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10和IL-6在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与血浆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97例淋巴瘤患者石蜡组织和血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方法观察组织与血浆中IL-10和IL-6表达情况.结果 IL-10和IL-6在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中皆呈阳性表达,且各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5,x2=0.542,均P>0.05);IL-10和IL-6分别在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淋巴瘤患者血浆IL-10和IL-6水平[( 232.57±191.59 )pg/ml、( 80.70±89.68) 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59.12±68.35) pg/ml、( 45.68±33.6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8,t=2.896,P<0.05);血浆IL-10和IL-6水平随肿瘤细胞表达强度增强而增强( x2=0.815,x2=0.542,P< 0.05);IL-10和IL-6在淋巴瘤细胞表达强度两者呈正相关(rs=0.394,P<0.05).结论 IL-10和IL-6在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织和血浆中都有表达,淋巴瘤患者血浆IL-10和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作为淋巴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其他文献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L)是WHO恶性淋巴瘤分类中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由于该病少见,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建立了系列细胞系和裸鼠模型,为NKTL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前提,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了NKTL肿瘤增殖、肿瘤微环境和基因谱等方面的研究.对近几年NKTL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进行综述,以探索进一步研究方向。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而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物理教学的发展逐渐与多媒体技术联合在一起,形成了
目的 探讨BIOMED-2标准化体系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标本包括不同部位原发的MALT淋巴瘤36例、淋巴结外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3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重度胃炎6例.用DNA提取试剂盒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所选病例的基因组DNA,通过BIOMED-2体系质控混合引物检测其质量,应用IGH V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患者,MRI定性分析脊柱骨髓浸润的影像特征,定量测量病变骨髓
目的 探讨淋巴瘤合并结核的临床特点、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已确诊的淋巴瘤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确诊手段、治疗及转归情况.结
为了了解我国山东西北部地区温室大棚内外烟粉虱越冬情况,我们于2015年1月份在禹城2种不同控温方式温室大棚(高温棚和低温棚)内番茄植株上和温室大棚内外杂草上调查了烟粉虱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3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并发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鼻NK/T细胞淋巴
目的 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AILT)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为提高AILT诊治水平提供借鉴.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0例AIL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亚砷酸( 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5例难治性复发性MM患者,给予ATO(10mg/d)及维生素C(2g/d)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每28 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沙利度胺口服,起始剂量为50 mg/d,1周后逐步加量并调整至100 ~ 150 mg/d,长期维持.连续应用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继续沙利度胺维持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 3 0 .1%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