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不但需要一定的数学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点拨。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课堂;有效阅读;指导
  一、 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前置准备,营造并抛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变机械阅读为意义阅读,这样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否产生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投入专注力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开发的动力在于营造并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引领进入知识的殿堂.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1)如进行“黄金分割”教学时用,运用“我校举办艺术节,几个学生讨论舞台上主持人应站在哪儿显得最美观大方?”为例导入。
  学生1:应站在中间,让全场人都能看见。学生2:站在中间太古板,应站在别处。学生3:站在舞台三分之一处。三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在此时,继续让学生进行“黄金分割”有关内容的阅读之后,答案显而易见,主持人应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显得最美观大方,学生自然明白了确定黄金分割点的意义。
  (2) 问题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通过场景的设立和转移,将枯燥的学习氛围转变为、悬念、矛盾、疑问跌出的场景信息,使学生萌生极大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进入专注性的阅读状态。
  二、 挖掘数学阅读材料,充实课堂内容
  教材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例如学习“确定圆的条件”时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运用指令操作计算机”指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画圆。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了解科技发展在学习生活中的用途。因此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必须重视,而且要合理利用。
  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平时教学中积累素材,用时得心应手。
  積极学习新知识,探究新知识领域中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前沿学科,开阔视野。
  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阅读教学
  1. 认真落实数学教材的阅读内容。数学课本是众多教育专家根据题材内容、适读人群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教育学原理而精修编排而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深入浅出的引领价值。正常教学中,老师起到引领作用,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方可配合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融会贯通的目标。
  (1)阅读目录:明细整体知识体系框架,明确知识点从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提纲挈领的建立思维导图,领会教案编排的意义;(2)阅读概念、定理、公式:领会公式定理的意义关键在于能推到,能辩证,通过理解的方式加深记忆能力和使用方法;(3)阅读例题:进一步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领会,应用,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启发式能力。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的证明,我让学生搜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组成小组交流探讨,了解各种证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的写小论文,有的做手抄报将各自的学习成果展现了出来,丰富了数学知识,开阔了视野。
  2. 设计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相应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能够使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想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更有效。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3. 教师引领,学生尝试自读感悟。在自读感悟阶段,给足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自由度,让学生在宽松的时空环境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才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才能引发对阅读材料不同的发现和表达,提升出更有价值的阅读发现。
  当然,不同的学生个体数学认知与阅读能力是有很大偏差的。教师应重视在自读感悟阶段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例如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战士测距离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为什么三角形全等,根据哪些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悟出测距离的数学原理。
  4. 教师引导“反思议读”,提升学生阅读的思维深度。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学生阅读基础上理解了三角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由于学生数学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函数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仅限于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因而不理解三角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增减性等。需要教师引导,质疑,常用提问、练习、讨论的方法加以辨析,在反思议读中逐步体会感悟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在应用三角函数的过程中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思维深度。三角函数是联系直角三角形边和角的纽带,具有简约之美,三种三角函数相互转化的等量关系,不等量关系都是后期学习中逐步渗透,学生逐步理解的,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思维深度。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升学生学习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是灵活的,需要不断挖掘,不断探究,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旭红.数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14.
  [2]李国纯.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习惯[J].成功(教育),2007(12):45-46.
  [3]张少华.立足课本,培养数学阅读能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30-32.
  作者简介:
  李琴,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甘肃兰州。
其他文献
知识是现代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本,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学术社区在网络环境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各个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共享平台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及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如今的教育模式比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它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要求更高,只有改变传统教
[摘 要] 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非常态背景下,数字时代的新型教学生态系统——在线教学系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以非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学系统要素理论、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和科技接受模型等理论研究为依据,构建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系統影响因素的5T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个直接影响因素:教学对象、教学实施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进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教师在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等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而采取的重要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奠定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就小学数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小学六年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画图问题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
摘 要:数学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学好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数学这一学科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学校、教师、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面对大班额的小学数学教学,仅仅依靠数学老师是不够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班级数学学科小助手的作用,帮助、协同老师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小学数学学科小助手的培养工作既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途径,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失去了创新,社会将停止不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而作为培养人才主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