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届世钵赛世界田坛奖牌格局大变,其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奖牌的地域归属特征日趋明显,表现在: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非洲的优势项目中长跑整体上无人可敌;南美洲、大洋州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速。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总体成绩有进步,尤其是男子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都有亮点,但中国队国际大赛失常、阴盛阳衰、竞争实力不强等老毛病再次凸显。建议中国队从提高队员比赛能力、实施洋务运动、狠抓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组建高水平科学训练基地、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这几个方面加强备战,力争避免08奥运会“失田径却得天下”。
关键词:田径运动;世界锦标赛;田径实力格局;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2.2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4-0060-05 文献标识码:A
北京时间2007年9月2日晚,第十一届田径世锦赛在日本的大阪长居体育场落下大幕。认真研究和分析本届田径世锦赛比赛的有关情况,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世界田坛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在自身得失成败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我们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47个项目的前8名成绩。
1.2 研究方法
收集、查阅并研究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归纳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阪田径世锦赛国际田坛竞争格局的特征
2.1.1 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
按照世锦赛通常的规律,奥运会前一年的成绩一般都不错,而奥运会后第2年成绩相对较差。像1999西班牙塞维利亚田径世锦赛和2003年法国巴黎田径世锦赛成绩都非常突出,然而,这个规律在本届世锦赛上被打破了。作为可与奥运会田径赛相媲美的田坛两大盛事之一的世锦赛,素来是造就世界纪录的舞台。两年前的上届世锦赛,刷新了三项世界纪录,个人和集体项目共诞生七个“双冠王”。然而,本届世锦赛未能诞生一项世界纪录。原来被寄予厚望的男子100m、110m栏,女子5000m、撑杆跳高等项目,均因各种缘由,一一与世界纪录失之交臂。大阪世锦赛成为继1997年第六届、2001年第八届世锦赛之后,第三次没有世界纪录的世锦赛。只有女子3000m障碍赛和男子200m两项世锦赛纪录,另外产生了11项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分别是女子:200m、800m、三级跳和铅球,男子400m、400m栏、链球以及男女4个接力项目,其中6项为美国人所有。而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共有3项世界纪录、10项世锦赛纪录和16项世界最好成绩。尽管如此,本届世锦赛还是涌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高水准成绩。与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相比,在47项比赛中,大阪世锦赛有25项冠军的成绩优于赫尔辛基。
2.1.2 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奖牌的分布情况
2.1.2.1 奖牌格局大变
从表1可以看出,本届世锦赛共有46个国家获得奖牌,占全部参赛国家和地区(203个)的22.66%,其中有22个国家获得金牌,占10.84%,26个国家获得银牌,24个国家获得铜牌。共有66个国家进入单项前8名。与2005年第10届赫尔辛基世锦赛相比,获得金牌的国家和地区相差不大(上届是21个),但获得奖牌的国家增加了6个(上届是40个)。这说明田径在世界范围内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本届奖牌榜排名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俄罗斯和肯尼亚外,列上届第4至第8的古巴(2金4铜),白俄罗斯(2金2银1铜),法国7枚(2金1银4铜),瑞典(2金1铜)、巴林(2金)和牙买加(1金5银2铜)等,都被挤出了前10名。其中,只获得两枚银牌的法国降至第20位,瑞典降至第14位。取而代之的是德国、捷克、澳大利亚和牙买加(第5至第8)。德国、捷克和澳大利亚排名飙升,得益于他们一些项目上的突破,如德国的女子链球冠军,捷克的女子标枪冠军,澳大利亚的女子400m栏冠军等,使他们的金牌数上升至两枚。牙买加金牌虽然与上届都是一枚,但银牌增加了。埃塞俄比亚退出奖牌榜前三甲,德国从上届奖牌榜第12上升到本届的第5,肯尼亚队凭借优异的中长跑成绩从上届的第11位,上升到第2位,上升幅度惊人。俄罗斯队则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更关键的是他们比上届少拿了3枚金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普遍是金牌和奖牌链发生了断裂,瑞典三级跳之王奥尔森因伤退出,上届女子跳高冠军贝格奎斯特和奥运会男子跳高金牌得主奥尔森状态不佳,因此本届世锦赛瑞典只收获了一枚女子七项全能金牌。另外,列奖牌榜第3集团国家的金牌数一般只有两枚。一枚金牌的得与失将直接影响到排名。因此,优秀运动员发挥好坏,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巴哈马男子跳高选手托马斯一鸣惊人夺得金牌后,使巴哈马的奖牌榜排名升到第9位。而埃塞俄比亚的金牌数虽然与上届3枚相同,但银牌和铜牌分别少了3枚和两枚,加上肯尼亚成绩出色,因此被挤出了前3名。
2.1.3 大阪田径世锦赛金(奖)牌项目的地域归属特征
2.1.3.1 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形成抗衡的局面
在大阪田径世锦赛的比赛中,欧洲共有23个国家获得奖牌(占获得奖牌国家总数的50%),其中有10个国家获得金牌(占获得金牌国家总数的45.45%),11个国家获得银牌(占获得银牌国家总数的42.31%),14个国家获得铜牌(占获得铜牌国家总数的58.33%),30个国家的运动员进入单项前8名(占进入单项前8名国家总数的45.45%)。另外,欧洲国家的运动员共获得奖牌59枚(占奖牌总数的41.84%),其中获得15枚金牌(占金牌总数31.91%),22枚银牌(占银牌总数45.83%),22枚铜牌(占铜牌总数47.83%)。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欧洲的金牌从上届的19枚下降到本届的15枚,金牌总数略有下降,奖牌总数也从上届的63下降到本届的59(见表2)。主要原因在于本届世锦赛俄罗斯成绩的直线下降。上届世锦赛,俄罗斯风头出尽,不仅贡献了两项世界纪录,还带回了7项冠军。本届,他们仅仅拿到女子20km竞走、3000m障碍、撑杆跳高、跳远4项冠军;而在自己占有一定优势的男子50km竞走,女子1500m、400m栏、三级跳远、链球等多个项目的较量中,均未能发挥出最好水平。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在金牌、奖牌总数上都比上届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枚金牌和3枚奖牌。北美洲的18枚金牌首次超越欧洲,另外,北美洲获得奖牌的国家数为7个,其中美国队以14枚金牌毫无悬念地捍卫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已是该队连续九届在世锦赛金牌榜上占据盟主位置,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已经具备了和欧洲抗衡的实 力。
2.1.3.2 非洲以其独特的地域和人种优势,捍卫自己田坛的尊严
在本届世锦赛上,非洲共获得奖牌20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7枚,金牌数超越了上届的6枚,表现出了强劲的夺金势头。肯尼亚和其临国埃塞俄比亚一共获得8块金牌,成为非洲势力在田径世锦赛上的生力军。如果说,美国队连续9届获得世锦赛奖牌榜及团体总分第一已不算什么新闻的话,那么非洲的肯尼亚飙升排名美国队之后,则爆出了大冷门。肯尼亚选手在男子3000m障碍赛里包揽前三名,在男女马拉松以及男女800m比赛中夺冠,他们在这次世锦赛上一共获得5块金牌。肯尼亚一直是非洲的田径大国,在世锦赛上一直保持着前几名和非洲老大的地位。肯尼亚在中长跑、马拉松和3000m障碍项目上人才济济,使他们能够在世锦赛上有较稳定的发挥和成绩。以往在世锦赛上,肯尼亚马拉松选手一直与冠军无缘,这次夺冠的基贝特应该是一个突破。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老将恩德雷巴在过去3届世锦赛和雅典奥运会上,两夺冠军和两个亚军,可谓实至名归。埃塞俄比亚延续了他们在男女长跑项目上的优势,获得的三块金牌分别是迪巴巴的女子万米、贝克勒的男子万米,以及德法尔的女子5000m冠军。非洲以其独特的地域和人种优势,使他们在中长距离耐力项目上尽显王者气势,从而捍卫了自己田坛的尊严。
2.1.3.3 南美洲、大洋洲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迷
南美洲获得1金1银,比上届的2金1银少了1枚金牌,但大洋洲从上届仅获得2枚铜牌到本届获得3金,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主要在于澳大利亚(2金)和新西兰(1金)的强势反弹。亚洲田径的总体弱势格局在本届田径世锦赛上没有得到改变。亚洲各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巴林各获一金。上届世锦赛,亚洲运动员共获得3金1银2铜,3枚金牌全部来自西亚的“外援兵团”。其中巴林的拉姆兹独得男子800m、1500m两项冠军,卡塔尔的沙辛蝉联男子3000m障碍桂冠。而中国选手仅由刘翔贡献了一枚男子110m栏银牌。本届大阪世锦赛,亚洲选手共夺得2金3银4铜。中国队成绩最好,获1金1银1铜;巴林获1金1银;卡塔尔获1银;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日本各有1枚铜牌。亚洲的金牌虽少于上届,染指奖牌的国家数和奖牌却有所增加。刘翔无疑是本届世锦赛整个亚洲的旗帜,他在道次不利的情况下后发制人,最终以12s95夺冠。他不仅夺得亚洲在世锦赛上的首枚男子短跨项目金牌,而且成为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和世锦赛冠军的大满贯得主。因此,亚洲、南美洲及大洋洲虽然有些“闪光点”,但在世界田坛中尚难对欧美等国家形成真正威胁。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仍不平衡,金(奖)牌项目的地域归属呈分流态势,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美、俄、德等国多强抗衡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凸显出来。根据金(奖)牌的地域优势强弱依次排序为: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2.2 中国运动员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的综合表现
2.2.1 总体成绩进步
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中国派出25名运动员参加了22项比赛,只有刘翔获得一枚110m栏银牌,11人次在10个项目中进入前八。这一次,中国军团派出了59名运动员参加了25项比赛,获得了1金1银1铜,12人次在8项比赛中进入前八名(表3),奖牌榜名次也从上届的并列第26,上升到本届的并列第11,取得了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之后的最好成绩。总分从上届的43分提高到本届的52分,位居本届世锦赛总分排名第7,总体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
2.2.2 “国际大赛失常症”凸显
有能力,无发挥,这几乎成了近几年桎梏中国田径队前进的最大枷锁。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于是不得不老调重谈,“中国选手在国内比赛中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但一碰到世界大赛就总也发挥不好。”说到底,这么多年来,中国田径队的痼疾便是比赛能力。中国竞走队在大阪的成绩差强人意,女子20km竞走,宋红娟、刘虹分获第15名、第19名,姜静甚至未走完全程,而她们中的领头羊宋红娟在今年排名榜中却高居第三,这一反差令人瞠目结舌。男子20km竞走,中国的最好成绩只是第13名;男女20kin竞走最好成绩都落后于日本。男子50kin竞走,中国参赛的三人有两人因技术不过关、被罚出赛场,仅孙超名列第七。孙超的第7名竟是中国9名竞走运动员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男子跳高中,黄海强止步于资格赛,其2m19的成绩距离他个人最好成绩差了0.13m。男子跳远选手李润润、张晓一近两年个人最好成绩达到8.20m左右,但他们在资格赛发挥大失水平,成绩跌幅达0.5m左右。男子三级跳远三将中,顾俊杰、李延熙在国内最好成绩都可以跳过17m,但在大阪却止步于资格赛。惟一通过资格赛的仲敏维,决赛仅跳出16.66m,与他不久前在邹振先挑战赛中取得17.27m的成绩相差甚远,最终仅夺得第11名。刘青是中国近年涌现的一位女子中跑新秀。她1500m4min04s的成绩,系2005年在全运会上所创。依照此水平,刘青本届世锦赛完全能够跻身1500m决赛。然而,世锦赛1500m预赛,她的成绩仅为4min12s71,列小组第11、全部选手第28,听了一声发令枪响便被淘汰出局(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这批小将比赛中充分发挥平日水平,完全可以跻身八强甚至是冲击奖牌)。纵观以上,中国田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顽疾在本届世锦赛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种只能在家门口作战,一到大赛就出问题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中国田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队员中也有一些比赛型选手,部分队员也超水平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总体看来,比赛发挥率低是我国田径的一个普遍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田径若欲在世界田坛争取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是要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成绩,增强竞争能力;其次就是要增强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水平的能力。
2.2.3 男子短跨成集团优势,女子马拉松成新希望
跨栏组是整个中国田径队在世锦赛上的亮点,不仅因为“大满贯”得主刘翔贡献的那枚相隔8年的金牌,更是因为史冬鹏与邢衍安同时站在了起跑线上。放眼整个中国田径队,进步最明显的非史冬鹏莫属。一年之内,在大阪三易个人最好成绩,能跑进13.20s的大史已经朝着世界高手的行列进军。新人邢衍安也是一抹亮色,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进入半决赛。中国选手黄潇潇在女子400m栏的决赛中,以54s15排在了第五位,这与她在上届世锦赛上所取得的成绩是一样的。虽然黄潇潇与冠军选手53s31的成绩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作为中国女子400m栏的领军人物,从雅典奥运会的54s83到大阪世锦赛预赛跑出54s00的个人最好成绩,黄潇潇不仅刷新了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就,同时也为08奥运打下了一定基础。另外一个有望在奥运会上有所作为的是女子马拉松。在世锦赛女子马拉松的比赛中,中国选 手周春秀在有伤在身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勇夺银牌。另外一名中国选手朱晓琳获得第四名,与奖牌擦肩而过。在女子中长跑这个中国队的曾经优势项目江河日下的情况下,女子马拉松担负起了重任。周春秀曾经在今年伦敦马拉松赛中夺冠,去年韩国首尔马拉松赛跑出了个人最好的2h19s51,这个成绩排在所有参加世锦赛选手中的第二位。可见,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状态的话,女子马拉松在明年的奥运会绝对有实力冲击金牌。
2.2.4 投掷项目有进步,竞走继续让人失望
女子铅球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早在12年前,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女子铅球在第5届世锦赛上黄志红、隋新梅和张榴红就分别取得了女子铅球的第二、第五和第六名。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才断档,中国女子铅球开始走入低谷。直到这次世锦赛,女子铅球才开始反弹。年仅18岁的小将巩立姣首登世界大赛的舞台,就以18.66m的成绩取得世锦赛的第八名。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李梅菊也是更上一层楼,以18.83m获得第六名。李玲的表现更为出色,她以19.38m大幅度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并夺得第四名。在田径世锦赛的舞台上,三名中国选手同时跻身前八名的现象并不多见。本次世锦赛中国队取得的第一枚奖牌来自女子链球,张文秀以74.39m的成绩夺得了铜牌,这是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夺得的第一块奖牌,同时也是张文秀4次世锦赛之旅的首枚奖牌。相信在一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她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强项,刘红宇曾在1999年塞维利亚世锦赛上获得女子20km竞走金牌,王丽萍曾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km竞走金牌。但是,中国竞走队在大阪的成绩却差强人意,竞走项目的表现可以说让人失望。除了孙超获得男子50km竞走第7名之外,其他选手都没能进入前八名。尽管最好成绩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连续三届世锦赛都颗粒无收,对于曾经获得过两枚奥运金牌的项目,中国竞走如果能够再度征服世界,体现出自己平时的比赛水平继续成为一个难解的课题。
2.2.5 中国田径争金夺牌的项目很少,阴盛阳衰现象凸显,竞争实力不强
由表4可见,中国田径在世锦赛上进入前8名的这些项目集中在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竞走等项目上,从与第一名成绩的差值可见,真正具备夺金的项目只有110m栏,女子马拉松、链球,其他项目还不具备争金夺银的实力,可以说,争金夺银的项目很少。另外,在12名进入前8的运动员中,只有3名男子,可见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现象特别严重。
2.3 中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2.3.1 走出国门多参赛,提高队员比赛能力
运动员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比赛,提高成绩。以往的传统观念认为运动员的训练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的准备期,打好基础,积累足够的“资本”,然后才能参加比赛。把比赛看成是一种消耗,没能充分认识到比赛的积极作用,认为比赛和训练是独立不相干的两个部分。这种观念曾长期禁锢着我们教练员的思想,导致运动员出国参赛少,在比赛经验和比赛能力上显得尤为欠缺,这样就难免出现“国际大赛失常症”。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如跳跃、投掷、短跨、竞走等项目,比赛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对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提高中国田径教练员对参加比赛的重要性认识,让优秀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多出国比赛,在比赛中进行锻炼,提高比赛能力和成绩,检验和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正确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3.2 实施洋务运动,提高教练员的能力、素质与执教水平
中国田径可以尝试换一些洋面孔教练,或者说走到洋面孔中间去。虽然我们自己一些重点项目的教练员很不错,但为了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也可以请,尤其是一些中等水平的项目,我们更应该去聘请。目前中国田径仅仅只是短期的讲学、学习交流和研讨,这些显然不够。世锦赛前夕,中国男子马拉松队远赴肯尼亚训练,世锦赛上成绩不突出但效果挺明显。这应该值得我们很好借鉴。另外,教练员应该理顺赛前封闭式集训、以赛代练和调整状态之间的关系。中国田径队多年来无法解决一个难题;国家队的高级教练与地方队的优秀苗子、地方权威教练与全国范围内的可塑人才均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浪费惊人。而地方教练因为全运会竞争,“老死不相往来”。中国田径界多年存在的“小农经济”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田径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从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加强教练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力度,使我国田径界尽快涌现一批“复合型”的优秀教练员。建立健全科学的教练考核评价体系。另外,田管中心应积极采取“内联外引,重点培养”等措施,给教练员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或聘请国外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专家来承担培训讲学的任务,使这支教练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更重要的在质量上适应我国田径项目实现奥运战略的需要。
2.3.4 找准突破口,狠抓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
在全面提高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有限的财力,应继续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势和潜优势项目。找出适合中国人特点并能够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项目作为重点来发展,如对爆发力、速度尤其是技术均要求较高的项目和对意志品质、速度耐力和技术均要求较高的比赛时间长的项目(竞走、女子投掷、女子中长跑、跨栏等)。在奥运会项目上分清层次、有重点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部结构,使重点布局项目发挥最佳效益。保证我国在世界竞技田径运动的竞争中有自己的拳头项目。早抓可能进入奥运会的“潜在项目”,如女子3kin障碍跑。
2.3.5 组建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
由于我国没有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因此,组建高水平的国家田径训练基地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家计划直接投资8.4亿要把北京体育大学建成全国最大的田径训练基地,建成后要以此作为龙头,带动全国其它各基地(贵阳清镇、青海多巴、上海莘庄等)的建设。其它基地按项群分,如耐力基地、投掷基地、短跳基地等,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基地与重点项目协同发展,加强基地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最终形成集科研、训练、比赛、生活、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田径训练基地。
2.3.6 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
在田径运动发展过程中,体育科技进步是促进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体育科研进步对田径运动训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田径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逐渐逼近人体的生理极限,这就要求我们训练必须科学化,而训练科学化必须依靠科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科技开发的经费投入;加强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体育科技创新与田径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力度,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科训一体化的体制,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大力开发高水平、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提高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保证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加强重点训练基地和优秀运动队的科技建设,提高运动训练过程的科技含量,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结论
1)本届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金牌、奖牌呈分流态势,所获奖牌国家在不断增加,美、俄、德等国多强抗衡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凸显出来。肯尼亚、牙买加、埃塞俄比亚等新势力的出现使得世界田坛多极化竞争的特征日趋明显。
2)本届大阪田径世锦赛中国队取得了自1993年世锦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表明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男子110m栏、女子马拉松、女子投掷项目是目前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项目,也是08年奥运会最具夺金潜力的项目。但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3)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女子投掷项目同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男子短跨更上一层楼,这两个项目开始呈现出集群优势;女子马拉松成为新希望,但总体上女子中长跑水平下滑严重,非洲女子长跑已经占据了集团优势,逐渐拉大了与我国的距离。
4)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竞走在本届世锦赛上全面溃败,在比赛中比赛能力不强的老毛病再次凸现,这对于备战08奥运会的中国田径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竞走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要增强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水平的能力。
关键词:田径运动;世界锦标赛;田径实力格局;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2.2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4-0060-05 文献标识码:A
北京时间2007年9月2日晚,第十一届田径世锦赛在日本的大阪长居体育场落下大幕。认真研究和分析本届田径世锦赛比赛的有关情况,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世界田坛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在自身得失成败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我们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47个项目的前8名成绩。
1.2 研究方法
收集、查阅并研究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归纳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阪田径世锦赛国际田坛竞争格局的特征
2.1.1 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
按照世锦赛通常的规律,奥运会前一年的成绩一般都不错,而奥运会后第2年成绩相对较差。像1999西班牙塞维利亚田径世锦赛和2003年法国巴黎田径世锦赛成绩都非常突出,然而,这个规律在本届世锦赛上被打破了。作为可与奥运会田径赛相媲美的田坛两大盛事之一的世锦赛,素来是造就世界纪录的舞台。两年前的上届世锦赛,刷新了三项世界纪录,个人和集体项目共诞生七个“双冠王”。然而,本届世锦赛未能诞生一项世界纪录。原来被寄予厚望的男子100m、110m栏,女子5000m、撑杆跳高等项目,均因各种缘由,一一与世界纪录失之交臂。大阪世锦赛成为继1997年第六届、2001年第八届世锦赛之后,第三次没有世界纪录的世锦赛。只有女子3000m障碍赛和男子200m两项世锦赛纪录,另外产生了11项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分别是女子:200m、800m、三级跳和铅球,男子400m、400m栏、链球以及男女4个接力项目,其中6项为美国人所有。而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共有3项世界纪录、10项世锦赛纪录和16项世界最好成绩。尽管如此,本届世锦赛还是涌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高水准成绩。与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相比,在47项比赛中,大阪世锦赛有25项冠军的成绩优于赫尔辛基。
2.1.2 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奖牌的分布情况
2.1.2.1 奖牌格局大变
从表1可以看出,本届世锦赛共有46个国家获得奖牌,占全部参赛国家和地区(203个)的22.66%,其中有22个国家获得金牌,占10.84%,26个国家获得银牌,24个国家获得铜牌。共有66个国家进入单项前8名。与2005年第10届赫尔辛基世锦赛相比,获得金牌的国家和地区相差不大(上届是21个),但获得奖牌的国家增加了6个(上届是40个)。这说明田径在世界范围内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本届奖牌榜排名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俄罗斯和肯尼亚外,列上届第4至第8的古巴(2金4铜),白俄罗斯(2金2银1铜),法国7枚(2金1银4铜),瑞典(2金1铜)、巴林(2金)和牙买加(1金5银2铜)等,都被挤出了前10名。其中,只获得两枚银牌的法国降至第20位,瑞典降至第14位。取而代之的是德国、捷克、澳大利亚和牙买加(第5至第8)。德国、捷克和澳大利亚排名飙升,得益于他们一些项目上的突破,如德国的女子链球冠军,捷克的女子标枪冠军,澳大利亚的女子400m栏冠军等,使他们的金牌数上升至两枚。牙买加金牌虽然与上届都是一枚,但银牌增加了。埃塞俄比亚退出奖牌榜前三甲,德国从上届奖牌榜第12上升到本届的第5,肯尼亚队凭借优异的中长跑成绩从上届的第11位,上升到第2位,上升幅度惊人。俄罗斯队则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更关键的是他们比上届少拿了3枚金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普遍是金牌和奖牌链发生了断裂,瑞典三级跳之王奥尔森因伤退出,上届女子跳高冠军贝格奎斯特和奥运会男子跳高金牌得主奥尔森状态不佳,因此本届世锦赛瑞典只收获了一枚女子七项全能金牌。另外,列奖牌榜第3集团国家的金牌数一般只有两枚。一枚金牌的得与失将直接影响到排名。因此,优秀运动员发挥好坏,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巴哈马男子跳高选手托马斯一鸣惊人夺得金牌后,使巴哈马的奖牌榜排名升到第9位。而埃塞俄比亚的金牌数虽然与上届3枚相同,但银牌和铜牌分别少了3枚和两枚,加上肯尼亚成绩出色,因此被挤出了前3名。
2.1.3 大阪田径世锦赛金(奖)牌项目的地域归属特征
2.1.3.1 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形成抗衡的局面
在大阪田径世锦赛的比赛中,欧洲共有23个国家获得奖牌(占获得奖牌国家总数的50%),其中有10个国家获得金牌(占获得金牌国家总数的45.45%),11个国家获得银牌(占获得银牌国家总数的42.31%),14个国家获得铜牌(占获得铜牌国家总数的58.33%),30个国家的运动员进入单项前8名(占进入单项前8名国家总数的45.45%)。另外,欧洲国家的运动员共获得奖牌59枚(占奖牌总数的41.84%),其中获得15枚金牌(占金牌总数31.91%),22枚银牌(占银牌总数45.83%),22枚铜牌(占铜牌总数47.83%)。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欧洲的金牌从上届的19枚下降到本届的15枚,金牌总数略有下降,奖牌总数也从上届的63下降到本届的59(见表2)。主要原因在于本届世锦赛俄罗斯成绩的直线下降。上届世锦赛,俄罗斯风头出尽,不仅贡献了两项世界纪录,还带回了7项冠军。本届,他们仅仅拿到女子20km竞走、3000m障碍、撑杆跳高、跳远4项冠军;而在自己占有一定优势的男子50km竞走,女子1500m、400m栏、三级跳远、链球等多个项目的较量中,均未能发挥出最好水平。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在金牌、奖牌总数上都比上届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枚金牌和3枚奖牌。北美洲的18枚金牌首次超越欧洲,另外,北美洲获得奖牌的国家数为7个,其中美国队以14枚金牌毫无悬念地捍卫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已是该队连续九届在世锦赛金牌榜上占据盟主位置,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已经具备了和欧洲抗衡的实 力。
2.1.3.2 非洲以其独特的地域和人种优势,捍卫自己田坛的尊严
在本届世锦赛上,非洲共获得奖牌20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7枚,金牌数超越了上届的6枚,表现出了强劲的夺金势头。肯尼亚和其临国埃塞俄比亚一共获得8块金牌,成为非洲势力在田径世锦赛上的生力军。如果说,美国队连续9届获得世锦赛奖牌榜及团体总分第一已不算什么新闻的话,那么非洲的肯尼亚飙升排名美国队之后,则爆出了大冷门。肯尼亚选手在男子3000m障碍赛里包揽前三名,在男女马拉松以及男女800m比赛中夺冠,他们在这次世锦赛上一共获得5块金牌。肯尼亚一直是非洲的田径大国,在世锦赛上一直保持着前几名和非洲老大的地位。肯尼亚在中长跑、马拉松和3000m障碍项目上人才济济,使他们能够在世锦赛上有较稳定的发挥和成绩。以往在世锦赛上,肯尼亚马拉松选手一直与冠军无缘,这次夺冠的基贝特应该是一个突破。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老将恩德雷巴在过去3届世锦赛和雅典奥运会上,两夺冠军和两个亚军,可谓实至名归。埃塞俄比亚延续了他们在男女长跑项目上的优势,获得的三块金牌分别是迪巴巴的女子万米、贝克勒的男子万米,以及德法尔的女子5000m冠军。非洲以其独特的地域和人种优势,使他们在中长距离耐力项目上尽显王者气势,从而捍卫了自己田坛的尊严。
2.1.3.3 南美洲、大洋洲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迷
南美洲获得1金1银,比上届的2金1银少了1枚金牌,但大洋洲从上届仅获得2枚铜牌到本届获得3金,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主要在于澳大利亚(2金)和新西兰(1金)的强势反弹。亚洲田径的总体弱势格局在本届田径世锦赛上没有得到改变。亚洲各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巴林各获一金。上届世锦赛,亚洲运动员共获得3金1银2铜,3枚金牌全部来自西亚的“外援兵团”。其中巴林的拉姆兹独得男子800m、1500m两项冠军,卡塔尔的沙辛蝉联男子3000m障碍桂冠。而中国选手仅由刘翔贡献了一枚男子110m栏银牌。本届大阪世锦赛,亚洲选手共夺得2金3银4铜。中国队成绩最好,获1金1银1铜;巴林获1金1银;卡塔尔获1银;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日本各有1枚铜牌。亚洲的金牌虽少于上届,染指奖牌的国家数和奖牌却有所增加。刘翔无疑是本届世锦赛整个亚洲的旗帜,他在道次不利的情况下后发制人,最终以12s95夺冠。他不仅夺得亚洲在世锦赛上的首枚男子短跨项目金牌,而且成为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和世锦赛冠军的大满贯得主。因此,亚洲、南美洲及大洋洲虽然有些“闪光点”,但在世界田坛中尚难对欧美等国家形成真正威胁。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仍不平衡,金(奖)牌项目的地域归属呈分流态势,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美、俄、德等国多强抗衡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凸显出来。根据金(奖)牌的地域优势强弱依次排序为: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2.2 中国运动员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的综合表现
2.2.1 总体成绩进步
上届赫尔辛基世锦赛,中国派出25名运动员参加了22项比赛,只有刘翔获得一枚110m栏银牌,11人次在10个项目中进入前八。这一次,中国军团派出了59名运动员参加了25项比赛,获得了1金1银1铜,12人次在8项比赛中进入前八名(表3),奖牌榜名次也从上届的并列第26,上升到本届的并列第11,取得了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之后的最好成绩。总分从上届的43分提高到本届的52分,位居本届世锦赛总分排名第7,总体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
2.2.2 “国际大赛失常症”凸显
有能力,无发挥,这几乎成了近几年桎梏中国田径队前进的最大枷锁。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于是不得不老调重谈,“中国选手在国内比赛中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但一碰到世界大赛就总也发挥不好。”说到底,这么多年来,中国田径队的痼疾便是比赛能力。中国竞走队在大阪的成绩差强人意,女子20km竞走,宋红娟、刘虹分获第15名、第19名,姜静甚至未走完全程,而她们中的领头羊宋红娟在今年排名榜中却高居第三,这一反差令人瞠目结舌。男子20km竞走,中国的最好成绩只是第13名;男女20kin竞走最好成绩都落后于日本。男子50kin竞走,中国参赛的三人有两人因技术不过关、被罚出赛场,仅孙超名列第七。孙超的第7名竟是中国9名竞走运动员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男子跳高中,黄海强止步于资格赛,其2m19的成绩距离他个人最好成绩差了0.13m。男子跳远选手李润润、张晓一近两年个人最好成绩达到8.20m左右,但他们在资格赛发挥大失水平,成绩跌幅达0.5m左右。男子三级跳远三将中,顾俊杰、李延熙在国内最好成绩都可以跳过17m,但在大阪却止步于资格赛。惟一通过资格赛的仲敏维,决赛仅跳出16.66m,与他不久前在邹振先挑战赛中取得17.27m的成绩相差甚远,最终仅夺得第11名。刘青是中国近年涌现的一位女子中跑新秀。她1500m4min04s的成绩,系2005年在全运会上所创。依照此水平,刘青本届世锦赛完全能够跻身1500m决赛。然而,世锦赛1500m预赛,她的成绩仅为4min12s71,列小组第11、全部选手第28,听了一声发令枪响便被淘汰出局(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这批小将比赛中充分发挥平日水平,完全可以跻身八强甚至是冲击奖牌)。纵观以上,中国田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顽疾在本届世锦赛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种只能在家门口作战,一到大赛就出问题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中国田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队员中也有一些比赛型选手,部分队员也超水平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总体看来,比赛发挥率低是我国田径的一个普遍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田径若欲在世界田坛争取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是要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成绩,增强竞争能力;其次就是要增强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水平的能力。
2.2.3 男子短跨成集团优势,女子马拉松成新希望
跨栏组是整个中国田径队在世锦赛上的亮点,不仅因为“大满贯”得主刘翔贡献的那枚相隔8年的金牌,更是因为史冬鹏与邢衍安同时站在了起跑线上。放眼整个中国田径队,进步最明显的非史冬鹏莫属。一年之内,在大阪三易个人最好成绩,能跑进13.20s的大史已经朝着世界高手的行列进军。新人邢衍安也是一抹亮色,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进入半决赛。中国选手黄潇潇在女子400m栏的决赛中,以54s15排在了第五位,这与她在上届世锦赛上所取得的成绩是一样的。虽然黄潇潇与冠军选手53s31的成绩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作为中国女子400m栏的领军人物,从雅典奥运会的54s83到大阪世锦赛预赛跑出54s00的个人最好成绩,黄潇潇不仅刷新了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就,同时也为08奥运打下了一定基础。另外一个有望在奥运会上有所作为的是女子马拉松。在世锦赛女子马拉松的比赛中,中国选 手周春秀在有伤在身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勇夺银牌。另外一名中国选手朱晓琳获得第四名,与奖牌擦肩而过。在女子中长跑这个中国队的曾经优势项目江河日下的情况下,女子马拉松担负起了重任。周春秀曾经在今年伦敦马拉松赛中夺冠,去年韩国首尔马拉松赛跑出了个人最好的2h19s51,这个成绩排在所有参加世锦赛选手中的第二位。可见,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状态的话,女子马拉松在明年的奥运会绝对有实力冲击金牌。
2.2.4 投掷项目有进步,竞走继续让人失望
女子铅球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早在12年前,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女子铅球在第5届世锦赛上黄志红、隋新梅和张榴红就分别取得了女子铅球的第二、第五和第六名。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才断档,中国女子铅球开始走入低谷。直到这次世锦赛,女子铅球才开始反弹。年仅18岁的小将巩立姣首登世界大赛的舞台,就以18.66m的成绩取得世锦赛的第八名。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李梅菊也是更上一层楼,以18.83m获得第六名。李玲的表现更为出色,她以19.38m大幅度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并夺得第四名。在田径世锦赛的舞台上,三名中国选手同时跻身前八名的现象并不多见。本次世锦赛中国队取得的第一枚奖牌来自女子链球,张文秀以74.39m的成绩夺得了铜牌,这是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夺得的第一块奖牌,同时也是张文秀4次世锦赛之旅的首枚奖牌。相信在一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她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强项,刘红宇曾在1999年塞维利亚世锦赛上获得女子20km竞走金牌,王丽萍曾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km竞走金牌。但是,中国竞走队在大阪的成绩却差强人意,竞走项目的表现可以说让人失望。除了孙超获得男子50km竞走第7名之外,其他选手都没能进入前八名。尽管最好成绩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连续三届世锦赛都颗粒无收,对于曾经获得过两枚奥运金牌的项目,中国竞走如果能够再度征服世界,体现出自己平时的比赛水平继续成为一个难解的课题。
2.2.5 中国田径争金夺牌的项目很少,阴盛阳衰现象凸显,竞争实力不强
由表4可见,中国田径在世锦赛上进入前8名的这些项目集中在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竞走等项目上,从与第一名成绩的差值可见,真正具备夺金的项目只有110m栏,女子马拉松、链球,其他项目还不具备争金夺银的实力,可以说,争金夺银的项目很少。另外,在12名进入前8的运动员中,只有3名男子,可见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现象特别严重。
2.3 中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2.3.1 走出国门多参赛,提高队员比赛能力
运动员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比赛,提高成绩。以往的传统观念认为运动员的训练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的准备期,打好基础,积累足够的“资本”,然后才能参加比赛。把比赛看成是一种消耗,没能充分认识到比赛的积极作用,认为比赛和训练是独立不相干的两个部分。这种观念曾长期禁锢着我们教练员的思想,导致运动员出国参赛少,在比赛经验和比赛能力上显得尤为欠缺,这样就难免出现“国际大赛失常症”。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如跳跃、投掷、短跨、竞走等项目,比赛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对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提高中国田径教练员对参加比赛的重要性认识,让优秀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多出国比赛,在比赛中进行锻炼,提高比赛能力和成绩,检验和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正确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3.2 实施洋务运动,提高教练员的能力、素质与执教水平
中国田径可以尝试换一些洋面孔教练,或者说走到洋面孔中间去。虽然我们自己一些重点项目的教练员很不错,但为了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也可以请,尤其是一些中等水平的项目,我们更应该去聘请。目前中国田径仅仅只是短期的讲学、学习交流和研讨,这些显然不够。世锦赛前夕,中国男子马拉松队远赴肯尼亚训练,世锦赛上成绩不突出但效果挺明显。这应该值得我们很好借鉴。另外,教练员应该理顺赛前封闭式集训、以赛代练和调整状态之间的关系。中国田径队多年来无法解决一个难题;国家队的高级教练与地方队的优秀苗子、地方权威教练与全国范围内的可塑人才均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浪费惊人。而地方教练因为全运会竞争,“老死不相往来”。中国田径界多年存在的“小农经济”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田径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从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加强教练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力度,使我国田径界尽快涌现一批“复合型”的优秀教练员。建立健全科学的教练考核评价体系。另外,田管中心应积极采取“内联外引,重点培养”等措施,给教练员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或聘请国外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专家来承担培训讲学的任务,使这支教练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更重要的在质量上适应我国田径项目实现奥运战略的需要。
2.3.4 找准突破口,狠抓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
在全面提高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有限的财力,应继续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势和潜优势项目。找出适合中国人特点并能够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项目作为重点来发展,如对爆发力、速度尤其是技术均要求较高的项目和对意志品质、速度耐力和技术均要求较高的比赛时间长的项目(竞走、女子投掷、女子中长跑、跨栏等)。在奥运会项目上分清层次、有重点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部结构,使重点布局项目发挥最佳效益。保证我国在世界竞技田径运动的竞争中有自己的拳头项目。早抓可能进入奥运会的“潜在项目”,如女子3kin障碍跑。
2.3.5 组建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
由于我国没有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因此,组建高水平的国家田径训练基地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家计划直接投资8.4亿要把北京体育大学建成全国最大的田径训练基地,建成后要以此作为龙头,带动全国其它各基地(贵阳清镇、青海多巴、上海莘庄等)的建设。其它基地按项群分,如耐力基地、投掷基地、短跳基地等,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基地与重点项目协同发展,加强基地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最终形成集科研、训练、比赛、生活、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田径训练基地。
2.3.6 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
在田径运动发展过程中,体育科技进步是促进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体育科研进步对田径运动训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田径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逐渐逼近人体的生理极限,这就要求我们训练必须科学化,而训练科学化必须依靠科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科技开发的经费投入;加强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体育科技创新与田径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力度,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科训一体化的体制,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大力开发高水平、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提高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保证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加强重点训练基地和优秀运动队的科技建设,提高运动训练过程的科技含量,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结论
1)本届大阪田径世锦赛比赛金牌、奖牌呈分流态势,所获奖牌国家在不断增加,美、俄、德等国多强抗衡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凸显出来。肯尼亚、牙买加、埃塞俄比亚等新势力的出现使得世界田坛多极化竞争的特征日趋明显。
2)本届大阪田径世锦赛中国队取得了自1993年世锦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表明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男子110m栏、女子马拉松、女子投掷项目是目前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项目,也是08年奥运会最具夺金潜力的项目。但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3)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女子投掷项目同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男子短跨更上一层楼,这两个项目开始呈现出集群优势;女子马拉松成为新希望,但总体上女子中长跑水平下滑严重,非洲女子长跑已经占据了集团优势,逐渐拉大了与我国的距离。
4)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竞走在本届世锦赛上全面溃败,在比赛中比赛能力不强的老毛病再次凸现,这对于备战08奥运会的中国田径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竞走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要增强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水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