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课就显得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上好实验课呢?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实验过程不出现差错,收到良好效果,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提前试验,钻研使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的原因,掌握各项操作的规范和要领,熟悉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并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点拨和提示,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另外,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不要忘记带教材、实验记录、笔等用品,以免影响实验进程。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挥,按教材要求操作,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做好演示实验
在演示之前应提示学生应该观察什么,如何捕捉实验现象,并设下必要的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教师解释,归纳,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增加。此外,演示实验正是老师以身为范,向学生展示和输灌化学实验规范操作及理念的最佳时机,学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目睹和学习相关操作流程,甚至演示实验中的一点一滴学生都会铭记在心,因此教师的操作一定要规范,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废液的处理千万不可随意。
三、加强学生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到的相关操作,零距离的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切身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学习的快乐,因此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实验中有学生首次接触的实验仪器或难度较大的操作时,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顺利。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要人人动手,而不要站在一边当观众。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很多同学习惯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里面滴加药品,使用胶头滴管取液时,取多了挤回原瓶;熄灭酒精灯时不敢直接盖塑料灯帽;排水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不能顺利取出;取完药品后试剂瓶塞不及时盖好;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不要过多的批评,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师声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
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
四、做好总结及评价
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应与学生就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对学生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并和他们一起认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说明对、错的道理;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学生要求重做,直至达到要求。最后结合实验报告评出优、良、中、差,作为实验技能考分的参考。实验结果的评比给了学生一个机会,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取性,而且培养了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总之,做好课前准备,老师规范操作并勤于指导,学生敢于动手态度认真就一定能上好化学实验课。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实验过程不出现差错,收到良好效果,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提前试验,钻研使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的原因,掌握各项操作的规范和要领,熟悉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并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点拨和提示,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另外,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不要忘记带教材、实验记录、笔等用品,以免影响实验进程。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挥,按教材要求操作,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做好演示实验
在演示之前应提示学生应该观察什么,如何捕捉实验现象,并设下必要的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教师解释,归纳,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增加。此外,演示实验正是老师以身为范,向学生展示和输灌化学实验规范操作及理念的最佳时机,学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目睹和学习相关操作流程,甚至演示实验中的一点一滴学生都会铭记在心,因此教师的操作一定要规范,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废液的处理千万不可随意。
三、加强学生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到的相关操作,零距离的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切身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学习的快乐,因此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实验中有学生首次接触的实验仪器或难度较大的操作时,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顺利。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要人人动手,而不要站在一边当观众。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很多同学习惯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里面滴加药品,使用胶头滴管取液时,取多了挤回原瓶;熄灭酒精灯时不敢直接盖塑料灯帽;排水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不能顺利取出;取完药品后试剂瓶塞不及时盖好;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不要过多的批评,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师声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
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
四、做好总结及评价
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应与学生就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对学生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并和他们一起认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说明对、错的道理;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学生要求重做,直至达到要求。最后结合实验报告评出优、良、中、差,作为实验技能考分的参考。实验结果的评比给了学生一个机会,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取性,而且培养了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总之,做好课前准备,老师规范操作并勤于指导,学生敢于动手态度认真就一定能上好化学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