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与生产实习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收获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安全工程 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生产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时间不充足、条件有限等各方面的原因,实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成效,笔者在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中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总体讲就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糅合了当前三大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实践检验五个环节的实施来达到教学目的。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显著不同在于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转变:一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三是由以学生课堂接受为中心转变以实际工作为中心。项目教学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
3.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特点
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基本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初步掌握安全工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专业性实践教学。其作用有:
①掌握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生产中一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对策。②认识和熟悉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业务内容和工作范围。③掌握安全评价方法。
生产实习的现场选择了三大高危行业之一的煤矿,由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煤矿学生实习负责人员协助完成整个实习过程,生产实习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准备阶段、现场实习阶段和校内数据处理、实习报告完成阶段。
4.项目教学法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的设计
4.1 设计基础
一、学生数量:一个标准班,学生共32人。
二、专业课基础: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事故原理与预防、防火防暴、电气安全、工业卫生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系统检测与监控、通风与防尘工程学等。
三、实习现场情况:现场实习时间、煤矿的基本情况、数据资料等。
4.2设计实习项目:根据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了5个项目题目。
4.2.1洗煤厂作业场所安全环境评价
①项目要求: 通过对煤矿洗煤厂作业安全环境的各项指标的测量,对照国家标准,评价其危害程度,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② 项目内容:本项目分为7部分内容:呼吸性粉尘的安全评价、噪声的评价、室内光强评价、紫外线安全评价、其他作业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作业软环境安全评价。
4.2.2井下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
①项目要求:通过对煤矿巷道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掌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评价。②项目内容:辨识分为两大辨识单元:巷道和掘进面。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由巷道和掘进面的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细分为若干系统,按照工艺流程从人,机,环,管四方面详细地全面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辨识内容,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4.2.3巷道通风阻力测定
①项目要求:熟悉该种测定井下巷道通风阻力的方法,为矿井在选取通风机和通风管道提供一定的参考。②项目内容:计算矿井某段巷道的通风阻力,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适用的减少通风阻力的措施。
4.2.4矿井运输提升系统安全评价
①项目要求:掌握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熟悉矿井运输提升系统。②项目内容:对矿井提升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4.2.5掘进面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①项目要求: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了解矿井掘进面情况,严密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使事故发生时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对事故救援活动进行指导。②项目内容:预案包括以下内容:抢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其他人员;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检验、测定事故危害区域;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事故调查,评估危害程度。
4.3项目所需仪器设备:声级计;粉尘测量仪;紫外照度计;光强照度计;机械风速表,温度计、湿度计,手摇干湿表;压力表;秒表;卷尺等。
4.4学生分组:将32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6-7人,选出项目组长,即项目负责人,负责本组项目的计划安排与分工,带领组员完成项目的要求。
4.5分组讨论,进行项目准备工作:每个项目组要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完成项目准备工作,具体需完成以下三个任务:① 制定项目研究计划;②搜集项目相关资料;③调试测量仪器。
4.6项目现场实施:根据项目要求,展开项目研究工作,内容包括:查阅煤矿相关数据资料、现场测量数据、现场安全评价以及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4.7阶段讨论交流:每天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晚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4.8 完成项目研究报告:返校后,在实验室完成后期测量实验(如粉尘的浓度测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完成项目研究报告
4.9 实习评价:项目完成后,各小组进行答辩,实习成绩由项目完成水平和过程表现两部分组成,并分别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5.教学反馈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习内容是由教材向工程项目转变,专业知识由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转变。② 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拓宽了专业知识面。③提高了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④ 提高了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全面地了解了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⑥加强了对安全生产事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热爱,深刻体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6.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设计实用、优秀的项目。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②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应对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出现的情况有所准备,在实施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能灵活应对。③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防止出现依赖思想,同时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④ 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⑤ 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7.结论
项目教学法生动、形象,能有效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将不同课程中学过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贯彻了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能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参考文献
[1]吴杰.教学论—— 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A].1998(3).
[4]吴言. 项目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03,7.
[5]余姚. 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33-3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安全工程 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生产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时间不充足、条件有限等各方面的原因,实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成效,笔者在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中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总体讲就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糅合了当前三大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实践检验五个环节的实施来达到教学目的。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显著不同在于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转变:一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三是由以学生课堂接受为中心转变以实际工作为中心。项目教学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
3.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特点
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基本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初步掌握安全工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专业性实践教学。其作用有:
①掌握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生产中一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对策。②认识和熟悉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业务内容和工作范围。③掌握安全评价方法。
生产实习的现场选择了三大高危行业之一的煤矿,由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煤矿学生实习负责人员协助完成整个实习过程,生产实习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准备阶段、现场实习阶段和校内数据处理、实习报告完成阶段。
4.项目教学法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的设计
4.1 设计基础
一、学生数量:一个标准班,学生共32人。
二、专业课基础: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事故原理与预防、防火防暴、电气安全、工业卫生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系统检测与监控、通风与防尘工程学等。
三、实习现场情况:现场实习时间、煤矿的基本情况、数据资料等。
4.2设计实习项目:根据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了5个项目题目。
4.2.1洗煤厂作业场所安全环境评价
①项目要求: 通过对煤矿洗煤厂作业安全环境的各项指标的测量,对照国家标准,评价其危害程度,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② 项目内容:本项目分为7部分内容:呼吸性粉尘的安全评价、噪声的评价、室内光强评价、紫外线安全评价、其他作业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作业软环境安全评价。
4.2.2井下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
①项目要求:通过对煤矿巷道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掌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评价。②项目内容:辨识分为两大辨识单元:巷道和掘进面。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由巷道和掘进面的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细分为若干系统,按照工艺流程从人,机,环,管四方面详细地全面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辨识内容,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4.2.3巷道通风阻力测定
①项目要求:熟悉该种测定井下巷道通风阻力的方法,为矿井在选取通风机和通风管道提供一定的参考。②项目内容:计算矿井某段巷道的通风阻力,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适用的减少通风阻力的措施。
4.2.4矿井运输提升系统安全评价
①项目要求:掌握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熟悉矿井运输提升系统。②项目内容:对矿井提升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4.2.5掘进面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①项目要求: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了解矿井掘进面情况,严密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使事故发生时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对事故救援活动进行指导。②项目内容:预案包括以下内容:抢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其他人员;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检验、测定事故危害区域;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事故调查,评估危害程度。
4.3项目所需仪器设备:声级计;粉尘测量仪;紫外照度计;光强照度计;机械风速表,温度计、湿度计,手摇干湿表;压力表;秒表;卷尺等。
4.4学生分组:将32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6-7人,选出项目组长,即项目负责人,负责本组项目的计划安排与分工,带领组员完成项目的要求。
4.5分组讨论,进行项目准备工作:每个项目组要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完成项目准备工作,具体需完成以下三个任务:① 制定项目研究计划;②搜集项目相关资料;③调试测量仪器。
4.6项目现场实施:根据项目要求,展开项目研究工作,内容包括:查阅煤矿相关数据资料、现场测量数据、现场安全评价以及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4.7阶段讨论交流:每天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晚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4.8 完成项目研究报告:返校后,在实验室完成后期测量实验(如粉尘的浓度测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完成项目研究报告
4.9 实习评价:项目完成后,各小组进行答辩,实习成绩由项目完成水平和过程表现两部分组成,并分别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5.教学反馈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习内容是由教材向工程项目转变,专业知识由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转变。② 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拓宽了专业知识面。③提高了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④ 提高了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全面地了解了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⑥加强了对安全生产事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热爱,深刻体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6.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设计实用、优秀的项目。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②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应对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出现的情况有所准备,在实施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能灵活应对。③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防止出现依赖思想,同时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④ 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⑤ 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7.结论
项目教学法生动、形象,能有效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将不同课程中学过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贯彻了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能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参考文献
[1]吴杰.教学论—— 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A].1998(3).
[4]吴言. 项目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03,7.
[5]余姚. 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