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是人们在业务、技术上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不过,网络虽丰富了我们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又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更是异常的突出。文中提出的见解,意在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关心我们的孩子,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关键词】网络 教育 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也以迅猛的速度渗进入社会中。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它到底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哪些利和弊呢?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可以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科技育人的目的,造就一批新时代人才。
网络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网时没有了心理障碍,可以无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资料,也可通过网络将之保存下来,随时取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家长又不能解决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寻求答案,解决困难了。学生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一个个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如学生在完成与教材同步的过程性评估上的作业时,遇到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找一些古诗的出处,写某种特性的词语等等,在网络上很轻松就解决了。如还不能解决,也可在网上提出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于平时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成果,也可通过自己的网页,发表自己的文章;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上传你的学习、生活资料、图片;与其它小朋友交朋友,进行学习交流,并且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朋友共同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自信、互助、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了巩固和发扬。如“三人行”网络班级的开设,就是一个让学生很好的学习、互动、展示的平台。
网络在让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同时,它也在悄悄地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学生负面的影响、危害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我有一个学生叫李清(化名),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是同学们的榜样,是老师的好助手。可是,当他迷上网络后,前后性情大变,成天精神状态差,上课心神不定,作业潦草,好容易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网瘾更浓了,一次次将缴于学校的钱用于上网,一次次以各种方式在家长手里骗钱上网,一次次的旷课上网……以至周末放假都不回家,迷恋于网吧,其父到网吧找寻多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网络成瘾的人中,有80%以上是少年儿童。
网络对学生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1、淡化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网络具有世界性,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长期迷恋网络,频繁接触西方的文化思想、论调,这让学生自小就逐渐形成的中国傳统文化观念和东方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倾斜,有的甚至更盲从于西方。长此以往, 这就使得民族认同感减弱,弱化了种族、民族意识,不利于爱国主意思想的形成。
2、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习惯
有人在网上的对于诚信作过调查,结果反映:多数学生认为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里没有必要讲诚信。只有少数学生认为网络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也有15.3%的人认为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有26.3%的人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令人佩服”,16.7%的人认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人表示”不好说”。只有24.2%的人明确表示,”黑客的行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
3、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毕竟虚拟是网络的主要特征。小学生长期与虚拟中的人交往,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长期这样,会使学生个体心理畸形发展,失去真实的自我,变得孤僻、抑郁。并且,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反动内容也在网上随处可见,腐蚀着学生的灵魂。面就是黄色垃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
4、影响学生学业
迷恋上网的孩子,学习精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学习,上课的时候也会常想起那一场场游戏的精彩场景,思考着游戏中的得失。下了课也不想做作业,与同学研究战术,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我有个姓王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个头高,体育成绩特好,人们都说他是个人才。六年级时迷上了游戏,这就一发不可收拾,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家长多方管教、帮助,但收效欠佳。可以说:网络是对于那些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业进步的杀手。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占网民总数46%,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上网用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的确网络的吸引力与学生的自制力,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然而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但若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则就利大于弊了。愿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充分发挥网络的特长,共同创建一片美好的蓝天。
【关键词】网络 教育 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也以迅猛的速度渗进入社会中。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它到底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哪些利和弊呢?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可以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科技育人的目的,造就一批新时代人才。
网络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网时没有了心理障碍,可以无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资料,也可通过网络将之保存下来,随时取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家长又不能解决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寻求答案,解决困难了。学生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一个个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如学生在完成与教材同步的过程性评估上的作业时,遇到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找一些古诗的出处,写某种特性的词语等等,在网络上很轻松就解决了。如还不能解决,也可在网上提出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于平时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成果,也可通过自己的网页,发表自己的文章;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上传你的学习、生活资料、图片;与其它小朋友交朋友,进行学习交流,并且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朋友共同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自信、互助、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了巩固和发扬。如“三人行”网络班级的开设,就是一个让学生很好的学习、互动、展示的平台。
网络在让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同时,它也在悄悄地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学生负面的影响、危害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我有一个学生叫李清(化名),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是同学们的榜样,是老师的好助手。可是,当他迷上网络后,前后性情大变,成天精神状态差,上课心神不定,作业潦草,好容易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网瘾更浓了,一次次将缴于学校的钱用于上网,一次次以各种方式在家长手里骗钱上网,一次次的旷课上网……以至周末放假都不回家,迷恋于网吧,其父到网吧找寻多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网络成瘾的人中,有80%以上是少年儿童。
网络对学生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1、淡化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网络具有世界性,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长期迷恋网络,频繁接触西方的文化思想、论调,这让学生自小就逐渐形成的中国傳统文化观念和东方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倾斜,有的甚至更盲从于西方。长此以往, 这就使得民族认同感减弱,弱化了种族、民族意识,不利于爱国主意思想的形成。
2、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习惯
有人在网上的对于诚信作过调查,结果反映:多数学生认为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里没有必要讲诚信。只有少数学生认为网络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也有15.3%的人认为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有26.3%的人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令人佩服”,16.7%的人认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人表示”不好说”。只有24.2%的人明确表示,”黑客的行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
3、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毕竟虚拟是网络的主要特征。小学生长期与虚拟中的人交往,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长期这样,会使学生个体心理畸形发展,失去真实的自我,变得孤僻、抑郁。并且,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反动内容也在网上随处可见,腐蚀着学生的灵魂。面就是黄色垃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
4、影响学生学业
迷恋上网的孩子,学习精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学习,上课的时候也会常想起那一场场游戏的精彩场景,思考着游戏中的得失。下了课也不想做作业,与同学研究战术,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我有个姓王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个头高,体育成绩特好,人们都说他是个人才。六年级时迷上了游戏,这就一发不可收拾,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家长多方管教、帮助,但收效欠佳。可以说:网络是对于那些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业进步的杀手。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占网民总数46%,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上网用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的确网络的吸引力与学生的自制力,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然而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但若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则就利大于弊了。愿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充分发挥网络的特长,共同创建一片美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