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性肺炎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确诊的59例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性肺炎好发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婴儿,具有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并发症多、胸部X线表现多样等特点.肺水肿(非心源性)是重要并发症,且多见于体质好的患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检出率在连续3年多的时间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3年12%,2004年14%,2005年15%,2006年前7个月为26%.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33例,占56%.多数菌株对泰能、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 小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杆菌性肺炎呈上升趋势,治疗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实验犬肠功能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海水浸泡组(10只).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致伤后放入海水中浸泡1.5 h.于致伤前(0 h)及出水后4、8、12、16、20 h取血测定血清内毒素、谷氨酰胺、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测量腹围,监测肠鸣音.进行大便常规及潜血检查,记录呕血和
本文通过对永州市1877名村镇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了解到村镇居民患病应当就诊而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村镇居民在就诊医疗机构的选择倾向上,选择县级以上医院而不选择地点近、费用低的乡镇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农村乡镇医院卫生人才和医疗设备缺乏,现有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很不健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加速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