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是高中生尤其是高中文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即将走向高考的他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当前来看,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扭转这种情况,需要从教师,学生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寻找解决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高考;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课改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倡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积极思考等。然而,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还有以下一些不足。
一、高中政治教学不足之处
(一)不够注重。从学校领导到课任教师再到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对高中政治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同时,教师注重的程度不高。一方面,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认为高中政治不重要,甚至有人说看门房的也能带了,故而缺乏充分发挥高中政治教学和高中政治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多数次用灌输的方式,只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教师同事缺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这就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情景。普遍存在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考什么讲什么,多考多讲,不考不讲"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二)学生观念没改变。由于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教学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将高中政治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采用死学的方式,只求将此课程应付完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注重兴趣的培养,因而就出现"老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高中政治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条条中。
(三)社会忽视高中政治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同时也具有一定抽象性,再加上过去学校和社会
的长期不注重和错误理解,出现了如今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突出德育的要求,也不利于一个学校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忽视了高中政治程的存在价值。社会上不少人认为高中政治程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较低,而且,由于高考科目的调整,高中政治地位更是降低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将高中政治应付过去就能够了。
二、解决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培養出既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人才迫在眉睫。所以,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转变评价方式,立足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评价方式是重中之重。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高中政治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用发展的观点看改革课堂,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重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式、启发式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的被动局面。
(二)转变学生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高中政治要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当前高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所以更应该让学生转变其对待高中政治程学习的观念。高中政治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脉搏,改变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人类的先进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发展。学生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自由争论,能够使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讲授完毕后的讨论,还能够提高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中学生对高中政治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如同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今是信息时代,高中学生会从各种媒体上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却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和引导。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页会引起群众的议论,而观点不尽相同。如果社会各界不注重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可能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削弱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积极性和,削弱高中政治的价值。因此,社会各界要共同行动起来,以便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价值,长远来看,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忠年.构建和谐课堂激活学生思维[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刘艳春.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
[3]朱定生.构建和谐课堂、飞扬学生个性[J]江西教育,2005,(20)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中生;高考;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课改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倡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积极思考等。然而,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还有以下一些不足。
一、高中政治教学不足之处
(一)不够注重。从学校领导到课任教师再到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对高中政治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同时,教师注重的程度不高。一方面,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认为高中政治不重要,甚至有人说看门房的也能带了,故而缺乏充分发挥高中政治教学和高中政治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多数次用灌输的方式,只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教师同事缺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这就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情景。普遍存在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考什么讲什么,多考多讲,不考不讲"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二)学生观念没改变。由于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教学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将高中政治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采用死学的方式,只求将此课程应付完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注重兴趣的培养,因而就出现"老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高中政治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条条中。
(三)社会忽视高中政治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同时也具有一定抽象性,再加上过去学校和社会
的长期不注重和错误理解,出现了如今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突出德育的要求,也不利于一个学校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忽视了高中政治程的存在价值。社会上不少人认为高中政治程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较低,而且,由于高考科目的调整,高中政治地位更是降低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将高中政治应付过去就能够了。
二、解决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培養出既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人才迫在眉睫。所以,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转变评价方式,立足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评价方式是重中之重。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高中政治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用发展的观点看改革课堂,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重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式、启发式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的被动局面。
(二)转变学生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高中政治要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当前高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所以更应该让学生转变其对待高中政治程学习的观念。高中政治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脉搏,改变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人类的先进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发展。学生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自由争论,能够使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讲授完毕后的讨论,还能够提高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中学生对高中政治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如同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今是信息时代,高中学生会从各种媒体上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却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和引导。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页会引起群众的议论,而观点不尽相同。如果社会各界不注重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可能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削弱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积极性和,削弱高中政治的价值。因此,社会各界要共同行动起来,以便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价值,长远来看,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忠年.构建和谐课堂激活学生思维[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刘艳春.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
[3]朱定生.构建和谐课堂、飞扬学生个性[J]江西教育,2005,(20)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