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多态性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gg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该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1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18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榆测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水平,提取外周血DNA,扩增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片段,并采用HRM技术分析其多态性,并用测序法证实,临床数据和基1月型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①成功地在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内发现一新的SNP位点,命名为intron5(+4668C/T).HRM技术检测能准确区分CC、CT和TT基因型,其结果与测序法一致.②3种基因型在男性、女性个体中的分布分别为:28.1%、33.7%、38.2%;20.0%、47.1%、32.9%.③无论在男性组内还是女性组内,体质量、血压、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中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内CC基因型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CT+TT基因型的尿酸水平.④低尿酸组内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频率与高尿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78.8%,35.0%,65.0%;p<0.05).结论 建立了对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新的SNP位点简单、快速和精确的分析方法;推测intron5(+4668C/T)中T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人高尿酸血症的遗传保护因子。

其他文献
为了加强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诊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风湿病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第一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将于2009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患者男,16岁,体质量50 kg.反复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4个月,伴低热.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C反应蛋白(CRP)112 m一/L,骶髂关节CT示双侧Ⅰ级改变.无眼炎,无长期慢性腹泻史,无银屑病皮疹及家族史。
期刊
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其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采集RA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将来源于健康供者的BMSCs与来源于RA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同时分别加入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刺激物.分别检测异基因BMSCs对R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患者女,37岁.因"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伴皮肤色素沉着2年"入院.患者2年前始出现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并逐渐出现双手、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痛、光过敏及口干眼干.近1年来双手指遇冷后变自变紫发作频繁,双手指遇冷水疼痛,脱发及腋毛脱落,腋窝、膝关节伸侧、颈部及腹部皮肤亦出现色素沉着。
期刊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兔实验性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OA的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白藜芦醇高剂量干预组)、D组(白藜芦醇中剂量干预组)、E组(白藜芦醇低剂量干预组).除A组外,其他各组均以Hulth法复制膝OA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A组、B组每天以5 ml含0.1%二甲基亚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热伴耳廓肿痛10年,左颈痛伴上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4月9日入我科。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40℃,逐渐出现右耳廓红肿、疼痛,伴双膝、踝关节疼痛,当地医院考虑“复发性多软骨(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l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和大骨节病(KBD)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其异同.方法 提取18例OA患者,13例KBD患者,6名健康对照者的滑膜组织及关节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MMP-13和IGF-1的阳性染色区的平均吸光度(A),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关节滑液中MMP-13和IGF-1的蛋
为进一步探讨和交流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尽可能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医师的疾病诊治水平,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生物制剂临床应用征文”活动已经全面展开,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