地6万亩,分布于涪江沿岸的芦溪镇、老马镇等7个乡镇。
  规模持续拓展的同时,效益也要不断提升。三台县大力推动产业链延伸,构建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动力、城镇化为载体的三产融合产业体系,搭建良种繁育园、标准化种植园、综合利用园“三园”和仓储物流中心、质检物流中心、电子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四中心”作为涪城麦冬产业发展的平台,提高涪城麦冬的附加值。记者在三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涪城麦冬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亿元。


三台县鸿星尔克跑鞋生产车间


三台县工业园区外景

  据蒋次勇介绍,作为县域重点发展的大健康产业组成部分,下一步三台麦冬产业将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以“一带一园一镇”为重点,预计到2025年麦冬面积将达10万亩,规模加工企业达10家,麦冬特色小镇全面建成,产业、产品、品牌体系健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麦冬只是三台县“3+2”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该县已建成藤椒产业基地20余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40万亩、高芥酸油菜基地10.08万亩。2020年生猪出栏103.56万头,位居全省第一。

一双跑鞋,丈量工业产业集群发展


  一双鸿星尔克运动鞋多少钱?在城市的品牌专卖店可能是一两百元,但是在三台县鸿星尔克生产企业附近,如果正巧赶上企業开展“回馈乡亲”活动,售价可能只需五六十元。所以在三台县一些农村,会不时看到当地群众将漂亮的运动鞋当做“劳保鞋”来穿。“这也说明乡亲们享受到了产地红利。”在芦溪工业园区参观时,三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远明向记者介绍道。
  绵阳市属四川经济发达地区,一直以来,其纺织业主要布局在三台县,三台拥有纺织、印染等产业积淀。同时三台也是四川人口大县,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对此,该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积极争取成为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鞋服纺织产业的转移承接地,聚集高端纺织类产业。据介绍,除了梓州产城新区以外,在黄家坝、青东坝、南寺坝工业组团一线主要建立以佳联佳禧为龙头企业的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这里现在已经成为绵阳市最大的纺织服装基地。
  霖鼎鞋材是生产鞋子高频的,为了配合其产能,三台县设法引进生产鞋底的翰嘉鞋业,从材料到产品都实现本地生产。据了解,三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加强对企业进行招商资源摸底,对具有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的企业进行跟进服务。目前,鸿星尔克和斯凯琪等少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已实现“三台造”,“我们正在积极对接争取361°、李宁等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落户三台,下一步还将招引更多的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市场上大部分知名鞋类品牌都是‘三台造’。”蒋次勇说道。
  近年来,三台县围绕大健康食品医药、高端鞋服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2+1”工业主导产业,依托一园三区多组团工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2020年,三台县高端鞋服纺织实现产值40.0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5.58%。与此同时,大健康食品医药实现产值54.9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12%;高端装备新材料实现产值28.21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总产值18.02%。
  和鸿星尔克的情况类似,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中线上线下广受追捧的杨大爷腊肉、梅林扣肉等食品也产自三台。其生产厂家是三台县从绵阳市区引进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铁骑力士。据了解,三台县目前正在谋划支持以铁骑力士集团绿溪优食谷为核心,领航铁康食品、枫叶牧场、味到世家和御咖食品等企业融通发展。

一根“网线”,升级服务产业消费


  工业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和产业链的延伸,对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必然的要求,也为丰富第三产业业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凸显出来的是电子商务全域发展。近几年,三台县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398个镇村级服务网点,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电商产业扶贫项目,持续推动农产品电商化,65个特色农产品实现上网销售,依托农业产业,打造出“崭山米枣”“潼川豆豉”“台沃香米”“杜智华皮蛋”等多个网销知名品牌。2020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37.15亿元。
  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迎来快速发展,红星美凯龙、昌德商业广场、东方时代广场、宏达东门里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相继建成,五鑫农贸批发市场、芦溪先城丽景市场等6个城乡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早市、夜市便民服务点15个。
  随着配套一二产业的相关业态的发展,三台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得到激活,文化旅游实现融合发展。该县建成狂欢小镇、冒险岛水世界、樱花谷等7个网红景区景点,郪汉文化旅游节、鲁班文化旅游节等10余个乡村旅游节会活动逐步走向品牌化、市场化,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潼川古城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印象涪江美丽岛、西部写生创作基地等省、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2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658.25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以来,三台县委、县政府按照“五路共进,全域振兴”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一心一环一带四片区”县域旅游空间总体布局和“一圈三片三带多点”市场流通体系总体布局,以现代智慧物流为核心、特色文化旅游和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的“1+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科技、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也实现全面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3.46亿元,是“十二五”之初的两倍多。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三台县发展和改革局提供)
其他文献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发表演讲翟琨摄  汉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山河壮美。汉源是农耕文化的弘扬者,脱贫攻坚的胜利者,农村组织的创新者,《西游记》原型所在地,西南汉文化发源地。汉源是野生花椒人工栽培地,中国花椒第一县。汉源花椒自古为贡品、祭品、药品、定情物、避邪物,在《诗经》《山海经》等古籍中有记载。“汉源花椒啤酒”受到痛风患者的热烈欢迎,
“典型”在西方有漫长的发展历史,是西方关于艺术形象的最高规范。亚里士多德、达•芬奇、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都从二元论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典型的形象特征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个别性或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对艺术形象的认识是“形神”。形就是外形、外貌,神则是精神、气质。中国古人强调形象的创造既要写形又要写神,力争做到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典型与形神关于艺术形象的认识差异性很大,西方典型的美学追求是理性、真理、规律,古代形神的美学追求是气韵、趣味。这正体现了人类审美追求的多元。在文学艺术观念与形式都发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中,除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外,还有很多其他农村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而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更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坚强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如果单纯依靠分散农户自发展,难以实现振兴目标。因此,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起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打
蓝天白云下的宣汉县城。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四川省宣汉县冲刺全国百强县的奋进之年。  2020年9月召开的四川省县域经济强县培育专题会上,宣汉县作为川东北经济区唯一入选县被列入四川省县域经济强县重点培育名单。2021年4月,宣汉县再次被寄予厚望,提出了争取两年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县目标。  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2021年7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支撑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在识别现阶段郑州综合交通体系在不同空间层次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郑州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空间发展战略和交通发展趋势,从强化提升面向区域的枢纽功能、推进区域与市域交通系统均衡布局、加快构建面向大都市的交通组织体系和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交通模式角度提出4个层面的规划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