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高职学生学习风气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通过问卷调查,主要从学生学习风气的总体表现,对教风、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与专业思想、学习态度与学习感受、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学习日常表现、校园文化活动评价及影响学习风气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本校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风气;调查;分析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潜移黙化的作用形式,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各高校都重视加强学风建设。为了解和掌握本校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我们专门组织开展了本次问卷调查工作。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于2008年12月按在校生8%的比例,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对我校职技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4.5%。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学习风气的总体表现与对教风的总体评价、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与专业思想、学习态度与学习感受、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学习日常表现、校园文化活动评价及影响学习风气的因素等方面,共设有52个相关问题。
  
  2.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2.1 对本校学生学习风气与教风的总体评价,详见表1。
  由表1可见,仅有约六成高职学生总体称赞本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也只有18.5%的学生“满意”本校教师的教风,并有14.8%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本校教风,另有61.9%的学生对此表示“基本满意”。
  2.2 关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详见表2。
  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我校近八成高职学生读大学的目标明确,并有约六成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或学习自觉性主要源于个人理想与兴趣,另有近四成高职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社会竞争压力、家庭压力和毕业压力。
  2.3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感受,详见表3。
  由表3的数据可见:我校绝大部分(约为八成)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且明确,大部分(约为73.5%)高职学生在本校的学习感受是开心或较为开心,同时也有2.6%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难以接受”和8.4%的人表示 “不想学”,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有50.7%的高职学生表示目前在学习上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动力”。
  对于考试作弊,表示“自己绝不作弊“的高职学生仅为53.9%,“复习好了就不作弊”或“有机会就作弊”的学生高达40.1%,认为本班同学考试作弊“总体较多”或“总体很多”的学生有13.6%,另有11.1%的高职学生对本班同学考试作弊的情况表示“不好说”。这表明本校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大力加强。
  2.4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详见表4。
  从表4可知:“听课与自学相结合”是我校近八成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大学学习主要靠自学的高职生也有15.3%,主要靠老师课堂讲授的仅有6.3%,这说明当前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强。
  有46.4%的高职生“满意”或“比较满意”自己的学习效果,另有53.6%的学生则“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自己的学习效果;并有44.4%的高职生认为本班“大约有70%以上”的同学考前一个月或半个月才认真学习,这表明我校高职学生平时大多不太认真学习,这需要高度重视。
  2.5 关于学生的专业思想与学习目的,详见表5。
  表5的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有61.8%的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十足”或“较有兴趣”,并有7.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没兴趣”或“想转专业”。由此可见专业思想不牢固或不稳定的高职学生并非极少数,这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由表5的数据还可见:学习目的明确且坚定的高职生仅有29.6%,对于学习目的表示“还没有”或“比较模糊”的高职学生分别有1.5%和19.5%。
  2.6 关于学生的课堂出勤与课余学习表现,详见表6。
  由表6可见:分别有20.5%、9.4%和11.6%的学生认为本班同学“总体较多”或“总体很多”是上课迟到、早退、缺课,并有约35%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好说”,只有30.6%46.5%的学生肯定本班同学上课迟到、早退或缺课“总体很少”,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堂出勤纪律并不理想。
  课余时间“多数用来学习”或“一半用以学习一半用来休息”的高职学生有45.4%,每周去图书馆学习次数在4次以上的高职学生不到四成(只有39%),平均每天自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仅有26.4%;“完成当天的课程作业”、“复习当天课程的内容”、“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是本校高职学生自习时最经常做的事情,其比例分别为35.9%、18.5%和12.1%;只有17.4%的学生表示“经常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会,另有67.7%和5.8%的同学则对此表示“偶尔参加”、“从不参加”。这些都表明本校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既不勤奋也不刻苦。
  2.7 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总体评价,详见表7。
  表7的数据显示:本校高职学生认为本校学生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且参与学生多”或“总体丰富且参与学生较多”的分别有32.7%、46.5%、50.7%、57.6%,对此持“总体丰富但缺乏吸引力且学生参与少”或“不丰富也没吸引力且参与学生少”观点的学生分别有64.4%、40.9%、47.4%、38%,由此可见我校学生的科技活动最需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也要好好改进。
  尽管许多同学并不称赞本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但也分别有15.3%和57.6%的学生觉得本校第二课堂活动是“总体有利促进学风”或“总体较有利促进学风”,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不利促进”或“总体有碍学风”的学生有12%,另有14.8%的学生对此持“不好说”的态度。
  2.8 对本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情况,详见表8。
  表8数据显示:认为本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体严格”或“总体较严格”的高职同学有51.8%,另有2.1%的学生对此持“总体宽松”的观点;觉得本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整体健全且科学”或“整体比较健全和科学”的同学有58.1%,对此持“整体不够健全也不够科学”、“整体不健全也不科学”或“不好说”态度的学生则有41.9%,这说明我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尚需大力改进和完善。
  对本校教学管理持“总体规范”或“基本规范”态度的学生有76.1%,对本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价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高职学生有66.6%,对本校学生管理工作总体评价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学生有76.6%。
  2.9 关于影响学习风气的因素,详见表9。
  由表9可见:认为学习风气好或差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管理或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的教风”、“学生自身”的同学分别有40.2%、16.4%、32.8%,另有10.5%的学生由认为“社会大环境”或“班风情况”是学习风气好或差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影响学习风气的最主要原因约有七成来自学生的外部,当然学生自身的努力(约为三成)也要重视。
  认同本校学生管理对学风“作用明显”或“有作用但不明显”的同学有74%,对本校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评价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学生有77.2%,这说明广大高职生总体肯定本校的学生管理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别有67.6%、53.3%的同学肯定班干部和院级校级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高”或“整体素质较高”,认为学生干部“整体素质较差”或“不好说”的同学有3%,这表明班干部比起校院级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更多同学的认可,班干部对同学的影响也更明显更直接。
  
  3.结论与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我校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虽然总体较好,但是也要从加强教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学与学生管理,教育和帮助学生坚定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等方面,以进一步改善和浓厚学生的学习风气。
  3.1 加强教风和校园文化建设
  育人需要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加强学风建设同样要确立此工作理念,并要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要以完善制度为基础,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既涉及学校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师德建设、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同时更需要加强校风、教风、机关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所以教风对于学生学习风气的影响明显,并出台措施努力确保广大教师和干部给予学生更多交流、更多关爱和更多激励。因此,加强建设和营造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教风与校园文化,对于改进和浓郁学生学习风气具有非常现实的示范引导与熏陶感染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开展学生科技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创新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中体验成就与获得快乐,并不断增强学生的争优意识与创新精神,实践证明这将明显促进和浓厚学生学习风气。
  3.2 改进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扎实深入与持续不断地在学生中开展大学学习与职业涯规划及辅导活动,把成才目标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籍管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活动与学习风气的养成教育和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职业理想与人生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以良好的习惯筑就其大学成功之路。同时,还要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把自己的成才与国家、民族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学生干部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学干促班风、以班风促学风”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校风、学风、教风教育;坚持加强考风考纪工作、及时严肃查处作弊学生和责任教师,并把考风考纪教育和诚信教育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潘柳燕,乔钥,胡斌.大学生学习观念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17-120.
  [2]郝文静.关于高校学习风气建设评估指标的实证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6-19.
  [3]刘韬.加强班级管理,净化学习风气[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21-122.
  [4]车广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1):67.
  [5]龚成.对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9(03):69-70.
  
  注: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2007年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我校学生学习风气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5)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金明,男,广东韶关人,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处教育管理科科长,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核心提示:在众多的日本建筑企业中,清水建设株式会社(SHIMIZU)应该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ENR评选的2007年度全球225家最大建筑承包商中,清水建设名列第15位.清水建设是如何成
【摘要】英国政府于1986年开始实行高校科研水平评估(简称RAE),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科研拨款的透明度和选择性,并提高科研质量,目前已进行六轮。根据高等教育发展,RAE不断做出调整与创新,对英国高校的科研质量、学科和研究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科研水平评估;高校    二战后英国政府出台多项高等教育政策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遇到经济危机,迫使
一、基本案情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具有潜力,最重要的因素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恰当、有效。而中央银行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责任重大,因此中央银行是否能够独立的制定稳定,科学合理而又灵活的货币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宏观调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世界范围来看,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十分具
【摘要】2013年6月份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一次实体经济的钱荒危机。本文通过对最近五年来我国经济数据运行结果的分析,对我国出现钱荒现象的本质原因进行探讨,指出现钱荒的本质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如何解决目前的钱荒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金融市场的秩序进行整顿,其次加强和引导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流入,不断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银行之间要建立和健全资金流动的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化解资
【摘要】会计的预算在各行业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影响到资金在个部门的合理运用。在单位中财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预算 执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以国家为主导逐渐转变成以市场作为主导。在这个过程中,各行业对自身资金的合理运用不断的重视起来,尽量的规避市场化经济体制下资金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加合理的运用日常的资金管理,不断的提高资金的
国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国内项目成本控制有很大不同,本文就作者有关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所见所闻,围绕如何做好国际工程成本控制谈了几点看法,供读者品之思之。 Internation
多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始终以保持高就业率、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在就业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全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当今就业趋势的大学生就业平台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职业都具有社会性特点。良好的职业角色意识,能辅助学生理想就业,顺利开启职业生涯。高职生在就业中所暴露出的职业意识问题应引起高职院的重视,并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职业角色意识教育,实现高职生向“职业人”顺利转型。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角色意识;存在问题;培养途径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高职人才培养已经提到高素质高技能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