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纹理分析对结直肠癌与炎症性结直肠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CT纹理参数在结直肠癌(CRC)与炎症性结直肠壁增厚中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行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局限性结直肠壁增厚患者103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RC组与炎性肠病(IBD)组,将平扫CT图像导入Firevoxel软件提取均值、标准差、偏度、不均匀度、峰度和熵值等纹理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存在差异的参数对CRC与IBD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CRC组患者熵值、不均匀度和峰度明显高于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02、4.608、2.808,P均<0.01);熵值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52,95%CI 0.773~0.93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0%、65.00%,其次为不均匀度(AUC=0.770,95%CI 0.680~0.860).熵值与不均匀度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能(AUC=0.915,95%CI 0.861~0.968),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0%、98.40%.结论CT纹理分析可以作为一种鉴别CRC与炎症性结直肠壁局限性增厚的有效工具,熵值联合不均匀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2019年度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数据,为上消化道机会性筛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广西上消化道癌管理系统收集的2019年度(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参加广西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临床病历资料.计算活检率,食管/胃肿瘤性病变检出率,食管癌/胃癌早诊率,并在不同性别组以及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共10357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5897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食管、贲门、胃分别活检882例、178例、5392例,活检率分别为14.96%、3.02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是UTU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超过50%患者术后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对UTUC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UTUC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青年抑郁症(MDD)患者奖赏网络各区域的结构和协变网络的变化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纳入41例伴自杀未遂(sMDD组)、44例不伴自杀未遂(nMDD组)青少年MDD及52名正常对照.采用提取感兴趣区的方法,以11个坐标为核心,取直径5 mm的球体,作为奖赏系统的感兴趣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灰质体积和密度,分析结构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计算任意2个感兴趣区灰质密度和体积的相关性,构建结构协变网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DD组双侧纹状体的灰质密度增加(F=7
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资料与方法连续纳入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114例共120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硬化组,54例共60个结节)或微波消融治疗(消融组,60例共60个结节),比较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变化与结节体积缩小率(VRR),根据治疗后3个月VRR将硬化组分为有效组(VRR≥50%)及无效组(VRR<50%),分析疗效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组内不同随访时间结节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