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的应用标准

来源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2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 Multi Spectral Fundus Imaging System,MSI),采用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分别投射入眼底,利用眼底不同组织(包含视网膜及脉络膜)及病理产物吸收和反射光谱的差异,可将其反射光线进行采集,生成显示眼底病变的光谱图像。该设备于2013年12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编号:G20131236);并于2014年6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2223155号]。该产品自2014年进入市场销售以来,在眼科临床、科研、教学以及体检筛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好评。两年来,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界人士均呼吁尽早制定和发布该产品的应用标准,以便于促进行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地展开。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发布的OCC-HYBZ【2016】第001号“关于启动眼科医药装备行业标准评定的通知”精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的应用标准( Application standard of multi spectral fundus imaging system,ASMSI)(2016)进行了评审。2016年8月31日,经审核通过,准予发布。
其他文献
蠕形螨性睑缘炎是由蠕形螨感染导致的睑缘炎性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由于蠕形螨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亦可见于健康无症状人群,其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致病机制不明,因此其统一的诊断标准尚未明确。笔者就蠕形螨性睑缘炎在诊断上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基于目前蠕形螨感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提出蠕形螨性睑缘炎的建议诊断标准。(中华眼科杂志,2017,53:648-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逐渐被运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P2P网络允许匿名以及网络本身的动态特征导致安全隐患的长期存在,而传统的信任机制并不能保证能够完全适用,无法完全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用户信息以及数据库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简要阐述了P2P网络环境中节点信息交换工作内容,以及信任机制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信任机制改进分析等。
针对随机共振(SR)以高斯噪声为研究背景的局限性,为了分析非高斯噪声对级联随机共振的影响且验证在双模非高斯噪声中级联随机共振的降噪及波形整形特性的可靠性,提出了级联双
认证加密是一种可以防止消息被篡改、删除的有效方法,主要技术有密码分析、身份识别、消息确认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安全领域。认证加密算法能同时具有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等功能。其中,加解密可以对信息进行明密文变换,使信息以密文的形式进行通信,保证信息的机密性;认证可以判定数据是否被伪造、篡改或损坏。本文主要介绍认证加密的基础知识以及认证加密算法的基本分析方法。
期刊
【摘 要】被动式声音定位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反狙击手系统和自动报靶系统中都有应用。而放大整形信號为方波、检测上升下降沿的方法,测量精度低,检测干扰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时延估计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采用了时间开窗的方法减少了外界的干扰。搭建试验平台实验后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声音定位 互相关 时延估计  一、引言  声音定位系统有着广泛的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