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求知精神,开发其潜能。本文介绍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幼儿;创造力
幼儿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过程,强调幼儿的主动创造,是当前幼教改革的主要方向。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求知精神,开发其潜能。
一、善于发现幼儿的绘画天赋
教师要让幼儿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借助绘画这一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特长和兴趣再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要从幼儿全面发展的高度着眼,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第一次上美术课,教师指导幼儿画出简单的线条,甚至最原始的符号,这是幼儿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小班幼儿由于刚接触美术,虽脑海中想要描绘某个特定的画面,但是苦于不具备将想象的场景转化为图画的能力。鉴于此,教师要善于从幼儿言行举止中发现其绘画的天赋,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最大限度地把幼儿的创作思维和灵感激发出来,进而因材施教。
二、注重保护幼儿的个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单是教会幼儿绘画技能,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早期智力开发,最终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幼儿还不会书写汉字的时候,会用特定的符号和线条来描绘自己的日常见闻,他们会用简单的符号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因而,幼儿早期的随笔涂鸦往往最能体现他们的观察记忆能力和个性特点。教师一定要注重保护幼儿的个性,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孩子。
传统绘画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教,幼儿在台下听,幼儿按照教师意图在纸上画。这样虽可按部就班地完成绘画教学任务,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当幼儿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之后,教师就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为幼儿设定绘画场景,促进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发展。
三、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
教育者要以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基础,引导幼儿积极思索,充分想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奇思妙想,积极鼓励幼儿将各种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
好奇心是培養幼儿各项学习能力的源泉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另外,幼儿好奇心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家园共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也很重要。拥有自信心,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多鼓励幼儿,逐步建立幼儿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四、不断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
一切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人类的创造活动首先是从观察外界环境开始的。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在大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进而才能用画笔表达出来。幼儿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幼儿多观察大自然和身边熟悉的事物,多带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例如,参观野生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特征;观看四季花卉展,掌握各种花卉的形状、颜色,包括花瓣和叶子的形状……以此让幼儿见多识广,并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事物记下来,在脑海中形成原始的绘画素材,这样在开展美术活动的时候幼儿才能信手拈来。
五、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绘画天赋,充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保护幼儿的个性特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让幼儿成为绘画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幼儿成为爱思考、爱创作的小天使,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卫红.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0).
关键词:美术教学;幼儿;创造力
幼儿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过程,强调幼儿的主动创造,是当前幼教改革的主要方向。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求知精神,开发其潜能。
一、善于发现幼儿的绘画天赋
教师要让幼儿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借助绘画这一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特长和兴趣再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要从幼儿全面发展的高度着眼,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第一次上美术课,教师指导幼儿画出简单的线条,甚至最原始的符号,这是幼儿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小班幼儿由于刚接触美术,虽脑海中想要描绘某个特定的画面,但是苦于不具备将想象的场景转化为图画的能力。鉴于此,教师要善于从幼儿言行举止中发现其绘画的天赋,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最大限度地把幼儿的创作思维和灵感激发出来,进而因材施教。
二、注重保护幼儿的个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单是教会幼儿绘画技能,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早期智力开发,最终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幼儿还不会书写汉字的时候,会用特定的符号和线条来描绘自己的日常见闻,他们会用简单的符号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因而,幼儿早期的随笔涂鸦往往最能体现他们的观察记忆能力和个性特点。教师一定要注重保护幼儿的个性,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孩子。
传统绘画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教,幼儿在台下听,幼儿按照教师意图在纸上画。这样虽可按部就班地完成绘画教学任务,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当幼儿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之后,教师就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为幼儿设定绘画场景,促进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发展。
三、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
教育者要以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基础,引导幼儿积极思索,充分想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奇思妙想,积极鼓励幼儿将各种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
好奇心是培養幼儿各项学习能力的源泉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另外,幼儿好奇心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家园共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也很重要。拥有自信心,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多鼓励幼儿,逐步建立幼儿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四、不断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
一切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人类的创造活动首先是从观察外界环境开始的。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在大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进而才能用画笔表达出来。幼儿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幼儿多观察大自然和身边熟悉的事物,多带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例如,参观野生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特征;观看四季花卉展,掌握各种花卉的形状、颜色,包括花瓣和叶子的形状……以此让幼儿见多识广,并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事物记下来,在脑海中形成原始的绘画素材,这样在开展美术活动的时候幼儿才能信手拈来。
五、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绘画天赋,充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保护幼儿的个性特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让幼儿成为绘画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幼儿成为爱思考、爱创作的小天使,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卫红.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