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花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花青素脂质体(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为An-Lip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蓝莓花青素(An),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An-Li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4∶1,5∶1)、有机相(乙醚)与水相(花青素)体积比(2∶1,3∶1,4∶1,5∶1,6∶1)以及温度(30,35,40,45,50℃)对An-Lip包封率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4∶1,5∶1)及温度(35,40,45℃)3因素3水平试验,确定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该工艺制得的An-Lip进行表征。用聚乙二醇(PEG)对An-Lip进行修饰,制备PEG-An-Lip。测定An-Lip、PEG-An-Lip的体外释放率,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检测其pH、紫外线(UV)和热稳定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4∶1、温度为40℃时An-Lip的包封率均达最高,分别为79.98%,82.12%和82.88%。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4∶1、温度40℃,在此条件下An-Lip的平均包封率为82.16%。形态观察表明,An-Lip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221.52±10.3)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30,Zeta电位为-31.05 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An-Lip和PEG-An-Lip 48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3.77%和53.33%。红外光谱法验证An-Lip为物理包覆。与An-Lip相比,PEG-An-Lip的pH、UV和热稳定性得到改善,能更好地保护花青素免受降解和损失,有助于增强蓝莓花青素的稳定性。【结论】An-Lip的制备工艺简单,其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PEG-An-Li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为研究f-CaO补偿收缩作用和对安定性影响的机理及内在关系,以2种过烧程度的f-CaO,在3种比表面积和2掺量水平下,进行了预先混合及普通混合条件的安定性试验,砂浆方圆抗裂、化学收缩和抗压试验,结果表明:(1)低过烧f-CaO在低掺量时不会造成安定性不良,提高过烧程度或掺量虽然会加剧净浆的开裂倾向性,但可用提高比表面积或预先混合的方式予以缓和;(2)高过烧及高掺量f-CaO会造成方圆抗裂试验中砂浆
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了转型升级,规划行业也在不断探索以数据驱动、数据赋能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以技术模式的变革来推动规划业务模式的转型。文章以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规划量化分析平台为例,提出新型智慧规划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数据体系建设、工具体系建设、模型体系建设四个板块的数字化转变和经验,改变传统的以数据汇聚、信息查询、辅助决策为主要功能的规划信息平台建设思路,从数据、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核心素养行为表现的学业成就评价标准,要发挥它对考试命题的全过程指导作用,必须对它进行操作性转化。为指导具体试题命制,提出把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由核心素养、学科任务、学科情境和学科知识构成的四维双向细目表。为指导制定参考答案或评分标准,提出把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基于学科任务完成质量的等级评分量表。由四维双向细目表和等级评分量表构成的双层操作框架是在考试命题中对学业质量
依据课程标准研制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推进语文考试评价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参考核心素养取向的国际大型教育评价项目的实践经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建构以“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大观念”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其中: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3种类型,语文实践活动是指为了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开展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行为,
以吡啶为溶剂、高软化点沥青为包覆剂,分别采用常压法和真空法对天然石墨进行沥青炭包覆改性处理,然后将得到的产物进行了SEM、TEM和XRD等分析测试,并将材料组装成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种包覆方法均可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较为均匀的无定形炭层,覆盖了天然石墨的表面缺陷及边缘棱角。相比而言,真空法包覆产物的包覆层更为均匀致密。经过包覆后,材料的石墨化度降低,层间距增大,晶粒尺寸减小。电化学
期刊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不能再依照老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去完成任务式授课,而是要对提升教学有效性投入更多的思考,为实现高品质课堂的构建目标而努力。教学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把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带给学生最优质的学习路径,把教学设计与修正教学不足进行融合,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绘制了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全景育人蓝图,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评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评价理念,为破解考试评价难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将课程美好愿景转化为教学评协调一致的生动实践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日常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2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构建与英语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学业评价机制,为发挥好考试评价在实施育人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一方面,学术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学术界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深度有待推进、比较研究有待加强、具体举措有待深入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学者们树立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以更沉稳的研究心态、更扎实的调查研究,提出中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其中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是在立足中国实际,延承中华传统文化,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中形成的,在实践中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创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