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对心室肌易损性的电生理影响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心室易损性改变,探讨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家兔心室易损期(VVP)、室颤阈(VFT)、舒张阈(DT)、有效不应期(ERP)和强度间期曲线(SIC)等电生理指标.结果:AMI早期缺血对照组VVP(47.65±15.94)ms,VFT(0.29±0.17)μJ,DT(3.02±0.53)V,ERP(141.73±14.98)ms;AMI早期再灌注组分别为(85.37±20.65)ms、(0.16±0.13)μJ、(2.25±0.48)V和(112.66±13.61)ms;2组比较:早期缺血-再灌注后各指标与早期缺血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表明AMI再灌注后较缺血后VVP延长,VFT下降,ERP缩短;AMI早期再灌注组SIC下移.结论:AMI早期再灌注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产生与折返有关.

其他文献
肺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病理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