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高中英语课中的渗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高中牛津教材上摘选的文章也越来越能反映要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品德。本文就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提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 渗透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这个问题在国家较为办法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已为我们作了解答。《大纲》要求我们“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材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好的影响。”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作风,顽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修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以及所观所感,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做到两个“善于”,进行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首先,善于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困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3 U2中心话题是“Language”。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标志,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处理“reading”部分阅读材料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这一事实在“汉语热”这一点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可根据这一事实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语课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M6 U2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文让学生学习本文主人翁身残志不残,自强、自立精神。认真理解,培养学生助残为乐的思想品德,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的精神。
  M5 U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单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内涵,了解如何与朋友相处,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笔者在处理阅读文本的时候,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他们心中的朋友是怎样的,他们心中的友谊是怎样的,讨论之后再总结真正的友谊。不久,同学们的手举起来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 friend is who we can be always relied on and trusted.”“A friend is who can share both sorrow and joy.”对了!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暗含的期待,无须说教,也无须点破,这一预期中的答案巧妙有力的通过学生之口说了出来,显得更有说服力,教师频频点头,学生也频频点头。从学生忍俊不禁到若有所思到心领神会,其功力在于一个恰到时机,恰如其分,同时蕴涵教师强烈情感的问题点播。正如商小民(2002)在《特级教师教学案例集录》中提到的那样:
  ……德育渗透,切忌引经据典,政治说教。贵在真诚的启发,润物细无声。要使精心设计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内在的矛盾冲突,最后纳入他的主观世界。在英语课堂中,这种思想活动,正式学生运用英语的素材。教师要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渴望。在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P.158)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重视课文,切不可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
  其次,善于利用英语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活动也能有效促进德育渗透。(1)若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可以采取以下的课内活动或者竞赛:快速阅读定位信息、复述口述、背诵段落及课文。(2)若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老师管理班级,也是一种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往往能产生神奇的效果。笔者曾一位对学习英语消极被动的学生,自从一次课上让他扮演英语课代表的角色之后,他很快就产生与英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学习英语的态度有明显的改变,显得格外认真和努力。课后他主动向笔者提出要担任英语课代表这一职务。一段时间后,他不仅英语成绩有很大提高,而且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发挥和加强。
  第二、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其他文献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故事内容妇孺皆知,学生早已烂熟于心,情节早已不再被吸引,课文的语言也很是平朴,和名著原文比起来,课文已做了大量的删减改动,好多地方描写单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课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如果说我们的任务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学词学句和内容掌握上,那么就背离了教学目标,改编后的课文应该是一个“引子”,要让学生透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写作作为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技能,却是目前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由于目前许多高中英语课时安排较紧,致使大部分教师没有或很少安排写作指导课,只将写作当成课外作业来布置,这样更造成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困难。因此如何在有效进行教材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必须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性科目,具备多种教育功能,除了对学生教授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等德育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思和鉴赏美、欣赏美的情趣。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通过对文章的解读,品味内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及思想素质教育的意义。语文教学是以文载道的学科,要通过感悟与体验中,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逐步渗透到思想道德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 策略
游戏版号审亥正恢复  向死而生?不少熬过了2018年的游戏企业恐怕心里都有这样的感觉,恐怕谁都没想到从2018年3月开始的游戏版号发放全面暂停会长达9个月,漫长的寒冬加速了游戏行业的洗牌,而2018年12月底的恢复及加速审核,又让整个游戏产业提前感受到了2019年初春阳光的暖意……  长达9个月的寒冬  在2018年3月29日之前,无数游戏公司眼巴巴的等着游戏版号,准备开始进行宣传并发布。但是3月
如果把知识比作食物,学习比作饮食,那怎样才能吃出文化,找到语文课堂的闪光点呢?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美味食物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作出自己的
“夸富宴”流行于北美洲西北海岸的各个印第安人部落,通常由挑战的一方做东,邀请另一方的全家甚至整个部落前来做客。  在“夸富宴”上,主人将会向应邀前来的客人馈赠礼品,每个客人都会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称的礼物。不肯善罢甘休的来宾,将会成为下一次“夸富宴”的主人,他们不仅要回请这次宴会的主人,而且要回赠或毁掉更多的财物,否则就是甘拜下风。  礼品有现金、船只、粮食、毛毯、鱼油等等。最昂贵的礼品是一种盾牌状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近年来,黄河治理成就显著,黄河断流得到明显遏止,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人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焦虑的事实: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侵蚀这条母亲河的肌体健康。    5年36人得癌症死了    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地处河南的黄河支流天然文岩渠前孙东村是一个极端的典型,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村民们守着水却无法灌溉农田。水污染成为黄河水源匮乏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笔者认为,把趣味故事引入课堂,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打造快乐课堂。趣味故事包括童话故事、谜语故事、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幻想故事、幽默故事、动画故事等。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故事,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三是匠心独运地引进“新对象”。这篇散文的主要笔力,无疑是对白杨树的多次渲染,这是中心包围的主体,但是如果完全单写这一对象,只有红花而无绿叶,那是单调之败笔、孤掌之悲哀,“神聚”就难以丰富,笔墨就落入俗套,行文就缺乏波澜。作者深知这一文弊,故而又精心巧妙地引进了三种对象,文章这样写道:
“厨师长吗,快来,出事了!”  2009年10月16日晨,当服务生徐良打开上海“姚餐厅”的玻璃门时,他惊呆了。  餐厅里狼藉一片,酷似经历了一场洗劫。姚明签名球衣没了、液晶电视没了、制冰机没了,冰箱里的小块牛肉、听装可乐也没了……还有藏在金鱼缸边的500元小费也不翼而飞!  几个小时后,一个吃惊的消息传遍上海滩:上海“姚餐厅”垮了!    “姚味”制造    3年前,上海“姚餐厅”(Yeeha)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