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好生态课堂下的教学活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者,一个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调节、控制教学程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运用控制原理调节教学过程要做到:对知识进行控制,程序上进行控制,进行环境控制.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知识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控制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者,一个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调节、控制教学程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
  一、要做到的是对知识的控制
  根据“三论”的观点,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教师是信息的传递者,只有根据反馈信息,把知识有机组合,及时控制教学,才能保证整个信息的畅通.
  对知识的控制,也就是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要求的程度、传输知识的速度、训练的强度实施定度控制.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兼顾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他们的程度,控制教学的进度,使知识的传输正常流通.如果只将上等生或少数下等生掌握的情况,认为是全班同学的反映,这样控制的结果会使教学进度太快或太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在训练的强度和数量上,也要实施恰到好处的控制.如果练习题过难,超出了教学要求,那么大多数学生对解答练习题不知如何下手,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以致影响课堂秩序.对练习题的数量不进行定量控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题太多,学生完不成任务,只好拖到下课,甚至课后.太少,又达不到训练的要求.这就是控制得不够合理.
  因此,教师必须对所传授的知识较合理地控制,才能使信息的传输更畅通.
  二、在教学程序上进行控制
  教师应多方面控制课堂教学,随时从获得的反馈信息中,找到课堂现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及时的控制,这是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保证.
  例如,我在讲“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节时,发现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从一般直观感觉中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时如果怕他们不懂,怕错,还是按预定的方案,必然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产生厌倦情绪,当时我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自己动手拼,然后把推导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出现的错误提出来,组织学生争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关键是什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及时调节了教学程序,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己动手摆,讨论,再叙述过程,总结出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个别学生发挥出了非智力因素.课堂上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三、教学中进行环境控制
  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环境控制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的情绪高涨,产生教和学的共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教态,对学生的感染力很大.教师的音容笑貌,都应具有美感,使学生感到亲切.例如,对待学生的正确回答,一定要予以肯定,可用“非常准确”“很好”“真聪明”等令学生鼓舞的语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请你再想一想”“再看一遍题你一定能回答出来”,这些暖人心扉的语言,既能融洽师生的感情,又能产生和谐的教学环境.切不可对正确的回答不置可否,或一听到错误的回答便换上另一副面孔,大声斥责,对学生的错题,毫不犹豫地打上一个大“×”,或声色俱厉,使学生心灰意懒,惊恐异常,这就使教学中很难出现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教师还应及时抓住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讨论的兴趣,能够训练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一次我讲“整除”这个概念时,有个同学问“整除与除尽有什么不同”,当时我没有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将两个概念的特征全部列出来,组织学生讨论,经过比较,他们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找出了答案就是:整除时,被除数、除数与商必须是自然数;而除尽的被除数、除数与商不但可以是自然数,有时也可以是整数或者是有限小数.这样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自觉地掌握了知识,并且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应多创设这种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去争论,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四、思维控制
  另外,在知识传授中,还要进行思维控制“最近发展区”训练,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将学生的思维高度,控制在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程度以达到训练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也一定能被9整除吗?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是什么?”从此题的难度上看,略高出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但9是两个3的乘积,仍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出发,通过学生的思考,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也能被9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也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通过这样一道思考题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申,控制了他们的思维在“最近发展区”里活动.从而使思维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运用控制原理,对知识、教学程序、环境和思维训练进行适度控制,才能及时调节课堂程序,实现课堂信息传递的整体优化,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详细分析了影响GEO卫星氢镍电池在轨寿命的因素,指出通过合理的在轨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氢镍电池的使用应力,增加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另外,还简要评述了我国GEO卫星氢镍电池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加放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走近当代教育不难发现,实用功利之风正盛,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尤为突出,呈现出“专业性”压倒一切、人文学科被边缘化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加强了,但同
【摘要】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要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图形和统计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它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景化;数学思考  根据新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知识、培养素养、提升能力. 单一的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也不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 情境教学能够消除学生的枯
【摘要】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学科,更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阻碍,是任课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本次探讨的意义所在,同时希望能帮助其他学科教学清除障碍,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优势民族产业。中药以其天然、具有治疗、预防、保健等作用,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