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应运而生。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更新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必不可少。但计算机教育不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打破单纯学习技术的教学观点之外,还应加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社会成员具备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的课程之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有四个方面: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②信息能力,即能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批判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准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③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探究其他课程的能力;④信息道德,即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认真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总结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介绍计算机的历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时,可以从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到当今智能计算机的出现;介绍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介绍计算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以及趣味计算机和现实中计算机的相关信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存在于社会生活实际中,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隔阂。
   2.明确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现代教育理论也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教师则起主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学某些章节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剪贴画的操作”时,笔者先指导学生利用帮助菜单,边学边练,先学会剪贴画的导入与编辑等基本操作,再让学生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最后总结剪贴画的操作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剪贴画的操作步骤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更正错误的能力。
   3.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优秀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强,能较快地掌握知识,顺利完成自学。但其他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就难以顺利地达到自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适当降低要求,逐步树立他们自学的信心。
   4.通过反馈,及时调控,逐步提高
   在开始自学时,学生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自学方法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练习和自检,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来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如通过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小结,不仅能让他们自省,而且还能锻炼他们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提高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电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在工作.我们获取电能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了,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
所谓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重知识、轻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其基因第2外显子G98T和第4外显子S128R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90名健康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对照者血清E-选择素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