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点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指导作用,积极探索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有效途径,达到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 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既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又充满人文关怀;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便利的条件,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本质。那么,如何为读者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跟上时代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不断创新。
一、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
馆员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仅要向读者提供寻找文献的简单服务,还包括向用户直接提供知识信息的增值服务。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所以图书馆时刻要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将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核心,一切从读者服务出发,为了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工作。
我馆的指导思想就是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一个合格的馆员,除了要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服务的艺术。事实告诉我们,服务艺术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服务艺术是馆员创造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馆员的服务艺术主要通过其精神状态、仪表仪容、服务语言、服务技能等表现出来的,馆员的服务态度也是影响读者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服务态度,往往能给读者以愉快的感觉。馆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读者关注。
二、构建服务与需求的和谐关系
读者是图书馆的“上帝”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一切以读者服务为出发点,那么就要以读者满意为服务的落脚点。读者的需要得到满足了,才是对图书馆一切服务工作的肯定,否则的话,所有的工作便是徒劳的,图书馆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要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工作质量,就要了解读者的满意程度,就要与读者进行交流,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馆的具体做法是:(1)建立读者协会,然后通过会员将读者的意见及时反馈;(2)在各个书库设立意见箱,同学有什么问题和建议随时都可以反馈的图书馆;(3)在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读者的需求,还可以量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4)派调查员深入到读者中间去,与读者倾心交流,通过人际间的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事实证明,这样做确实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欢,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服务是基础,创新是生命,读者满意是标准的真正含义。
三、努力营造读者与馆舍环境的和谐关系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给读者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阅读环境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图书馆环境中应体现人文色彩,重视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当读者步入图书馆的那刻起,就要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化的气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在大门口设置本馆的布局平面图、读者服务指南、书目导读、新书通报等。在各个楼层及阅览室都要设置检索机,以方便读者随时使用。还可以在大厅或走廊里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风景画,但内容必须恰当、寓意深刻、制作精美、位置适当,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另外,图书馆窗户的采光设计、灯光的布置、四壁的色彩、装饰物的摆放、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等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在图书馆的家具和设备选用上也应强调人性化设计,如有的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拿到书架上方的书,还特意在书架旁摆放一个小凳子供读者使用;还有的图书馆的书架设计的高矮比较适合读者随拿随放等等,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信任与关爱,这样就会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四、努力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
现在化的图书馆再也不是养尊处优之地,悠闲散漫的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自动化系统加快了文献的流通速度,也意味着文献借阅总量及读者人次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则必需要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新的观念就是要求馆员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最优异、快捷的方式服务用户。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正确协调好内外部关系,激活内部机制,挖掘出深层次、权威性的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和谐、健康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曾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科技广场,2007(10).
[2]叶淑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J].科技资讯,2009(9).
[3]刘广明,王亚军等.大学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 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既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又充满人文关怀;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便利的条件,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本质。那么,如何为读者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跟上时代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不断创新。
一、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
馆员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仅要向读者提供寻找文献的简单服务,还包括向用户直接提供知识信息的增值服务。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所以图书馆时刻要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将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核心,一切从读者服务出发,为了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工作。
我馆的指导思想就是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一个合格的馆员,除了要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服务的艺术。事实告诉我们,服务艺术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服务艺术是馆员创造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馆员的服务艺术主要通过其精神状态、仪表仪容、服务语言、服务技能等表现出来的,馆员的服务态度也是影响读者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服务态度,往往能给读者以愉快的感觉。馆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读者关注。
二、构建服务与需求的和谐关系
读者是图书馆的“上帝”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一切以读者服务为出发点,那么就要以读者满意为服务的落脚点。读者的需要得到满足了,才是对图书馆一切服务工作的肯定,否则的话,所有的工作便是徒劳的,图书馆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要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工作质量,就要了解读者的满意程度,就要与读者进行交流,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馆的具体做法是:(1)建立读者协会,然后通过会员将读者的意见及时反馈;(2)在各个书库设立意见箱,同学有什么问题和建议随时都可以反馈的图书馆;(3)在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读者的需求,还可以量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4)派调查员深入到读者中间去,与读者倾心交流,通过人际间的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事实证明,这样做确实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欢,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服务是基础,创新是生命,读者满意是标准的真正含义。
三、努力营造读者与馆舍环境的和谐关系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给读者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阅读环境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图书馆环境中应体现人文色彩,重视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当读者步入图书馆的那刻起,就要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化的气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在大门口设置本馆的布局平面图、读者服务指南、书目导读、新书通报等。在各个楼层及阅览室都要设置检索机,以方便读者随时使用。还可以在大厅或走廊里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风景画,但内容必须恰当、寓意深刻、制作精美、位置适当,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另外,图书馆窗户的采光设计、灯光的布置、四壁的色彩、装饰物的摆放、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等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在图书馆的家具和设备选用上也应强调人性化设计,如有的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拿到书架上方的书,还特意在书架旁摆放一个小凳子供读者使用;还有的图书馆的书架设计的高矮比较适合读者随拿随放等等,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信任与关爱,这样就会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四、努力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
现在化的图书馆再也不是养尊处优之地,悠闲散漫的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自动化系统加快了文献的流通速度,也意味着文献借阅总量及读者人次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则必需要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新的观念就是要求馆员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最优异、快捷的方式服务用户。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正确协调好内外部关系,激活内部机制,挖掘出深层次、权威性的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和谐、健康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曾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科技广场,2007(10).
[2]叶淑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J].科技资讯,2009(9).
[3]刘广明,王亚军等.大学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