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求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机器“智能化”的浪潮滚滚向前,“机器化”的人们该如何应对即将被替代的命运?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单向度的工业社会具有‘极权化’倾向”。当下的社会现实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当人们使用相同的网络,阅读着相同的头条,因相同的信息而消化不良,信息社会因此造就了无数“单向度的思想”与“标准化的人”。于是乎,我们顺从于固化的思维模式,一想到“体制”,脑海中便会浮现高墙下脆弱的“鸡蛋”瑟瑟发抖的场景,转而抨击体制之恶;我们习惯于将他人“标签化”,忽略复杂的人性,而把世间看作是“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我们常站在道德的高地俯瞰众生,老人讹诈帮助自己的小伙是不对的,乘客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是不道德的,患者家属大闹医院是不讲理的——我们的思维止步于道德说教的层面,从未思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社会所需的一种共识,可是如果所有人仅持有流于表面的共识,不主动完成由“浅”入“深”的思考,这个社会缺失的不仅仅是生机与活力,更会面临多数人被机器取代的困境。
  目前被机器取代的多为以重复的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但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有程序能主动搜集、整理信息,并辅助管理人员完成决策。如果我们对信息的认识仅停留在搜集、关注事件并形成肤浅印象的层面,又怎能与运算速度远超人脑的机器相比呢?借助一个同学们在高三早已耳熟能详的词,即如何展现我们与人工智能的“区分度”?
  所以,在保有浅层共识的基础上,求“同”还需存“异”,不屈从于定式思维、教条主义、道德批判等思维的惰性,以深度的思考形成独属于自我的深刻认知,由思维上的独特性,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工作、学习乃至写作等方面的创新性。
  马化腾有感于“编程序不只是为了娱乐自己,而是为了服务大众”,从而开发了为人熟知的即时通讯软件;马云最初创建淘宝,不仅是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电商的潜力,更想为中小企业搭建一个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平台;而乔布斯着眼于苹果的产品外观设计,更多是在注重产品功能性的同时,赋予其美学的内涵。面对常人眼中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杰出者却擅长驻足思考,得出个性化的思维成果后,再进行现实层面的创新,深度思考带来的附加值,使得他们无可取代,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等到改变成为新常态,个体或人类整体过去经历的参考标准都只会慢慢降低。”身处这急剧变化的时代之中,我们缺乏恒久的“参考系”。唯有针对当下现实进行深度思考,摆脱思维的同质化,每一个有志于改造社会的青年学子才能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编辑:李躍)
  评点:罗洪眉
  文章见解新颖,思考具有独立性,观点具有启发性。整篇文章呈现出的深度和内涵,与论点的深刻是息息相关的。在对论点进行思考、剖析和论述的过程中,思维严密,逻辑清晰,表达精确,结构完整。开篇提出问题之后,列举社会现象并分析其实质,即流于表面共识缺乏深度思考,并指出其危害。然后顺势提出怎么做的问题,要求同存异,要创新,并列举事例论述了这么做的意义,这就使文章不仅论点深刻,对论点的剖析也十分深刻。在对论点进行具体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进行了层层深入地说理,做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选择了引用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等论证方法来使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从而让文章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一类文】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问题纷至沓来:食品安全,网络虚假消息,环境与经济……怎么办?难道我们只能烦恼?愤怒?担忧?不!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唯有直面应对,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时代。  直面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多一份“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人的心。三鹿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一个又一个问题曝光出来,人们不由对“舌尖上的安全”产生怀疑。自古以来,上有政
【例文】  人生需要规划与设计,所以我们会循序渐进;人生需要即兴发挥,所以我们会随机应变。然而二者不是水与火的对立。人生是瞬息万变的,如何把控全局,享受人生,需要我们能够做到计划未来的方向,然后学会与快乐和幸福不期而遇,把握理性的当下,迈向诗意的远方。  “历史是一台精确的机器,是每一个人共同计划好的轴承”,马克思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一切必然与偶然,都是计划好的历史。每一个人走过他的一生
主题:开放与封闭;共情;认识自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封,現代汉语意思是“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坛窖藏,可以造粮成酒;糊名封卷,为了考试公正;封城隔离,防止疫情蔓延……封,有时可以带来积极意义,有时也会给生活造成麻烦。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核心概念式材料作文题。“封”是动词,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从“封”的动机来看,
你的口袋揣着什么?你最爱什么?你害怕什么?  这三个问题来自一部名叫《浮生一日》的纪录影片。影片由奥斯卡金像奖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牵线,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并回答上面三个简单的问题。他们总共收到来自192个国家共4500小时的镜头,经过剪辑和配乐,浓缩成95分钟的成片。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是全世界的一天。  这是一部独特的纪录片,没有主
文学应当有勇气凸显其照亮生命、敲  打心扉、呵护美善、勘探世界的本分  《飞行酿酒师》是我近些年短篇小说的一个结集。我始终觉得,短篇小说无论是外在体积或者内在容量,都不能与真正出色的长篇小说抗衡。可我还是那么热爱短篇小说。因为我相信,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可能是一部长篇,也可能是一连串的短篇。生命若悠长端庄,本身就令人起敬;生命的生机和可喜,则不一定与其长度成为正比。  对了,生命的生机。这里我想说,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的又一精品综艺,节目以经典的古籍为切入点,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生平。  主持人是“观众缘爆棚”的撒贝宁,第一期还请来了凭借“手磨咖啡”刷新国民形象的倪大红老师出演“古代护书人”伏生。但伏生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震撼的故事?伏生的一生几乎与《尚书》“绑定”。而这本被许多人形容为“佶屈聱牙”的名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3月19日,一篇《高铁救人被乘务员索要医师资格证》的报道,引起了公众质疑,对高铁及乘务员的责备此起彼伏。有人认为见义勇为不同于医疗执业,无需提供证件;有人为医生Ⅱ乌不平,感叹救人竟然被担责,列车员此举会“涼了医生们的心”,今后列车上再有呼救,还有医生敢站出来吗?高铁部门迫于舆论做出“对突发状况考虑不周、处置方式欠妥”的道歉,但是在一些人看来,道歉修复不了已裂痕蔓延的信任感。从“扶不扶”到现在的“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98年,抗洪抢险,我们众志成城,齐退浩洋;  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众志成城,同抗疫潮;  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众志成城,并赴国难;  2020年,冠状肺炎,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众志成城”,简单的一个词,却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少磅礴的力量。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设想你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
22-23-24合刊,23期的內容都在24期里。
期刊
原文呈现  赏书法,悟人生  □一考生  方仲永堪为神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少年才高,盛名在外,却因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最后泯然众人;小时候谦虚礼让的孔融,也是夙慧天成,长大后因恃才放旷而触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即使我们有一定的实力,也应该学会低调、谦逊,切忌飞扬跋扈,过于高调,“枪打出头鸟”,是为此理。”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告诉我们,人生起笔之缓,并不必然导致结局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