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重现丝路罐之辉煌——利用废旧材料对新疆土陶罐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冶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我校地处祖国边疆,又属于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除了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等原因的限制而在信息接收和获取的能力上有所不足之外,对美术教材上各时期各地域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灿烂的人文历史和背景也不甚了解,对身边无所不在的灿烂绚丽的民俗艺术往往较为生疏。考虑到这一点,我将目光投到维吾尔族手工艺人世世代代的民俗手工艺品——土陶罐。(图1至图3)
其他文献
不论什么时候,打开新浪网上“小城阳光”的博客,那一篇篇博文,字里行间流淌的真诚与温暖总会让人深深感动。无论是对生活的感悟,还是对人生的思考;不论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是对爱与温暖的憧憬,都展现出一个年轻人丰满的精神世界。从北国的哈尔滨,到南国的广州,甚至远在海外的留学生,每天都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用心浏览这片“小城阳光”。究竟是什么让他的文字有如此的魅力?一个网友的留言颇具代表性: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要在美术课程中凸显视觉性,对视觉语言进行感知、理解和创造的要求。笔者认为,美术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就是视觉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视觉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