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叶名品论析——唐代茶道研究之一

来源 :饮食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道,肇始于西晋时期的杜育,兴盛于中唐时期的陆羽。于是,将原本朝野一般的饮茶之事,上升为理论层次来加以论说,且将饮茶之事,由煮茶前准备、煮茶的火候、茶汤调味、茶器的选用、品茶论茗、饮茶后茶器的洗涤收藏等整个过程程序化与理论化。陆羽将当时四十四州的茶叶名品,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次;晚唐时期的杨晔,与以往茶叶品评者有些不同,他不仅注意到了茶叶自身品质的评判,而且他还注意到茶叶的产量、市场以及对于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影响的评判。因此,在他对茶叶品质的品评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茶叶产量较大而又
其他文献
书院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兴与宋、明、清三代,废于清末,延续长达千年之久,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思想渊源,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适曾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