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还需要传统阅读吗?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里,传统的阅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尊重读书的国家,有敬惜纸张的传统,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读书看成非常神圣的事情,这种神圣感在最近的十几年,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已被解构,已经没有神圣感,传统的阅读趋势也在走下滑线。
  根据最近这几年调查数据,《中国青年报》、新浪网都做过一些调查,国民的阅读率持续在走低,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的图书销售也在走下坡路,虽然每年出来的图书产量越来越多,每年至少在几十万种以上,但是真正的有效阅读变得越来越稀罕,很多人多少年已经没有摸过书,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传统阅读开始出现危机。
  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劝导人们开卷读书的很多理由正在变得缺乏说服力。阅读能让人获得有用的知识?上网似乎也可以;在书本中感受远方?那为什么不去旅游呢;领略名著带给人的震撼?看改编的电影岂不更方便?于是,阅读即便没有变成小众的,似乎也变得奢侈起来。
  然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已经足以令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一束光,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你就像一个王者一样,在这个专属于你的世界中逡巡,不假外求。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是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收获精神的富足。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乃是每日进行的必要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饱满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有人说,优秀的诗人和作家要通过阅读来修炼自己的精神“内丹”,普通人也是一样,需要通过读书来擦拭、涵养自己的“内丹”和“真气”。
  那些白纸黑字、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乏擅长交往的朋友,但擅长独处的人可能就少了很多。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類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收获一种“到凌云处仍虚心”的可贵气质;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与圆满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其他文献
内蒙古中部的卓资县去年的旅游综合总收入突破了4亿元,这是卓资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战略思路,全面推进全县旅游示范示点,打造具有卓资特色的旅游品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去年一年这个县单是培育红色旅游村就25个,特色农家乐农户66家,有力地推动提升了草原乡村旅游和区域特色旅游产业质的快速发展。  为此,我们乘着春风,在万物复苏的三月之初,来到令人耳目一新
黄磊版中国《深夜食堂》开播已有数日,输了口碑,输了收视率,输了豆瓣评分,但没输话题度,同样享有着美食类节目在我大吃货国特有的集中议论效应。  受攻讦最多一点,应是此剧全盘照搬日剧剧情之举。“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典故人尽皆知,却无人真心去懂。两国饮食体系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差别巨大,照搬照抄自然水土不服。  最大的创造力来自人民群众,微博大V@衣锦夜行燕公子振臂一呼,列出多个接地气有活力的深夜
1966年,季琦出生在江苏如东,祖上三代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季琦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年复一年在农田里种地、收割、到集市上卖钱,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蹦出个大学生。季琦确实很争气,每次考试都雷打不动稳定在全校前三。  1985年,他顺利被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录取。不过到了上海,季琦发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大城市并不友好,周围记很多同学瞧不起他这个农村来的穷小子,因为他不会说上海话。  使劲学了一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雕塑艺术是中西雕塑交汇、碰撞的时期,雕塑家在不断学习和引进外来雕塑样式的过程中,把外来样式赋予本土的、民族的内涵,积极建立自身的雕塑艺术观念方式和语言方式,培养自身内在的本土意识,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他立足中华、面向世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有人把人工智能说得十分神秘,似乎它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甚至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和历史。有人则把人工智能说得十分可怕,认为机器人很快就会超越人类,甚至担心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沦为机器人的奴隶。我认为,这都不是理性的态度。  自人工智能提出以来,关于它的讨论已经几起几落。每当技术向前迈进一步,每当在某种具体的技能上机器超越人类的时候,总会出现类似的热议,乐观和悲观的极端态度激烈争辩,热闹异常。这并不是什么新
有的研究无人驾驶,有的研究智能音箱,有的研究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到底应该在哪些领域寻找突破?搜狗CEO王小川近日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要追逐通用型产品,而是在具体场景解决问题。  搜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输入法供应商,是一家跟语言打交道的公司。因此,搜狗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也跟语言相关,比如同声传译系统,它能够流畅地把中文转换成英文。  之所以寻找这样一个切入点,
第四: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富有的城市,一直就是近代东南的金融和工业中心,同时也是日军第一个就想夺取的目标,当时日军侵华以后打出的口号是三个月灭亡中国,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日军决定就进攻当时的首都南京,并且夺取上海,为了将日军的计划粉碎,中国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我方超过三十万军人死伤,而敌方也付出了4万多人的代价,同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  第三:武汉  武汉在中国
10年后,继承他们衣钵的新生代80后投资人们开始逐渐展露头角。他们中有些创办了自己的基金,有些人成为机构中中坚力量。在投资行业中,他们代表了未来的趋势,也是创业者梦寐以求见到的“伯乐”。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下一个“风口”,下一个“独角兽”,下一个沈南鹏和熊晓鸽。而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优秀的一位娱乐工场创始人张巍。  一边厢是窘迫,一边厢是风光;一边是吵闹赌坊里摇晃骰子的孩童,一边是紧张谈判桌上拍锤定音的
宅急送想必大家都熟悉,穿梭大街小巷给你送去美食的配送组织。你可曾知道其幕后的老板为何人,其创始人就是陈东升。陈东升除了是嘉德拍卖、泰康人寿、宅急送三家大型公司的创始人,还有一个耀眼的身份:毛泽东的外孙女婿。  毛泽东的外孙女婿  2012年10月,陈东升与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婚姻关系首次曝光,孔东梅系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之女。此后,陈东升频频以毛泽东外孙女婿的身份参加纪念毛泽东的相关活动。当年
“到我40岁的时候,要赚到100亿,然后放马南山”,上世纪90年代,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大学生熊新翔,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一穷二白、身无分文、家无显赫,这样的豪言在当时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如同电影桥段的戏剧转折,就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边际的梦,熊新翔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超越了:企业资产规模从创立之初的30万元,增长到现在市值超过300个亿。  做梦的大有人在,做梦的大有人在,但是脚踏实地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