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非常火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一定见过二维码——报纸上有它,杂志上有它,网页上有它,电视上有它,甚至连街头巷尾的小广告上也有它……它的外形是一个小方格,方格里面像迷宫一样,用肉眼看不出任何门道,只觉得是一幅让人眼花缭乱的黑白图。
  咱们人的眼睛虽然不能识别二维码,可是手机能!拿出智能手机,开启二维码扫描功能,用摄像头对着一个二维码一扫——呵,手机就链接到了一个网站上!如今,好多人经常拿着智能手机扫描各种二维码,他们被称为“扫码族”。
  下面,就让我们来为大家揭示一下二维码的“密码”。
  什么是二维码
  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在商品的包装袋上印有一块“条形码”。当你选好要买的东西,走到收银台交钱的时候,营业员叔叔阿姨会用一种扫描器对准条形码,轻轻一照,然后才能计算出账单。那么,这个条形码是做什么的呢?
  原来,当扫描器照到条形码的时候,在收银用的电脑里就会显示出该商品的“名称”、“价格”、“产地”等信息。这个“条形码”其实就是包含商品信息的一种“密码”。它看上去是一排粗细不同的线条,但里面却包含着很多内容。二维码的原理和条形码是一样的。只是二维码里包含的信息更多、更复杂,所以才会被“翻译”成这种乱糟糟的“迷宫”模样啦。
  二维码的功能
  如果你现在有一台可以编制二维码的机器,那你可就是个大“牛人”了。比如说,你可以把“星期天,我们一起去爬山吧”这句话转换成一个二维码,打印到纸上。这就变成了一封密码信。当你的好朋友收到这封信之后,用智能手机把这个二维码扫描一下,手机上就会还原出“星期天,我们一起去爬山吧”这句话——怎么样,这样的“情报”够酷的吧?
  因此,现在二维码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例如,工厂可以把二维码贴到自己生产的商品上,买东西的人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查到这件商品是真是假;有的人把自己的名片信息做成二维码,别人用手机一扫,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快速存储起来……
  如果你看到过爸爸妈妈买到的火车票,就会注意到,在车票上都印着一个二维码。这是因为现在的火车票已经实行实名制。买车票的人需要带着身份证件去买票,铁路部门会将买票人的身份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印在车票上。查票时只要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了。而且,这个二维码只有用铁路部门专用的仪器才能扫描成功,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信息的。
  可能你早已发现,很多网站、杂志、报纸上都印有二维码。这些二维码里记录的是就是网站、杂志和报纸的信息。用连接到网络的手机来扫描这些二维码,就可以快速打开与之相对应的网址,进行阅读或订阅。连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本《百科探秘》也已经加入了这支“高科技”队伍。找找看,我们的二维码在哪儿呢?
  二维码陷阱
  二维码这么神奇,犯罪分子当然不能“放过”。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藏有病毒的网站地址制成二维码,四处发布。如果你不小心扫到了这些“地雷”二维码,手机就会自动登录病毒网站,给你的手机安装各种病毒软件,盗窃手机中的重要信息。所以,大家平时对二维码还要有点防范意识。不要因为一时好奇,随便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让自己“中枪”。
  如何“画”二维码
  其实,二维码是可以按照编码规则被“画”出来的。但由于这个“迷宫”太过复杂,目前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手绘二维码。大多数人是使用二维码生成软件,只要把信息输入电脑,就可以即时生成一个二维码。
  不过,世界上总有些勇于挑战的人们。例如,加拿大的一位农夫就既不用手绘,也不用电脑软件,而是在自己家的10英亩农田里用玉米种出了一个二维码!目前这块玉米地被正式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维码。但是,要想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需要坐飞机——在飞过这家农场上空时,乘客只要拿手机对着这块地一扫,就可以自动跳转到这家农场的网站。这家农场的知名度因此大增,引来了大量的观光客。
其他文献
“唰!”大幕拉开,魔术师上场了。咦,这两位魔术师,一个长得高高壮壮,另一个长得圆圆胖胖。高的那个穿着一身银白色的铁皮衣服,戴着一顶银白色的铁皮帽子,闪闪亮亮,好像一副盔甲;而圆的那个身上裹着一件黑色的长袍子,从头到脚,毛绒绒的,像长了一层皮毛。他们先一起给大家鞠了个躬,做自我介绍:  “我叫小物理。”高的那个说。  “我叫小化学。”圆的那个说。  介绍完了。现在,该演节目啦!    铁帽子戏法  
1.非洲马里杰内大清真寺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制建筑物,也是非洲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建造于1907年。该建筑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棕榈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其中嵌入的棕榈木材不但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可随时根据修缮的需要,作为脚手架来使用。  2.夯土住家  虽然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夯(hāng)土大多被水泥钢筋所取代。但现在,这种来自大自然、低成本且具有良好耐热度的环
“滴滴嗒嗒”,雨姑娘降临人间了。她身披一件云袍,手挎一个精致的小竹篮。小竹篮里装了些什么呢?只见雨姑娘从篮里捧起什么挥手撒向人间。啊!原来是一群群调皮的小雨滴。小雨滴淅淅沥沥地落下,落到草地上,小草乐弯了腰。落到屋顶上,又欢快地从屋檐跳下。落到小河里,河里顿时泛起一个个可爱的“小酒窝”。  雨越下越大,雨姑娘的竹篮里似乎有数不尽的雨滴。雨滴们争先恐后地落到马路上,溅起一朵朵秀丽的小浪花。雨姑娘越撒
故宮又名紫禁城。明朝永乐四年到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故宮。历经明、清两代共有24 位皇帝在这里执政。紫禁城是皇家宮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可为什么称皇家宮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不久,老子骑着青牛冉冉而来。守关人知道这是圣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帝
我常常听到一个观点,说我们这一代没有生活,因此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想大部分持有这个观点的人,心里想的都是一些时代大事件,战争、饥荒、革命,这也是许许多多经典文学作品給人带来的印象,说实话,我自己也很受这方面的影响,认为严肃的文学作品必然要反映时代,有现实意义。包括我自己做编辑,也很注意在稿件中寻找“意义”。但是在找到“意义”之前,我更想在一篇小说中得到阅读的乐趣,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对一篇小说最
人分三六九等,猴有善恶好坏;这人和人不一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猴和猴不一样的原因恐怕就和养猴人有着很大关系啦。  先说说好猴“杰克”,南非伊丽莎白港有一只叫“杰克”的猴子,它的主人是老练的扳道工,因为工伤双腿残废,就训练猴子代替自己扳道岔,9年来没出过一次事故,你看,杰克是不是很聪明呢?  接着,咱们再去马来西亚看看。在马来西亚的椰子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牵着几只猴子为种植园主人采摘椰子的情景。
各式各样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建筑结构。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房屋的?未来我们会住在怎样的房子里?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时光布偶说个段子,你来听一听,好吗?  最早的房子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房子的?有近万年的历史了吧?不过最初的人类可没有房子住,冷啦,聚聚堆,蜷到山洞里躲躲风雨,遇到猛兽跑不掉,就爬上树和豺狼虎豹玩躲猫猫。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时间可以改变人类”。等到人类可以用火烤肉,用
1  缠绕的梦境和被梦境纠葛的现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我所经历的生活。现实与理想是一对矛盾体,光阴流逝,理想逐渐被现实消磨,同时消磨的还有身上的棱角。二〇二〇年春天,我的祖母过世,祖父也被疾病缠绕着。进入而立之年后,在死亡和疾病面前,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试着去理解他人。这种理解,使我躁动的心收获平静。  照料祖父的间隙里,我完成了这篇小說,记录下“姑姑”“母亲”和“刘阿美”三个女性形象。写作的
出行辅助机器人  汽车在大大地方便了人类出行的同时,带来的麻烦也是大大的:什么消耗资源呀、污染空气呀……再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驾驶汽车。眼睛不好的人、老年人和一些残疾人士就无法开车出门。2011年6月,日本的筑波市开始尝试制造一种“出行辅助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很简单,配有手柄和两个轮子,完全由电力驱动,可搭乘一个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人们发现,居住地离工作场所约20公里的职员,如果开车上
风扇为什么会转?  怎么才能让电风扇转起来呢?这个问题,只有当你打开电风扇的“肚子”之后才能找到答案。原来,在那里面安装着一台电动机。这是一种交流电动机。为啥叫它“交流”电动机呢?这是因为,这种电动机里的电,是利用电磁转化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当你把电风扇的插头插上之后,电流就会通过电线,被传输到电动机的铜线圈里。电流在线圈里“跑”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出磁性,这样,整个线圈的周围就变成了一个磁场。而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