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广场中的水景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文化汇聚的焦点,是个十分复杂的组织,任何城市都是社会的、生态的和形体的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休闲活动的日益增多,城市设计越来越向感性和人性发展,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宜人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而城市广场水景设计是广场空间中的一部分,水景能使广场亮丽且充满生命力。
  一、城市广场水景概述
  在广场设计中,水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与水的关系可以说与生俱来,人的生长历程离不开水,人因亲水而有智慧。水是万物之源,富有灵气,水景的可赏性几乎包容了环境景观所要求的全部内涵,即声、色、光、影。水体的灵动,涵养生灵,陶冶着人的情趣与心境,从而极大的提升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习性。
  (一)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
  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可归纳为:处于城市广场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景构成的景观,具有反映城市生活、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
  (二)城市广场水景的分类
  一般广场中水景可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
  1.城市广场的静态水设计。静态水环境一般是指广场中成片状汇集的水面,水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在广场设计中常以池的形式出现,具有安详朴实的特点。
  2.城市广场的动态水设计。动态水环境一般是指广场中水体保持相对的运动状态。大致又可分为流水设计、落水设计以及喷水设计。
  (1)流水设计。流水是连续的带状动态水体。它能给人别样的自然情趣和深邃的哲理。
  (2)落水设计。落水是将自然水或人工水聚集一处,使水流从高处跌落而形成垂直水带景观。
  (3)喷水设计。喷水也称喷泉,是将压力水喷出后所形成的各种喷水姿态用于观赏的动态水景。
  二、我国城市广场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
  水景是体现广场魅力的重要因素,可当今广场水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总结目前城市广场水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过于追求气派
  一方面表现在规模上的过于扩大和对资源的浪费,在我国很多广场中水景是作为一种市政建设的成就来体现的,一味追求壮观的场面而无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表现在过于追求形式和风格。
  (二)表现形式单一
  近些年我国广场的水景还大都停留在观赏的设计上,大部分是喷泉,表现形式不够丰富,没有挖掘出水的众多特性。蕴涵内容和意义的水景较少,水景还缺乏特色和感染力。
  (三)對人的忽视
  水景设计首先应该是为人服务,让人随处感受到水的特性、自然的气息。我国现今的很多城市水景设计还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供人欣赏的多,可以亲近、玩耍的少,对人的感受和需求还不够重视,水景周围的辅助观景及休息设施也还不够完善。
  三、现代城市广场水景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应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设计水景更应慎之又慎。在此,笔者就如何营造广场水景做如下概括:
  (一)宜“小”不宜“大”
  所谓的“小”是小面积水体的设计,而“大”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型水体设计。大水体的存在与人们过于追求气派的心理有关,总觉得大的水体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大水体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期的养护往往代价巨大;而且会让游人敬而远之,大水体旁一般会竖起警示牌:严禁游泳,严禁垂钓,严禁游泳等等;大水体大都不是自然水景,而是人工开挖的死水,如果水体不慎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小水体建造代价低,容易亲近,便于养护,一旦水体受到污染也不难治理。
  (二)宜“曲”不宜“直”
  所谓宜“曲”不宜“直”,指的是水景设计成曲的要比直的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即在设计中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设计出不露人工痕迹的景观。自然界中的江河溪流蜿蜒曲折,这种水体形式自由且富于变幻效果。在广场中更适宜设计仿自然的曲水,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规则的、笔直的,觉得此种做法体现的是一种秩序美,由此得到征服自然的心理满足感。
  (三)宜“下”不宜“上”
  宜“下”不宜“上”指水景的设计最好由上往下流,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不宜设计太多的大喷泉,因为喷泉是向上喷的,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此过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营建尽可能美的景观。
  (四)宜“虚”不宜“实”
  这里说的虚是指虚拟的或有象征意味的水景,是对一些水资源缺乏,没有天然河道的景区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型水景,在造园过程中利用沙石和水草等自然水体所具有的特征加以设计。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
   有特殊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会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四、未来城市广场水景设计
  未来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在未来广场水环境的设计中,将会更多的体现它的生态化和整体性。我国应该把城市广场水景观建设视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广场水景观设计、建设、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广场水景。只有通过对水景观意义和内涵的深刻了解和透彻分析才能赋予水景观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设计出符合人们内心需求的水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晓彤.中西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比较
  [2] 龚明.城市建筑水环境设计手法研究
  [3] 赫伯特.德莱塞特尔、迪特尔.格劳.德国生态水景设计
  [4] 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
  [5] 哈维.约翰.广场设计.南京
其他文献
1、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现状  就现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职员的比例来说,据调查显示: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女性比例平均为57.9%,特别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在工作人员中占绝大多数,约占全馆总人数的80%以上,还有很多高校100%全为女性。笔者所在图书馆,女性馆员就占81%。鉴于此现象,美国图书馆学一代宗师杜威就指出过:女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思索,主动地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比较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水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多体验生活,认真感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而又有灵气的文章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真话,抒真情”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我们對照那些经典之作,这些文章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读了让人唏嘘感叹。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诚实”的话
期刊
当前中职学校物流课的教学还面临诸多的问题,主要有:一方面,学生知识面窄、社会阅历少,实践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薄弱。目前,真正物流专业毕业的师资不多,大多数师资是从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转移而来,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目前出版的一些物流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再加上大多没有物流实务的经验,而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社会
一  目前,全国高校一千七百多所,其中部属高校仅有一百多所,一千六百多所高校都是地方高校,占到94%,在数量上占到绝对优势。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急剧发展,地方高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发展遇到众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地方高校发展所需资金约三分之一来自地方政府的投入,地方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按时间跨度和改革内容可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雏形阶段——早期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分分合合(1949年至1990年);共同发展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共同发展(1991年至2004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独立深化改革与试点阶段(2005至今)。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独立深化改革与发展,主要是伴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配套人事制度的改革相繼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