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交叉案件的实体法问题

来源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刑交叉案件产生的问题不少,但既往研究和制度设计都主要集中于程序衔接。《行政处罚法》修改时对此问题的规定也着眼于此。但造成行刑交叉案件产生的背后原因却包含了法域冲突与刑法功能的扩张,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二元惩戒体制的接续与区分困难,因违法、犯罪二元体制所产生的公权配置上的交叉与重叠等,因此对此问题的观察和应对并不应仅从程序出发,而需同时溯及背后的实体法问题。这些实体法问题又可大致被总结为如何认识和调配风险行政法与风险刑法、如何理解刑法的行政规定性以及如何看待行政行为对刑事审判的跨程序效力等。挖掘实体法问题和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 2021-01-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前近代东亚国家所贡宦官研究”(编号:18BSS029)。  [作者简介] 齐畅(197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① 张金奎:《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的内部纷争——以赞画袁黄为中心的考察》,《求是学刊》2016年第5期;刁书仁:《袁黄万历援朝战争史事钩沉》,《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6期。  
社会治理能力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方式,也是衡量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治理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基本原则。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视野,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的战略意义。坚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对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